- 21.71 KB
- 2021-04-26 发布
《形体切挖》
教学意图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形体切挖>,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学目标: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针对第三学段的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制定的目标是:运用对比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运用全新的媒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们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根据成品来把图画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能力。
一、制作材料的选择
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美术媒材就是纸张和各种废旧材料,怎样让学生更广泛的接触到不同的媒材,感受它们的不同魅力呢?由于我学校旁边就是厦门最大的鲜花市场,于是我想到了一种质优价廉的材料──花泥。果然学生们对这一新的材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毕竟从未接触过,我设计了根据课本范图《凯旋门》用花泥来尝试制作了一个,不仅让学生对材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又探究了花泥切挖的制作方法。
二、教学环节的设计
几何形的知识学生们从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就开始学习了,我通过复习几何形导入,区别形与形体的不同,加深学生对形体这个概念的认识,并利用课件帮助学生把生活中见到的一些物体归纳为几何形体。通过图片欣赏,帮助学生了解六面体、圆柱体等形体在生活中、在工业设计中、在雕塑、建筑中的应用,也培养学生分类学习、分类查找资料的能力。我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是感知运用为主,理性思考较少,也就是所谓的想到什么画什么。我曾让学生先画想象中的把形体切挖后的草图,再按草图动手制作,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画草图失败而备受打击。即使能画出来的学生也很少会照着草图原样来切挖,很多都是做着兴起就不管草图的存在了。于是我想了一种倒置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的感知先行,用最高的学习热情先把形体切挖完成,然后再把切挖后成品画出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空间造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写生能力。
在拓展阶段,我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视野,把形体切挖的材料范围扩大到了瓜果上,希望学生能运用或尝试运用形体切挖的方法来美化身边的环境。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形体切挖的方法。
相关文档
- 五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6课 快乐刮2021-04-26 00:30:2633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3课 远去的2021-04-26 00:26:0133页
- 人美小学美术四上《第20课:剪纸中的2021-04-26 00:20:353页
- 精选小学美术教师年度总结4篇(Word2021-04-26 00:14:139页
- 初中美术学科课例研讨暨教师培训工2021-04-26 00:12:323页
- 三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十一课 留住2021-04-26 00:06:1914页
- 初一年级美术教师工作计划2021-04-26 00:05:167页
-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件-小挎包 冀美版2021-04-26 00:01:5611页
- 美术(心得)之如何让美术课上得更美2021-04-25 23:52:227页
- 五年级美术上册课件-小记者 湘美版2021-04-25 23:50:5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