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50 KB
- 2021-04-25 发布
地理
(考试时间 45 分钟 满分 76 分)
第Ⅰ卷(选择题 4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 3 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资源、
热量资源、光照资源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完成 1∽2 题。
1. X 地最可能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四川盆地
2. Y 类型代号应为
A. 134 B. 143 C. 212 D. 321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该地区有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美称,完成 3∽4 题。
3. 关于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
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
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 200 毫米
等降水量线
B. 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
充足、昼夜温差大;积雪融水和
地下水充足
C. 丙所在的河段,从未出现过凌汛现象
D. 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4. 关于图中河流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以雨水补给为主 B. 水量和含沙量大
C. 流出源地后水量逐渐减少 D. 水位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5. 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地势平坦 ②矿产丰富 ③气候适宜 ④水源充沛 ⑤交通便利 ⑥水能丰富 ⑦劳
动力丰富且素质高 ⑧市场广阔
A. ①②⑧ B. ②④⑤ C. ④⑦⑧ D. ②⑤⑥
“中国建材之乡”福建南安市是国家级生态县级市,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材循环经济绿色
产业基地。近年来,南安市先后关闭几百家石材企业。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新疆
已成为我国石材产业重要的承接地,被称为“中国石材的希望”。读材料完成 6∽7 题。
6. 近年来南安市石材企业大量关闭 最主要原因是
A. 资源枯竭 B. 环境压力 C. 市场饱和 D. 生产成本上升
的
7. 新疆承接石材产业转移最不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 原料 B. 劳动力 C. 技术 D. 交通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外移。下图示意某产业在某地
区生产成本和利润的变化。读材料完成 8∽9 题。
8. 该产业在本地利润水平下降最快的时间及原因是
A. ①-②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B. ①-②期间,市场竞争加剧
C. ③-④之间,生产成本迅速上升
D. ③-④之间,市场竞争加剧
9. 该地生产成本主要随本地经济发展而上升,其主
要原因最可能是
A. 销售市场萎缩 B. 劳动力价格上涨
C. 原材料价格上涨 D .生产协作条件变差
山西省在实施煤炭综合利用过程中,延长煤炭工业的产业链(如下图所示)。但是仍然
面临一些问题,2015 年 11 月 16 日,山西省公布“煤一电一车”战略,在当地大力推广电
动汽车。读图完成 10∽11 题。
10. 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A. 减轻交通压力
B. 减少环境污染
C. 提高能源利用率
D. 减少煤炭资源开发
11. 与“煤一电一铝”相比,“煤一电一车”将使山西
A. 大气污染减轻 B. 运输成本增加
C. 缺水程度加剧 D. 资源枯竭加快
2017 年 7 月 8 日,马云的首家无人超市在杭州开业了,消费者用手机淘宝或支付宝扫
码就可以进店,结账的时候没有收银员,系统会自动在大门处识别你的商品,支付宝自动扣
款,读材料完成 12∽13 题。
12. 从目前无人超市的运营的情况来看,与传统超市相比的优势是
①占地面积较大 ②商品价格更便宜 ③商品种类更多 ④人工成本降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3. 在无人超市的选址过程中,可以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 GIS B. RS C. GPS D. GPRS
中国纺织业集聚于东部沿海,自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推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但表现出了很强的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产业区际转移粘性是指由于诸多因素的约束,导
致某产业强烈依附于原产业所在地的倾向,使得产业梯度推移难以秩序进行的情形。读材料
完成 14∽16 题。
14. 下列因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特征的影响,对当前纺织业转移方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 津流向冀 B. 鲁流向湘 C. 苏流向辽 D. 粤流向晋
15. 造成我国纺织业区际转移粘性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中西部地区原料不足 B. 中西部地区能源短缺
C. 东部地区劳动力价格较低 D. 东部地区市场广阔
16. 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产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是
①给予一定力度 政策支持 ②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③扩大东部地区生产规模 ④提高东中西部地区间贸易自由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 17∽18 题。
17.
1980 年与 2010 年相比,有关河流 R 以下的河段水文特征说法相符的是
A.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河流的汛期长
C. 河流的含沙量大 D. 河流中钙物质的含量小
18. 该河流域的治理中,对 R 和 T 之间的河段的主要治理措施有
A. 西侧坡大量修建梯田,东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B. 东侧坡大量修建梯田,西侧坡大量植树种草
C. 两侧坡都大量植树种草
D. 两侧坡都大量修建梯田
下图示意 1991—2010 年湖北省产业结构的变化。该省工业基础良好,以重工业为主导。
读图完成 19∽20 题。
19. 1991-2010 年该省第一产业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化与城市化 B. 农业产值减少
C. 农村劳动力过剩 D. 自然环境恶化
20. 促进该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主要措施有
①强化粮食生产,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②改造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降低能耗
③大力发展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 ④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的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36 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22 分)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
有 “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 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
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6 分)
(2)分别说出图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作用。(8 分)
(3)简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8 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 分)
下图示意我国黑龙江省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位于乌裕尔河下游,是一大片淡水沼泽地
和无数小型浅水湖泊组成的闭流洼地(内流区),周围是草地、农田和人工鱼塘,分布着 50
多个村庄。1990 年以来,乌裕尔河的沿途修建了 60 多座水库。1999 年起,乌裕尔河流域连
年严重干旱,扎龙湿地荒火频发。
(1)分析扎龙湿地发生火灾的原因。(6 分)
(2)近年来,黑龙江省建设了中部引嫩(江) 工程为扎龙湿地补水,分析其原因。(8 分)
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ACD 6-10 BDBBA 11-15 DCAAD 16-20 BCBAB
二、综合题
21. (1)西部为山地、丘陵,(2 分)东部为平原;(2 分)地势西高东低。(2
分)
(2) ①水利工程:防洪、减淤、防凌、发电、灌溉等(任答两点可得 4 分)
②水利工程: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任答两点可得 4 分)
(3)地处我国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8 分,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22.(1)上游水库截水,来水量减少;人类大面积开荒等活动破坏湿地,导致湿
地萎缩;气候持续干旱,蒸发加剧,导致湿地干涸。(6 分)
(2)嫩江流域面积大,水量丰富;扎龙湿地萎缩其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调节
径流;降解环境污染物;蓄洪防旱;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下降,使生态环境恶
化。(任答四点可得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