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2021-04-25 发布
镇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班级: 学生姓名: 上课人 : 日期:
课题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课型
综合解决课
主备人
剌小荣
使用人
学习
目标
1、 通过小组合作读、赛读、表演读等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
2、 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学习重点:理解诗句并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学习难点:体会诗人的心境。
导 学 流 程
独学建构
一:了解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其父苏洵、其弟苏澈被合称“三苏”。主要作品有《念楼娇.赤壁怀古》
二、 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并用“/”标划节奏。,
三、 把诗正确、美观的写在下面。
四、 解释下列词语。
题: 西林: 横看:
岭: 峰: 不识:
面目: 缘: 此山:
五、 比一比,再组词。
缘( ) 题( ) 壁( ) 侧( ) 庐( )
绿( ) 提( ) 璧( ) 测( ) 芦( )
合作学习
展示交流
1、 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处在什么位置看庐山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后两句诗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哲理?
3、 作者想借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
巩固提升
达标检测
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把诗背下来。
二、我能把诗默写下来。
三、 给加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èng héng
横( )幅 横( )七竖八 蛮横( ) 横( )祸
四、根据理解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启示人们
。
5、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开心记忆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诗意: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相关文档
- 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计划2021-04-25 21:31:593页
- 语文(心得)之小学生习作能力提升之我2021-04-25 21:31:185页
- 高中语文复习论语选读试题精编浙江2021-04-25 21:30:148页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灰雀》教2021-04-25 21:29:553页
-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2021-04-25 21:29:4816页
- (新人教版)2019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52021-04-25 21:29:1830页
-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颜锡祺中学20192021-04-25 21:29:1119页
-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1-04-25 21:29:119页
- 2017-2018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上2021-04-25 21:28:4522页
-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2021-04-25 21:28:2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