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9.50 KB
- 2021-04-25 发布
第六单元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六课时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考纲解读:
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考点一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自主梳理:
1.金属腐蚀的两种类型
类型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
条件
金属跟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接触
不纯金属或合金跟电解质溶液接触
现象
无电流产生
有电流产生
本质
金属被氧化
较活泼金属被氧化
联系
两者往往同时发生,电化学腐蚀更普遍
2.钢铁电化学腐蚀的两种类型
3.金属的防护
(1)电化学防护
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电池原理
a.负极:比被保护金属活泼的金属;
b.正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②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电解原理
a.阴极:被保护的金属设备;
b.阳极:惰性金属。
(2)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如制成合金、不锈钢等。
(3)加防护层,如在金属表面喷油漆、涂油脂、电镀、喷镀或表面钝化等方法。
【深度思考】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所有金属纯度越大,越不易被腐蚀( )
(2)纯银器表面变黑和钢铁表面生锈腐蚀原理一样( )
(3)干燥环境下金属不被腐蚀( )
(4)Al、Fe、Cu在潮湿的空气中腐蚀均生成氧化物( )
(5)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铁失去电子生成Fe3+( )
(6)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若保护层破损后,就完全失去了对金属的保护作用( )
(7)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构成了电解池;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构成了原电池。二者均能有效地保护金属不容易被腐蚀( )
【答案】(1)× (2)× (3)× (4)× (5)× (6)× (7)√
例1、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a、b两处液面相平,密封好,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处溶液的pH增大,b处溶液的pH减小
B.一段时间后,a管液面高于b管液面
C.a管发生吸氧腐蚀,b管发生析氢腐蚀
D.a、b两处具有相同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
【答案】A
【解析】左边是发生吸氧腐蚀,右边发生析氢腐蚀。a处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铁失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氢氧根离子和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所以溶液的pH值变化不大,b处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溶液的pH增大,故A错误。
【发散类比1】如图装置中,小试管内为红墨水,具支试管内盛有pH=4
久置的雨水和生铁片。实验时观察到:开始时导管内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导管内液面回升,略高于小试管内液面。
(1)开始时,生铁发生________腐蚀,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生铁发生______________腐蚀,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具支试管内雨水的pH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生铁片表面形成红棕色铁锈(Fe2O3·xH2O),那么后期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2Fe(OH)3===Fe2O3·xH2O+(3-x)H2O。
【答案】(1)析氢 Fe-2e-===Fe2+ (2)吸氧 O2+2H2O+4e-===4OH- 增大 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
【归纳总结】
(1)对于活泼金属判断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关键看介质的酸碱性。酸性介质发生析氢腐蚀,碱性、中性介质发生吸氧腐蚀。
(2)对于氢后的不活泼金属只能发生吸氧腐蚀(如Cu)。
例2、如图所示,各烧杯中盛有海水,铁(含杂质C)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④③①②⑥
C.⑤④②①③⑥ D.⑤③②④①⑥
【答案】C
【解析】②③④是原电池,⑤⑥是电解池,金属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负极>原电池的正极>电解池的阴极。
【发散类比2】利用如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速率
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的保护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铁的保护属于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归纳总结】
判断金属腐蚀快慢的方法
(1)对同一电解质溶液来说,腐蚀的快慢:电解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
(2)对同一金属来说,腐蚀的快慢:强电解质溶液中>弱电解质溶液中>非电解质溶液中。
(3)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腐蚀越快。
(4)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浓度越大,金属腐蚀速率越快。
考点二 电化学计算与“多池”的连接问题分析
例3、如图所示,通电5 min后,电极5的质量增加2.16 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为电源的________(填“正”或“负”)极,C池是________池。A池阳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C池阴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B槽中共收集到224 mL气体(标准状况)且溶液体积为200 mL(设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不变),则通电前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如果A池溶液是200 mL足量的食盐水(电解过程溶液体积不变),则通电5 min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
(4)若将CuSO4溶液复原,需加________(填写一种物质)________g。
【答案】(1)负 电解 2Cl--2e-===Cl2↑ Ag++e-===Ag
(2)0.025 mol·L-1 (3)13 (4)Cu(OH)2 0.49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通电5 min后,电极5的质量增加2.16 g,说明电极5作阴极,银离子放电,电极反应为Ag++e-===A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同时可知电极6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同时可得a是负极,b是正极,电极1、3、5作阴极,电极2、4、6作阳极。由此可得(1)中答案。
(2)B槽中电解总反应为2CuSO4+2H2O2Cu+O2↑+2H2SO4,若转移0.02 mol电子时只收集到O2(只电解溶质),则根据关系式2CuSO4~O2~4e-可得n(O2)=0.005 mol,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224 mL,说明溶质CuSO4已耗完,然后电解水。设整个过程消耗CuSO4 x mol,H2O y mol,则有2x+2y=0.02,x+y=0.01,解得x=y=0.005 mol,则c(CuSO4)=0.025 mol·L-1。
(3)由于A池中电解液足量,A池中只发生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根据关系式NaOH~e-,生成的n(NaOH)=0.02 mol,则c(NaOH)==0.1 mol·L-1,即溶液的pH=13。
(4)根据计算,电解分两个过程,第一过程电解CuSO4溶液(复原加CuO),第二过程电解H2O(复原加H2O),根据Cu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加一种物质应为Cu(OH)2。m[Cu(OH)2]=0.005 mol×98 g/mol=0.49 g。
【发散类比3】1 L 1 mol·L-1的AgNO3溶液在以银为阳极,铁为阴极的电解槽中电解,当阴极增重2.16 g时,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浓度仍为1 mol·L-1
B.阳极上产生112 mL O2(标准状况)
C.转移的电子数是1.204×1022
D.反应中有0.02 mol金属被氧化
【答案】B
【解析】阴极增重2.16 g Ag,转移电子0.02 mol。阳极为Ag,溶液为AgNO3溶液,溶液浓度不变。
【归纳总结】电化学的计算
(1)原则:电化学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各电极上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无论是单一电池还是串联电解池,均可抓住电子守恒计算。
关键:a.电极名称要区分清楚;b.电极产物要判断准确;c.各产物间量的关系遵循电子得失守恒。
(2)方法
注:在电化学计算中,还常利用Q=I·t和Q=n(e-)×NA×1.60×10-19 C来计算电路中通过的电量。
【反思归纳】电解一定量NaCl或CuSO4溶液时,注意电解的程度,当溶液中的Cl-或Cu2+放电完全后,再电解时相当于电解H2O,故判断复原物质要注意前期与后期减少的物质,确定加什么物质复原。
例4、用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已知固体氧化物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c、d均为惰性电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电子流向为a→d→c→b
B.电极b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C.电解后烧杯中溶液pH增大
D.理论上b极消耗气体和c极生成气体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在溶液中没有电子的流动,只有离子的流动,A项错误;通入O2的一极(电极b)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溶液的pH不变,C项错误;c极生成O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D项正确。
【发散类比4】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极Ⅰ为Al,其他电极均为Cu,则 ( )
A.电流方向:电极Ⅳ→Ⓐ→电极Ⅰ
B.电极Ⅰ的质量减少2.7 g时,电极Ⅳ的质量减少9.6 g
C.c烧杯溶液的pH减小
D.电极Ⅲ的电极反应:Cu2++2e-===Cu
【答案】A
【归纳总结】“多池”连接问题的分析
(1)直接判断
非常直观明显的装置,如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在电路中,则其他装置为电解池。如下图: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
(2)根据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判断
①原电池一般是两种不同的金属电极或一种金属电极一个碳棒;而电解池则一般都是两个惰性电极,如两个铂电极或两个碳棒。②原电池中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之间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的电极材料一般不能和电解质溶液自发反应。如图:B为原电池,A为电解池。
(3)根据电极反应现象判断
在某些装置中根据电极反应或反应现象可判断电极,并由此判断电池类型,如图:
若C极溶解,D极上析出Cu,B极附近溶液变红,A极上放出黄绿色气体,则可知乙是原电池,D
是正极,C是负极;甲是电解池,A是阳极,B是阴极。B、D极发生还原反应,A、C极发生氧化反应。
相关文档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中2021-04-23 03:07:5117页
-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2021-04-23 02:15:363页
- 2020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反应的方向2021-04-23 00:04:2330页
- 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化学实验2021-04-22 23:36:1814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2021-04-22 20:54:2742页
- 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能与热能同步练2021-04-22 20:40:076页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图2021-04-22 18:51:548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平衡常2021-04-21 23:04:3812页
- 2021届(鲁科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2021-04-21 18:50:1814页
-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反应速2021-04-21 17:58: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