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1.50 KB
- 2021-04-25 发布
2020 年春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一第一学月考试
物理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
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
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6.考试时间:150 分钟;物理化学生物同堂分卷考试,每科 100 分,共 3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48 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个小题,共 48 分;其中 1-9 题为单选题,10-12 题多选题,
少选得 2 分,多选错选得 0 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 点上课,第一节课 45 分钟,都是一段时间。 B.开车从盘锦到北京,全程速度 100km/h
指的是瞬时速度。
C.太阳比地球大,但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D.位移和路程可以相等。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B.研究芭蕾舞演员的转体动作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研究汽车轮胎的转动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D.研究“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动距地面的高度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
C.在多个力作用下做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的一个力,其运动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也能运动
4.关于运动的物理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研究飞船的飞行姿态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C.雨点以 5 m/s 的速度落到地面,这个速度是平均速度
D.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加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5.如图所示,在一水平长木板上放一木块 P,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75,缓慢抬
起木板的右端,直至 θ 为 60°,则木块受到木板的支持力、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A.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B.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增大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支持力增大、摩擦力减小
6.一物体从高 h 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 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 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
间为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地面高度分别是( )
A. , B. , C. , D. ,
7.在平直公路上,甲、乙两汽车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因紧急避险,两
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车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
运动的 v-t 图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0.5m/s2 B.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
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 87.5m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 12.5m
8.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木块 1 和 2,中间用一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
块 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
3
t
3
v
9
h
9
v
9
h
3
v 8
9 h 9
v 3
3 h
A. B. C. D.
9.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小滑块静止在半径为 R 的半球体上,它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 μ,它与球心连线跟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θ,则小滑块
A.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gcos θ 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mgsin θ
C.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μmgsin θ D.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 mgcos θ
10.关于“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木板放在桌面上,带滑轮的一端要伸出桌边 B.实验时,要控制小车的加速
度尽量小些
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D.纸带穿过限位孔后应置于
复写纸下面
11.如图所示,将一本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字典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字典对桌面的压力就是字典受的重力
C.字典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字典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字典对桌面的压力使得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12.中国计划在 2030 年前后登月,向全国中学生征集太空小实验,某同学设计让宇航员登
上月球后,在登月舱外由某一高度同时释放一个氢气球和铅球。若铅球与氢气球大小相同,
则按我们所学的知识,理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氢气球将向上加速上升,铅球加速下落
B.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且同时落到月球表面
C.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铅球先落到月球表面
D.氢气球和铅球都下落,但看起来铅球较在地球上下落慢
1m gl k
µ+ 1 2( )m m gl k
µ ++ 2m gl k
µ+ 1 2
1 2( )
m m gl k m m
µ+ +
第 II 卷 非选择题(52 分)
二、实验题(14 分)
13.(6 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 (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
打点频率为
Hz.如图 1 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装置,开始时小车在水平玻璃
板上匀速运动,后来在薄布面上做匀减速运动,所打出的纸带如图 2 所示(附有刻度尺),纸
带上相邻两点对应的时间间隔为 0.02 s.
从纸带上记录的点迹情况可知,小车在玻璃板上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
车在 G 点时的速度为 m/s;小车在布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14.(8 分)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自由长度和粗细均相同
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以及重物、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等。他
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三条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连一个绳套;
②他分别向两边拉住任意两个绳套,测量橡皮筋的长度是否相等;
③在墙上 A、B 两点钉两个钉子,将白纸固定在墙面上合适的位置,再将橡皮筋的两个绳套套
在两钉子上,测出此时三条橡皮筋的长度;
④将重物挂在第三个绳套 C 上,测出并记录三条橡皮筋的长度并记下结点 O 的位置;
⑤取下白纸,画出受力图,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⑥换用不同的重物并改变 A、B 的位置重复实验。
(1)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为了检测__________;
(2)实验步骤④中,有一个重要遗漏是__________;
(3)实验步骤⑥中__________(选填:要、不要)保证 O 点位置不变;
(4)为了使实验更准确,以下采取的措施必要的的是(_____)
A.A、B 距离要适当 B.A、B 要一样高
C.每条橡皮筋的伸长量应尽可能大 D.橡皮筋要与墙面平行
三、解答题(38 分)
15.(10 分)如图所示,甲、乙两车沿着同一条平直公路同向行驶,甲车以速度 20m/s 做匀
速运动,乙车原来速度为 4m/s,从距甲车 114m 处以大小为 1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
动.求:
(1)追及前甲、乙两车何时相距最远?
(2)经多长时间乙车能追上甲车?
16.(12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1 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轻
绳 OB 水平且 B 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2 的人相连,轻绳 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θ=37°,
物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 sin37°=0.6,cos37°=0.8,g 取 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
等于滑动摩擦力)
(1)轻绳 OA、OB 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若人的质量 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μ=0.3,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
则物体甲的质量 m1 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7.(16 分)如图所示,倾角为 的斜面体固定于水平面上,其底端与静止于水平面
上的的木板平滑连接,一质量为 m=1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恰好能静止于斜面的顶点 A,
现用一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4N 的恒力 F 作用于滑块上,滑块运动到斜面底端 B 时撤去外力。
已知斜面高 h=1.2m,木板质量 M=2kg,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是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
因素的 1/3,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
(1)求滑块滑到 B 点时的速度大小 v;
(2)要想使滑块不从木板上滑下,求木板的最小长度;
(3)若木板足够长且水平面光滑,求滑块的最终速度大小
37θ = °
0.05µ = 2g 10 /m s=
2020 年春四川省泸县五中高一第一学月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C 2.D 3.D 4.D 5.C 6.C 7.D 8.A 9.A
10.ACD 11.CD 12.BD
13.交;50;0.9;0.65;5
14.橡皮筋的劲度系数是否相同 记下拉力的方向 不要 AD
15.(1)追及前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时,二者速度相等,则:
v 乙=v 甲
即:
v0+at=20…①
代入数据解得:
t=16s…②
(2)设经 ts 乙车追上甲车
对甲车:
x 甲=v 甲 t=20t…③
对乙车:
…④
又有:
x 乙=x 甲+114…⑤
即:
整理得:
t2-32t-228=0
解得:
t=38s(t=-6 舍去)
16.(1)对结点 O 进行受力分析,受甲通过绳子对 O 的拉力 m1g,OB 的拉力 F 和 OA 的拉
力 T,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有:T= =1.25m1g F=m1g•tanθ= m1g
2
0
1
2x v t at= +乙
2
0
1 20 1142v t at t+ = +
1
cos
m g
θ
3
4
(2)对人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受 OB 的拉力 F′和地面对人的摩擦力 f 处于平衡状态,所
以有:
f=F′=F= m1g…①
人有向右的运动趋势,所以人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人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 m2g 和支持力 N,若人的质量 m2=60kg,人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 μ=0.3,则人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ax=μN=μm2g…②
此时物体甲的质量达到最大,联立①②并代入数据得:
17.(1)由题意,恰好能静止于斜面的顶点 A,则 mgsin370=μ1mgcos370,
解得 μ1=0.75
从 A 到 B 由动能定理:
解得 v=4.2m/s
(2)当滑块滑上木板时,对滑块的加速度: ;
对木板:
解得 a2=1m/s2
滑块做减速运动,木板做加速运动,当两者共速时:v 共=v-a1t=a2t
解得 t=1.2s,v 共=1.2m/s;
则木板最小长度:
(3)若木板足够长且水平面光滑,当滑块滑上木板时,对滑块的加速度:
;
对木板:
解得 a3=1.25m/s2
滑块做减速运动,木板做加速运动,当两者共速时:v'共=v-a1t'=a3t'
解得 t=1.12s,v'共=1.4m/s;
滑块的最终速度大小 1.4m/s;
3
4
0 2
10 0
1cos37sin37 sin37 2 B
h hF mg mgh mvµ− ⋅ + =
1 2
1 1
1
13 2.5 /3
mg
a g m sm
µ
µ= = =
1 2
1 mg ( )3 m M g Maµ µ− + =
2.522 2
v v vL t t m
+= − =共 共
1 2
1 1
1
13 2.5 /3
mg
a g m sm
µ
µ= = =
1 3
1
3 mg Ma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