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9.00 KB
- 2021-04-25 发布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每个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化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就是反应热
D.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熵增加且吸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熵减少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 熵减少且吸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3.下列关于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平衡常数是一个恒定值
B.改变反应物浓度或生成物浓度都会改变平衡常数K
C.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反应浓度、压强无关
D.从平衡常数K的大小不能推断一个反应进行的程度
4.在2A(g)+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 0.5 mol/(L·s) B.υ(D)= 1 mol/(L·s)
C.υ(C)= 0.8 mol/(L·s) D.υ(B)= 0.3 mol/(L·s)
5.下列各组比较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 ( )
A.25℃时,pH均为2的H2SO4溶液和盐酸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
B.25℃时,pH均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同温度、同浓度的NaCl溶液和氨水的导电能力
D.25℃时,pH均为13的氨水和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o
a
b
X的转化率
时间
6.右图曲线a表示放热反应 X(g) + Y(g) Z(g) + M(g) + N(s) △H <0进行过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增大体积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7.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 ( )
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 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 D.溶液中c(OH-)>c(H+)
8.已知水的离子积在不同温度下分别为:KW(25 ℃)=1.0×10-14 mol2·L-2,KW(35 ℃)=2.1×10-14 mol2·L-2,则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电离的[H+]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在35 ℃时,水电离的[H+]>[OH-]
C.水的电离程度:35 ℃>25 ℃ D.水电离的[O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9、一定条件下恒容容器内反应2AB(g) 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A2 ,同时生成2n mol AB
B.反应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C.反应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W W W K S 5 U . C O M
:Fe2+、NO3—、SO42—、Na+
B.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C.由水电离的C(H+)=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11、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L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10 mol SO3,当反应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常数为( )
A.400mol-1·L B.800mol-1·L
C.1600mol-1·L D.3200mol-1·L
12.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1的一元酸HA与b mol∙L−1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a = b B.混合溶液的pH=7 C.混合溶液中,c(H+)= mol∙L−1
非选择题(共64分)
13、(8分)写电离方程式
(1)硫酸钠
(2)碳酸铵
(3)氨水
(4)醋酸
14、(14分)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 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 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 0 mol/L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不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D.甲基红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15、(12分)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 产品的工业过程。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C(s)+H2O(g)CO(g)+H2(g) △H=+131.3 kJ·mol-1
①该反应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
②在一个绝热、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
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
a.c(CO)=c(H2) b.v正(H2O)=v(C)正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③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1molH2,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且c(CO)增大的是 。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将H2(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CO2(g)+H2(g) △H=QkJ·mol-1,并得到如下两组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H2O
CO
H2
CO
1
650
2
4
1.6
2.4
5
2
900
1
2
0.4
1.6
3
①实验1中H2O的转化率为 。
②结合实验1和2的相关数据分析,Q 0(填“>”、“<”或“=”)。
16.(6分) (1) 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反应时释放大量热并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已知在101kPa,298K时,1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2和水蒸气,放出热量62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又知:H2O(g )=H2O (l) △H=-44 kJ·mol-1,若1mol液态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N2和液态水,则放出热量为____________kJ。
(2)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2分) 某化学学习小组为研究HA、HB和MOH的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设计以下实验:将pH=2的两种酸溶液HA、HB和pH=12的MOH碱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的变化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根据所给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HA为________酸,HB为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
(2) 若c=9,则稀释后的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酸、碱化学式表示)。
(3) 将稀释后的HA溶液和MOH溶液取等体积混合,则所得溶液中c(A-)与c(M+)的大小关系为c(A-)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M+)。
(4) 若b+c=14,则MOH为__________碱(选填“强”或“弱”)。将稀释后的HB溶液和MOH溶液取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12分)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① c(Cl-)>c(NH4+)>c(H+)>c(OH-) ② c(NH4+)>c(OH-)>c(Cl-)>c(H+)
③ c(NH4+)>c(Cl-)>c(OH-)>c(H+) ④ c(Cl-)>c(H+)>c(NH4+)>c(OH-)
填写下列空白:
(1) 若溶液中只溶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 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则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3) 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______c(OH-)。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海南省洋浦中学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答题卷
一、 选择题(1—6题每题2分,7—12题每题4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非选择题(共64分)
13、(8分)写电离方程式(略)
(1)硫酸钠
(2)碳酸铵
(3)氨水
(4)醋酸
14、(14分)
(1) (2) (3) ;
(4)
15、(12分)
(1)① ② ③
(2) ① ②
16. (6分)
(1)
(2)
17. (12分)
(1) HA为________酸,HB为________酸(选填“强”或“弱”)。
(2) 若c=9,则稀释后的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酸、碱化学式表示)。
(3) c(A-)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M+)。
(4) 若b+c=14,则MOH为__________碱(选填“强”或“弱”)。将稀释后的HB溶液和MOH
溶液取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12分)
(1) 若溶液中只溶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 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则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
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3) 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c(HCl)___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
c(OH-)的关系为c(H+)______c(OH-)。
答 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D
B
C
D
D
C
7
8
9
10
11
12
D
CD
AD
B
D
C
非选择题(共64分)
13、(8分)写电离方程式(略)
(1)硫酸钠
(2)碳酸铵
(3)氨水
(4)醋酸
14、(14分)
(1) A (2) B (3) 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 ;
便于观察锥形瓶溶液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4) 0.40 97.6%
15、(12分)
(1)① △S>0 ② bc ③ a
(2) ① 80% ② <
16.(6分)
(1) N2H4(l)+ O2(g)= N2(g)+ 2H2O(g) ΔH=-624KJ/mol
712
(2) N2(g)+3 H2 (g) 2NH3(g) ΔH=-92KJ/mol
17、(12分)
(1) HA为____强____酸,HB为___弱_____酸(选填“强”或“弱”)。
(2) 若c=9,则稀释后的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MOH=HA>H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酸、碱化学式表示)。
(3) c(A-)_______等于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M+)。
(4) 若b+c=14,则MOH为____弱______碱(选填“强”或“弱”)。将稀释后的HB溶液和MOH
溶液取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等于____7(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8、 (12分)
(1) 若溶液中只溶有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___ NH4Cl 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__________①________(填序号)。
(2) 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③,则溶质为_______ NH4Cl和NH3·H2O _________;若四种离子的关系符合④,则
NH4Cl和HCl
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
(3) 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
c(HCl)___小于___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
c(OH-)的关系为c(H+)___大于___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