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0 KB
- 2021-04-25 发布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稳
态的维持
一、选择题
1.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
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纱笼里,周围撒满樟脑。尽管外面风狂雨骤,但还是有
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此现象说明( )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
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因为昆虫都具有趋化性
C.昆虫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
D.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互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性外激素
解析:选 D 无线电波属物理信息,所起的作用不可能具有性别的差异性;趋化性是
行为,但并非所有的昆虫都能趋向于同一种化学物质;阴雨天气是昆虫的不良环境条件,
昆虫不可能趋向这样的环境;雌、雄昆虫通过性外激素相互联系。
2.下列行为不属于发送信息的是( )
A.鸟类的鸣叫 B.工蜂跳 8 字舞
C.蟑螂昼伏夜出 D.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解析:选 C 蟑螂昼伏夜出是接受信息的结果,不是发送信息。
3.金钱豹会用尿液划出自己的领域范围,以此来警告同类。金钱豹尿液所散发出的气
味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解析:选 B 通过尿液中的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4.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 5∶1 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
孵化时的温度所决定的。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
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
产生较多的雌鳄。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
A.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定
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性别比例的稳定
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
解析:选 C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
持种群性别比例的稳定。
5.下面是有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 A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越复
杂,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大,而恢复力稳定性则相反。
6.下列实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
直到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解析:选 D 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遭受干扰破坏后,系统恢复到原状的能力。A
项指遭到破坏,但没有涉及恢复;B、C 项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 项中生态系
统引入了外来物种,受到影响,后又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7.关于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B.正反馈调节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C.负反馈调节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D.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中负反馈调节起主要作用
解析:选 B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
系统维持稳态的基础,其反馈的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而正反
馈调节的结果与负反馈调节的相反,是加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
8.在制作生态瓶探究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尽可能多地放入小动物,增加其抵抗力稳定性
B.瓶内应注满水,并放入足量的植物作为生产者
C.瓶应遮光,这样才能保证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为使瓶内有适量的分解者,可以加入少量河泥
解析:选 D 瓶中应放入适量的小动物,因为放入小动物过多,生态瓶中的生产者不
能充分满足其能量的需要。瓶内应放大半瓶水(保证有足够的氧气),并放入适量的植物作为
生产者。瓶应透光,保证有能量的输入。放入少量河泥,使生态瓶中存在分解者。
二、非选择题
9.蜜蜂是大家所喜爱的小动物,请回答下列有关蜜蜂的问题:
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
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
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
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
学上为______________。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
系统的稳定。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
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 100 只,1 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 5 瓣花,白纸,剪刀,染料,
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1)第 1、2 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2 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
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Ⅱ.(1)花的味道
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2)第 2 组是通过花的颜色
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有味道,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3)实验
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4)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
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的数目。
答案:Ⅰ.(1)行为信息
(2)种间互助和捕食 调节种间关系
Ⅱ.(1)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2)将白纸染成花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不同
(3)“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的数目
一、选择题
1.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
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
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
控制
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生长期,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
利用
D.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都处于不可分割的密切相关状态
解析:选 C 黄麻南种北移,是对物理信息的合理利用。
2.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
解析:选 D D 项中生长素类似物如 2,4D 等是人工合成的具有一定生长素效应的物质;
原理是双子叶植物较单子叶植物敏感,高浓度时可将其杀死,而对单子叶植物却促进生长,
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3.右图表示物种甲与物种乙的关系,则物种甲与物种乙之间信息传递
的方向是( )
A.信息只能由甲传递给乙
B.信息只能由乙传递给甲
C.甲与乙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甲与乙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解析:选 C 图中表示甲与乙是捕食关系,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可以进行信
息的相互传递。
4.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
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
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解析:选 B 池塘早期,藻类的增多(过程),导致水蚤增多(结果),结果藻类减少(减弱),
故属于负反馈调节;池塘后期,水体污染(过程),导致大量水蚤死亡(结果),从而使水体进
一步污染(加强),故属于正反馈调节。
5.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抵抗力稳定性强
B.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
C.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解析:选 B 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一种重要生态因素,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
食物链相应也少,生态系统中群落结构较简单,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抵抗力稳定性较差。
生物体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耐旱突变并不是干旱诱导产生的,而是基因突变发生后,
经干旱环境长期选择,使其中的耐旱突变保留下来,并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小生态瓶,要想较长时间保持其稳态,则一定是( )
①要有稳定的能量来源 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要搭配合理 ③植物的光
合作用能满足动物对 O2和养料的需要 ④动物产生的 CO2能够满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⑤
瓶底应放一些鹅卵石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 B 生态瓶保持稳态需要外界不断提供能量,瓶中的植物是生产者,为消费
者提供 O2 和有机物,同时还需要分解者,生物的数量要搭配合理;鹅卵石不能为生态系统
提供任何成分,不是必需的。
二、非选择题
7.下面是草原生态系统中兔子种群数量与植物种群数量之间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
图回答 问题:
(1) 兔 子 种 群 和 植 物 种 群 数 量 的 这 种 调 节 属 于 ________ 调 节 , 它 是 生 态 系 统
_____________能力的基础。
(2)这种调节对生态系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的坐标中用曲线表示出题中兔子种群数量与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
解析:通过图示分析发现兔子种群数量增加,植物减少,植物减少又反过来抑制兔子
种群数量的增加,因此,这种反馈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生态系统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其在
结构和功能上达到动态平衡。
答案:(1)负反馈 自我调节
(2)使生态系统达到和维持平衡或稳态
(3)如图:
8.[实验探究]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如右图所
示),并使其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运转。
材料用品:小鱼、水蚤、水草、池泥、无色矿泉水瓶、培养皿、吸管、池水等。
请完成建立步骤,并回答问题:
(1)建立步骤:
第一步:在无色矿泉水瓶底部铺上一层约 2 cm 厚的池泥;
第二步:沿无色矿泉水瓶壁加池水至瓶口下约 5 cm 处;
第三步:向无色矿泉水瓶里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拧紧瓶盖;
第五步:将无色矿泉水瓶放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培养。
(2)该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__________中。
(3)制作该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时选择体型较小的小鱼,容易建立生态平衡,其原因是
________。
(4)该人工微型生态系统能建立一段时间的生态平衡,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构建此微型生态系统时,还应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制作小生态系统要保证生态系统的成分齐全,即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从而把能量输入生态系统,因此
要放在有光的地方培养。(2)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存在于池
泥和池水中。(3)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微型生态系统中养料和氧气都是有
限的,放入消耗多的消费者不易建立平衡。(4)生态系统成分齐全,在一段时间内物质可以
循环。(5)建立人工微型生态系统要注意与外界隔离,而且还要注意不同营养级的比例关系。
答案:(1)一些水草,适量的水蚤和一条活动能力强、体型较小的小鱼 温度适宜、光
照强度 适中
(2)池泥和池水
(3)小鱼消耗氧气和养料少
(4)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太阳能或光能);生产者为消费者和分解者提供有机物、能量和氧
气;消费者和分解者为生产者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
(5)矿泉水瓶要密封;不同营养级生物之间比例应合适
相关文档
- 2020版高中语文 专题三 月是故乡明2021-04-25 19:16:008页
- 2017-2018学年重庆市铜梁县第一中2021-04-25 19:13:4110页
-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2021-04-25 19:11:1414页
-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第六次质量2021-04-25 19:09:5625页
- 2020高中生物 第2章 遗传信息传递2021-04-25 19:07:0210页
- 2020届云南省曲靖市高三第一次教学2021-04-25 19:03:3217页
- 【物理】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1-04-25 19:03:1613页
- 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2021-04-25 19:00:0914页
-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一2021-04-25 18:59:4925页
-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2021-04-25 18:59:0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