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16 KB
- 2021-04-25 发布
第31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狼》(一)
知识梳理
一、作者介绍
1、蒲松龄
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
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作品介绍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增补和修改。
“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聊斋志异》的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三、文章
1、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重点字词读音:
缀行(zhuì) 屠大窘(jiǒng) 苫蔽成丘(shànbì) 弛担持刀(chí) 眈眈相向(dān)
少时(shǎo) 目似瞑(míng) 数刀毙之(bì) 隧入(suì) 尻尾(kāo)
假寐(mèi) 狼亦黠矣(xiá)
第32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狼》(二)
知识梳理
一、文章及其翻译
1、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译文: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刚才没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但是先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可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快速地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头,又砍了几刀把狼杀死。他刚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从背后攻击屠户。狼的身子已经钻进去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后腿,也把这只狼杀死了。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眨眼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重点字词解释:
屠:这里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 止:通“只”。
缀行甚远:紧跟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甚,很。
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以,把。 从:跟从。
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故,旧、原来。
窘:困窘,处境危急。 恐:恐怕,担心。
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积薪:堆积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蔽,覆盖、遮蔽。
乃:于是,就。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少时:一会儿。 径去:径直走开。
犬坐于前: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久之:过了一会儿,很久。 瞑:闭眼。
意暇甚:神情得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暴:突然。 毙:杀死。
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打洞。其,指柴草堆。 隧:指从柴草堆中打洞。
尻:屁股。 自:从。
股:大腿。 假寐:假装睡觉。寐:睡觉。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黠:狡猾。 顷刻:一会儿。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文言文知识小结
1、通假字
(1)止有剩骨。(“止”同“只”,只有。)
2、古今异义
(1)一狼径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2)止增笑耳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
3、词类活用
(1)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作动词,打洞。)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动词,钻洞。)
(3)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用作状语,像狗一样。)
4、一词多义
(1)敌:恐前后受其敌 (动词,胁迫,攻击)
盖以诱敌(名词,敌人,此指屠户)
(2)意 :意暇甚(神情,态度)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动词,想,打算)
(3)止:一狼得骨止 (停止,动词)
止增笑耳 (通“只”,只有,副词)
(4)前:恐前后受其敌(前面,名词)
狼不敢前 (上前,动词)
文章内容分析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2、如果你是文中的一个角色,结合相关语句说说狼(屠户)当时的想法。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复投之。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作为读者,你认为狼和屠户各有怎样的的特点?
狼:凶恶贪婪 阴险狡诈
屠户:迁就退让 果断抉择 勇敢警觉
4、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怎样理解本文的中心?
从题目看
从描写看
从行文思路看
从议论段落看
要判断主人公是谁,必须先把握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可见作者写本文正是为了讽刺狼。在叙事过程中,文章也是以狼为主导来进行,并以狼最终自取灭亡来结束的。由此可见,在本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5、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
狼在此实际上是恶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种贪婪、凶狠、狡诈的恶人,终归要失败。
6、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对待这种像恶狼的恶人就应该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更要以智取胜。
7、小结
遇狼 狼:缀行——狡
↓
惧狼 屠:投骨、复投之——迁就退让
↓ 狼:并驱如故——贪婪
御狼 狼:眈眈相向——不甘罢休
↓ 屠:顾、奔,倚薪,弛担持刀——智
杀狼 前狼:犬坐于前
后狼:径去,洞其中——阴险、狡诈
屠:暴起,刀劈,毙——勇敢、果断
嘲笑了玩弄阴谋,自食其果的恶狼,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教育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敌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狼图腾》片段
“在雷电和黑暗的掩护下,狼群以飞箭的速度直插马群中央,随即中心开花,然后急转掉头,又冲向四周的马群,把马群冲的七零八落,冲成了最有利于狼群各个击破的一盘散沙。”
“暂时后撤的狼群行动有条不紊,它们不急于去吞食已经倒毙的猎物而是趁马倌和儿马子重新整队的时候,分头追杀东南方的散兵游勇。”
毕立格老人说:狼群杀那么多的黄羊,不是为了好玩也不是为了抖威风,它们是为了给狼群里的老弱病残留食。我们也要像狼这样团结一致,公司如一家,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效益。
《狼》
虽然凶残,
却团结默契。
被说得狡猾,
只不过你有着人类没有的,超常的,
勇气、拼搏、执着与智慧。
忘不了与敌人的斗智斗勇,
忘不掉捕食和群队的默契配合,
你们为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奔腾吧,
在那片平静的、属于你们的草原上。
在世态炎凉的现在,
还能看到你们展示的团结默契、执着智慧的风采。
相关文档
-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教学课件:草船借2021-04-25 19:11:3614页
- (新人教版)(安徽专版)2019春八年级语文2021-04-25 19:11:2710页
- 2020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3桂2021-04-25 19:11:214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新同步人教2021-04-25 19:11:014页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2021-04-25 19:10:5438页
-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课件18.12021-04-25 19:10:4832页
-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142021-04-25 19:10:352页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2021-04-25 19:10:3523页
-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20 2021-04-25 19:10:031页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2021-04-25 19:09:50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