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50 KB
- 2021-04-25 发布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9月试题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5.0分,共50分。1--6为单选题,7--10为多选题)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一定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 质点是没有质量的点
C. 研究地球公转时,不能将地球看成质点
D. 研究绕地球飞行周期的“神舟六号”飞船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答案】D
【解析】
A: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是看物体体积是大还是小.故A项错误.
B:质点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大小.故B项错误.
C: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能将地球看成质点.故C项错误.
D:研究绕地球飞行周期的“神舟六号”飞船时,飞船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故D项正确.
点睛: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2.以下数据是指时刻的是( )
A. 某学校上午第一节课8:10正式上课
B. 某运动员跑百米用时11.70 s
C. 李明和老师交谈了5 min
D. 第1秒内小球从斜面顶端滑到中部
【答案】A
【解析】
8:10指的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所以A正确.跑百米用时11.70s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不是指时刻,所以B错误.交谈了5min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不是指时刻,所以C错误.第1秒内是指时间的长度,不是指时刻,所以C错误.故选A.
3.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
A. 第4 s初 B. 第3 s末 C. 第3 s D. 前3 s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时间轴上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是一段距离,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s的时间,故D正确,ABC错误.
4.如图所示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答案】C
【解析】
解: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故选C
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一直往负方向向运动 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 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 D. 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线可知,物体在前内沿正方向运动,后内沿负方向运动,故A错误。
B.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则加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
C.末的位移:,没有回到出发点,故C错误。
D.前内和后内图线的斜率相同,则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故D错误。
6.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定相同
B. 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 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定相同
D.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BD.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方向相同,减速直线运动,两者方向相反,而在曲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ABD错误;
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得知,速度改变量的方向就是加速度的方向,C正确。
故选C。
7.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矢量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C. 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速度和加速度为矢量,而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为标量,A错误;
B.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无关,例如,飞机以很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为零,B正确;
C.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平均速度,而速率为瞬时速度的大小,故速率不一定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错误;
D.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所以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D正确。
故选BD。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
B. 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考系是岸
C. 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时,选取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是相同的
D. 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描述某一个物体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总是相对于其他物体而言的,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参考系,故A项说法正确;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考系是人所乘坐的船,B项说法错误;相对静止的物体间可以看做同一参考系,选取相同坐标系即可得出对同一物体运动的相同结论,故C项说法正确;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参考系间有相对运动所得出的关于物体运动的结论可能是不同的,故D项说法正确;应选ACD.
9.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15s内汽车的位移为30m B. 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
C. 20s末汽车的速度大小为1m/s D. 前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
【答案】AC
【解析】
由图象可知,前15s内汽车的位移为△x=30m-0=30m.故A正确.在前10s内图线的斜率不变,说明汽车的速度不变,则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故B错误.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则20s末汽车的速度.故C
正确.汽车在前10s内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15s内静止,15-25s内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汽车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AC.
10.为提高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教练分析了运动员跑百米全程的录相带,测得:运动员在前7s跑了60.20m,7s末到7.1s末跑了0.92m,跑到终点共用1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在百米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0.00m/s
B. 运动员在前7s的平均速度是8.60m/s
C. 运动员在7s末的瞬间时速度为9.20m/s
D. 无法知道运动员在7s末的瞬间时的速度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由题意可知运动员的位移为100m,时间为10s,故平均速度
,A正确;
B.前7s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B正确;
CD.由题意无法求出7s末的瞬时速度,虽然能求出内的平均速度,但也不能表示7s瞬时速度,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11.(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
(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接好纸带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4)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如果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应该是纸带的______端(填“左”或“右”)与小车相连;根据纸带,可以算得B点的瞬时速度vB=______m/s,C点的瞬时速度vC=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交流电 0.02s (2). AC (3). BD
(4). 0.1s 左 0.400m/s 0.480m/s 0.800m/s2
【解析】
【详解】(1) 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着时间快速改变而设计的,故需要交流电电源。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它们是每隔打一个点。
(2)ABCDE.想要测速度,需要物体运动的位移,运动的时间,而刻度尺可以测位移,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接到打点计时器上通过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物体的运动时间, BDE错误AC正确。
故选AC。
(3)AB.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电源,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开始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可以使打点稳定,提高纸带利用率,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A错误B正确;
C.电火花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C错误;
D.为了有效利用纸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D正确。
故选BD。
(4)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根据纸带左端点比较密集,所以是左端接与小车相连。
B点的瞬时速度 。
C点瞬时速度。
设A到B之间距离为 ,以后各段分别为 ,,, , ,得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
。
三、计算题
12.汽车以v0=16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运动,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10m/s,已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求:刹车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3m/s2
【解析】
【详解】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则加速度大小为3m/s2.
13.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
【答案】(1),方向由A指向B;;(2)0.14m/s,方向由A指向B
【解析】
【详解】(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
位移方向由A点指向B点
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
(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方向由A指向B
14.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请回答:
(1)质点在图中0~4s、4~8s、8~10s、10~12s各段的速度如何变化?
(2)在0~4s、4~8s、8~12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各是多少?
【答案】(1) 均匀增大、不变、均匀减小、均匀增大;(2) 2.5m/s2,0,5m/s2
【解析】
【详解】(1)根据图像中坐标的变化可知:质点在内速度在随时间均匀增大;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内质点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均匀增大。
(2)由
内的加速度为
内的加速度为
内的加速度为
加速度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