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50 KB
- 2021-04-25 发布
[A 组·基础达标练]
1.我国曾经发生过几次较大的地震,地震前动物有些异常: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
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这种生态系统传递的信息属于( )
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
解析:题干中“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
都是动物表现出的反常的行为特征,因此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C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一样是单向的
B.孔雀开屏属于动物的行为信息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孔雀开屏属于动物行为信息;“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开花受温度的影响,体现了物理信息的作用;花香引蝶、警犬嗅寻毒
品,体现了化学信息的作用。
答案:A
3.自然界动物之间存在多种形式的信号交流行为。以下所描述的行为哪一种不是信号交
流( )
A.蜜蜂跳“8”字舞
B.家猫用后爪刨土掩盖粪便
C.柳莺春天早上在枝头鸣叫
D.大熊猫在树干上涂抹肛周腺分泌物
解析:蜜蜂跳“8”字舞、柳莺春天早上在枝头鸣叫、大熊猫在树干上涂抹肛周腺分泌物都
是将信号传递给同种生物,属于信号交流;家猫用后爪刨土掩盖粪便,掩盖自己的气味,减
少留下的踪迹,避免被猎物发现,不属于信号交流。
答案:B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只能来自无机环境
B.动物的特殊行为能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植物只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
D.信息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传递给高营养级
解析: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来自生物和无机环境;植物可通过物理信息或化学物质传递
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答案:B
5.下列事例中,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
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解析:恢复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抵抗
力稳定性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A 项说明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C 项体现抵抗力稳定性;D 项体现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D
6.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有些地区计划将大面积自然林开发成单一树种经济林,这
会使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因为( )
A.这样做不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能量流动损耗大,不利于生态林业的发展
C.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无法进行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易爆发病虫害
解析:单一树种经济林相对于自然林来说,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生态系统的自
我调节能力弱,易爆发病虫害。
答案:D
7.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河北省林业厅通过飞播造林 20 万亩,请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飞
播造林的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解析: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物种的多少、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
关,即物种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故 D 正确。
答案:D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森林中,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控制,这属于
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某营养级生物种类增加时,一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
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
解析:当害虫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增长就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
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某营养级生物种类增加时,不一
定能增大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
答案:C
9.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
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食该植物的叶片
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 X,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
(1)上述现象中,X 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传递。
(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影响乙昆
虫活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所利用的信息种类是________。
(3)若在上述植物上施用人工合成的物质 X,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和乙昆虫天敌数
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植物产生的信息素可以在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之间传递。(2)影
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光照和甲昆虫的天敌,它们分别来源于无机环境和生物;影响乙昆虫
活动的信息种类是化学信息(物质 X)和物理信息(光照)。蜘蛛在蜘蛛网上捕食乙昆虫是通过感
知蜘蛛网的震动来实现的,所利用的是物理信息。(3)X 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也能驱赶乙
昆虫,所以短期内该植物上甲昆虫天敌的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的数量减少。
答案:(1)植物与甲昆虫的天敌、植物与乙昆虫 (2)无机环境 生物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
息 物理信息 (3)甲昆虫天敌数量增加,乙昆虫天敌数量减少
10.如图所示,图 A 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 A 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 3 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3)图 B 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 A 和图 B 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鱼类死亡,
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图 A 是负反馈调节,图 B 是正
反馈调节。
答案:(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加速
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4)不同。图 A 是
负反馈调节,图 B 是正反馈调节
[B 组·能力提升练]
11.如图是莴苣种子的萌发率与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接受某种波长光的信息才能萌发
B.没有信息传递,种子就不能正常萌发
C.光属于化学信息
D.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
解析:由图可知,种子照射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因此没有信息传递,种子就不能正
常萌发;光属于物理信息;随着光波长增加,莴苣种子萌发率先增加后基本不变,再减少后
基本不变,再增加。可见,萌发率的高低与波长不成正比。
答案:C
12.广州南沙区拥有 200 多公顷的湿地,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
州的“南肾”。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
的关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受到很大的污染,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
越多,N、P 等无机盐也越多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由于污染而死亡的鱼腐烂后会加重污染并导致更多鱼类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
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数可能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解析:工业污水的来源不同,其所含污染物也就不同,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的情况也
不同,A 错误。
答案:A
13.在四个编号①②③④的生态系统中,它们的非生物成分和日照状况无太大区别。其
中的生物成分如下表所示:
生态系
统编号
第一营养级
的种群数
第二营养级
的种群数
第三营养级
的种群数
① 20 30 15
② 20 10 2
③ 1 10 5
④ 10 30 15
抵抗力稳定性最高和最低的生态系统分别是( )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③
解析:生态系统中种群数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反之越低。根
据表中信息,①中种群数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最高;③中的种群数最少、
营养结构最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最低。
答案:A
14.如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
使之偏离这一范围大小;x 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
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y 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在遭到干扰时,x、y 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 值和 x 值之间呈负相关
D.TS 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解析:题中的 y 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代表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
y 值越小,说明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则恢复到原来水平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即 x 值越小,所
以 y 值和 x 值之间呈正相关。TS 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在遭到干扰时,x、
y 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有关。
答案:D
15.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
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
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这种信息是________。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
上为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
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 100 只,1 朵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五瓣花,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
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组别 假设
1 通过花的气味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1)第 1、2 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 1 组的“模拟花”在颜色、气味和外形上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组实验观测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跳舞”是蜜蜂的一种行为,属于行为信息。(2)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
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3)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1)花
的气味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2)第 1 组是假设通过
花的气味识别,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无特殊的气味,形状与花的形状相同。(3)实验中除自
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4)实验观测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
料上的蜜蜂数目。
答案:Ⅰ.(1)行为信息 (2)捕食和种间互助 (3)调节种间关系
Ⅱ.(1)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2)将白纸染成花的颜色(黄色),无花的特殊气味,且形状与
花相同
(3)“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单位时间内落到实
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