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 KB
- 2021-04-25 发布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济宁期末)古代雅典,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其做法( )
A.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
B.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
C.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
D.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
解析:选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产生,只要符合要求,每个公民都有公平的机会参与国家政治,因此这种做法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故,B项正确。
2.(2019·郑州模拟)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 )
A.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B.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
C.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D.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
解析:选A。根据材料“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和“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得出雅典法律和政策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从而保证民主政治的参政主体——公民数量,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A项正确。
3.(2019·青岛模拟)梭伦改革之后,戏剧成为人们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喜剧甚至经常指责和讽刺政府元首和政府部门。这反映了当时的雅典( )
A.商品经济发展激发公民意识
B.人文主义精神起源
C.民主政治赋予公民思想自由
D.城邦制度日益衰落
解析:选C。雅典属于民主政治,人们可以通过喜剧指责讽刺政府元首和政府部门,体现的是思想的自由,C项正确;题干并没有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A项错误,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中心,不是材料主旨,B项错误;梭伦改革后雅典城邦并未衰落,D项错误。
4.(2019·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模拟)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说明( )
A.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正义
C.在城邦居住者皆为城邦公民
D.希腊城邦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解析:选A。根据题干“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可知,生活在城邦中的人,应该受到城邦生活的制约,故A项正确。
5.(2019·汕头模拟)古代雅典人在酒神节的庆典上,除了有盛大游行、酒神颂歌和戏剧比赛外,还包括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等。古代雅典这些庆典活动( )
A.倡导尊重人性反对神性
B.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
C.反映了民主制的局限性
D.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解析:选D。材料“十将军祭酒仪式、宣布荣誉公民名单”有利于推动公民参政,材料“展示各城邦的贡物和烈士遗孤”有利于公民对城邦的认同,二者均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D项正确。
6.(2019·重庆巴蜀中学月考)雅典“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每位公民在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在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法制体系十分健全
B.法律地位崇高神圣
C.直接民主特色明显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解析:选B。材料“每位公民在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在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表明法律在雅典地位的崇高,B项正确。
7.(2019·扬州期末)柏拉图曾这样评论雅典民主:“在这种国家里自由到了极点。……这里什么东西都充满了自由精神……只要有谁建议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此现象( )
A.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B.凸显了间接民主制存在的弊端
C.开启了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
D.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解析:选D。由材料“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可见雅典的民主政治导致了公民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故D项正确。
8.(2019·昆明一中模拟)雅典法律规定:作为雅典公民的男子不能与外国女子结婚,不管她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富有的外乡人。这反映了雅典( )
A.贵族与平民的地位差距大
B.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国情
C.严格限制公民权利的扩散
D.重视保证公民血缘关系纯正
解析:选C。材料中“不管她是出身于雅典盟国的贵族之家,还是长期居住在雅典的富有的外乡人”表明雅典严格限制公民权利的扩散,故C项正确。
9.(2019·成都摸底)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本主义精神缺失
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解析:选B。题目中“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的价值,这是人本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错误;人文主义精神属于文明开化程度较高的表现,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古希腊神话人物来源于现实中的人,说明了古希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故D项错误。
10.(2019·枣庄模拟)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爱奥尼亚式希顿,公元前2世纪,由于数学方法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A.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B.追求自由精神
C.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
D.崇尚理性之美
解析:选D。根据材料“由于数学方法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可知,希顿的设计反映了人的理性用之于神的一种审美,即理性之美,D项正确。
11.(2019·宣城调研)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了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任何代价予以抵制——“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强调的是( )
A.物质生活 B.科学精神
C.自由权利 D.理性价值
解析:选D。材料中“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凡是为了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做”说明苏格拉底崇尚人的理性和思想的自由,强调人的理性价值,D项正确。
12.(2019·吉林调研)柏拉图从个人需要的多样性、能力的片面性和不同个人能力的差异性这三个方面来阐述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进而以分工为基础描述了国家的产生。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 )
A.实际上指出了贤人治理国家的合理性
B.否定了希腊政体的局限性
C.奠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
D.成为人文主义萌发的渊源
解析:选A。柏拉图的这一国家学说论证了社会分工中,只有哲学家(贤人)才有能力治理国家的合理性,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湖北八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
《墨子》
《论语》
《韩非子》
信鬼神
信亦不信
不信鬼神
兼相爱,交相利
仁爱;由己及人
无爱;利己
信奉天意
信奉天意
不信天,信暴力
反对奢靡
礼:享受与节制
张扬私欲
崇奉圣人
崇奉圣人
反对崇圣
尚贤能
举贤才
不尚贤,以术御臣
崇尚教化
教罚并用
崇尚法治
材料二 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
人物、学派
主要观点
普罗塔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守法即正义、认识你自己
柏拉图
依智慧、品德分工,贤人治国
亚里士多德
强调理性,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创建逻辑论证系统
斯多亚学派
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生而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墨家、法家在社会功利方面的主张。与墨家、法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
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其一,根据第一小问中墨家的主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说明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难以推行;其二,根据第一小问中法家的主张,说明法家的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其三,就儒家本身而言,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其四,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儒家思想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了君主专制的需要,特别是经汉武帝认可后,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地位。(2)第一小问要素,根据材料二“守法即正义”“依智慧……分工,贤人治国”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不同点,通过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比较,从价值取向方面的不同分析回答。
答案:(1)主张:墨家——俭朴,反对奢靡,谴责战争;法家—利己,张扬私欲,以法治国。
原因: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爱无差等,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难以推行。法家偏重功利,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儒家,既讲德治,也讲功利,又吸收法家思想,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并经汉武帝认可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
(2)要素:理性、智慧、求善、守法、人生而平等。
不同点:价值取向不同。儒家——以集体为本位,追求道德完善,主张德治;西方——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利,追求理性,主张法治。
14.(2019·华中师大附中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主张重新审视古希腊文明中的法治和宪政与近现代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
古希腊
近代西方
①
雅典人认同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离开了城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雅典人没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等,个人财产不受保护
②
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
③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平等参与、直接民主、抽签选举、投票表决、轮番而治以及较短的任期等
——据罗洪洋、赵大华《重新思考古希腊与近现代
西方法治和宪政的关系》整理
结合所学解读材料,从上述表格中任选一个主题,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选择一个主题,然后根据材料中雅典城邦政治的内容特点反推西方近代民主政治与之相关的内容与特点,再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主题:①古代雅典强调城邦至上,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对个人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及对国家权力的限制。
②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
③古代雅典是公民可直接参与的直接民主,而近代西方法治是代议制的间接民主。
示例
主题:古代雅典的权力机关权力广泛且强大,而近代西方法治强调分权与制衡。
论述: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包揽制定、执行和监督法律的全部权力,缺少必要的制约机制。近代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分立,彼此制衡,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宪法的理论基础。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国会掌握立法权,总统掌握国家行政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三个部门互相制约,防止了任何部门的独断专行,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