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2021-04-25 发布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学业达标]
1.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 )
A.印刷术 B.造纸术
C.丝绸织造 D.瓷器制作
2.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 )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
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 )
A.印刷术、造纸术 B.火药、印刷术
C.指南针、造纸术 D.火药、指南针
5.培根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儒家学说
6.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的是( )
A.割圆术 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C.极限思想 D.精确的圆周率
7.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按其归纳标准,他还可以选择( )
A.《离骚》 B.《石氏星表》
C.《四书章句集注》 D.《红楼梦》
8.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 )
A.尊敬农民 B.指导农业生产
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 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
9.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另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 )
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
10.电视剧《大国医》获得观众好评,出品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认为,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能够获得多方青睐,除了主创人员的出色表现外,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国粹文化的渴求和回归。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是( )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九章算术》
[能力提升]
11.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
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
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
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
12.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 )
A.雕版印刷物 B.双色印刷物
C.泥活字印刷物 D.木活字印刷物
13.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可以佐证( )
①科研方法注重实验观察 ②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③农业发展达到很高水平 ④科技成果多源于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目录上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 )
A.受到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
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特征
C.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
D.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
15.195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发表巨著《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即《科学与文化史》,中文翻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从中英文标题的不同可以看出( )
A.中国古代的科技实质上全是生产工艺
B.中西方对于科技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
C.西方以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科技
D.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明显不同
16.阅读下列图表:
材料一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项目数
百分比
项目数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
答案精析
1.B [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煮徨、入帘、压制、烘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故选B项。]
2.A [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为这种浓厚学风提供技术条件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注意问题的关键词是“技术条件”。]
3.C [根据题干中“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等有效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雪”指的是火药。据此排除A、B、D三项,故答案为C项。]
4.D [火药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水手之友”指的是指南针。]
5.C [培根所说的在文字、战争和航海方面的东西分别指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等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6.B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是我国古代数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它用有限的符号可以表示无穷无尽的数,而且简捷明快、方便运算,所以马克思称之为“最美妙的发明之一”。]
7.B [题干中的归类是按照古代中国科技划分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属于古代中国科技,A、C、D三项分别属于文学、思想、文学类。故选B项。]
8.B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和所学史实可知历法起到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
9.D [本题考查经济史与文化史的结合。玉米在新航路开辟后,于明清之际传入我国。A项成书于南北朝时期,B、C项成书于元朝,D项成书于明中后期。]
10.B [A项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B项系统论述了四诊疗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C项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D项是数学专著,故选B项。]
11.A [材料中“考古工作者曾在……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的信息说明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故A项正确。]
12.A [由题中时间“唐朝”,推断当时书籍应是雕版印刷物,故A项正确。]
13.C [中国古代科技不注重实验观察,故①错误;“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的记录体现出了精耕细作,故②正确;耕作技术等内容的出现也体现出了我国农业发展达到很高水平,故③正确;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不注重实验,注重经验总结,故④
正确,答案选择C项。]
14.B [《农政全书》是徐光启通过科学的态度实地考察甚至科学实验的结果,已经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特征,故B项正确。]
15.B [中国古代的科技并不全是生产工艺,故A项错误;从二者的标题看,李约瑟认为中国的科学没有和生产结合,因而称作科学与文化史,而中国认为科学转化为了技术,故B项正确;C项表述不全面,故C项错误;中西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
16.(1)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科技发明一直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明朝中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2)①秦汉至明朝前期,中国一直是世界上强大的封建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完善;封建经济繁荣;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各民族交流密切,民族融合加强。②明朝中后期以后至鸦片战争前,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加强钳制了思想文化事业的发展;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理性主义确立,促进了科技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