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90 KB
- 2021-04-25 发布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HI(g) H2(g)+I2(g)(正反应吸热),当达到平衡时,欲使混合气体颜色变浅,可采取的措施有
A. 缩小容器体积 B. 降低温度 C. 加入催化剂 D. 恒压下充入HI气体
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压缩容积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转化率变大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A的体积分数变大 D. a>c+d
3.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0,ΔS<0 B. ΔH>0,ΔS<0 C. ΔH>0,ΔS>0 D. ΔH<0,ΔS>0
4.高温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c(CO)·c(H2O)/ c(CO2)·c(H2)。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焓变为负值 B. 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 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 CO+H2O
5.对可逆反应A(g)+B(g)C(g) ΔH>0,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B.
C. D.
6.向蒸馏水中滴入少量盐酸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H+)·c(OH-)不变 B. pH增大了
C. 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了 D. 水电离出的c(H+)增加了
7.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减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通入少量HCl气体 B. 升高温度 C. 加少量醋酸钠晶体 D. 加水
8.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
HX
HY
HZ
电离常数K/(mol·L-1)
9×10-7
9×10-6
1×10-2
A. 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HY>HZ
B. 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 由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判断,HZ属于强酸,HX和HY属于弱酸
D. 相同温度下,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1 HX溶液的电离常数
9.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B. 溶液的pH
C. 电离常数Ka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10.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中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释前,A、B两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 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C. 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
D. 一定有关系:5>a>2
二、填空题
11.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并加入足量铁粉,发生反应:Fe(s)+CO2(g) FeO(s)+CO(g),测得CO2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0~8 min,v(CO2)=__________mol·L-1·min-1。
(2)该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
A、单位时间内 ,每消耗1molCO2同时生成1molCO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随时间变化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变化
(3)计算该温度下,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
(4)下列措施中,能够改变平衡时c(CO)/c(CO2)的比值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温度 B、铁粉的量(足量) C、压强 D、CO的量
(5)已知: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FeO(s)+H2(g)的平衡常数为K2。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温度/K
K1
K2
973
1.47
2.38
1 173
2.15
1.67
①反应Fe(s)+H2O(g) FeO(s)+H2(g)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②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反应CO2(g)+H2(g) CO(g)+H2O(g) 973 K的K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不必计算结果)。
12.有下列物质的溶液 ①CH3COOH ②HCl ③H2SO4 ④NaHSO4
(1)若四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c(H+)最大的是________(用序号表示,下同)。
(2)若四种溶液的c(H+)相同,其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
(3)将pH相同的上述四种溶液与Zn反应生成等量氢气,所需时间最短的是_________。
(4)将6 g CH3COOH溶于水制成1 L溶液,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经测定溶液中c(CH3COO-)为1.4×10-3 mol·L-1,此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常数Ka=________,(写出计算式,不必计算最终结果)。温度升高,Ka将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在常温下将pH=11的NaOH溶液a L与pH=2的H2SO4溶液b L混合,若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b=_________。
三、实验题
1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8.2 g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500 mL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在_________(填编号字母)称量。
A、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用0.2000 mol/L的盐酸标准液来滴定待测溶液,可选用_______(填编号字母)作指示剂。
A、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3)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mol/L,烧碱样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__。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
体积(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mL)
滴定后的刻度(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5)若未用待测液润洗盛放标准盐酸的滴定管,则可使测定结果______(“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化学 答 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减小容器的体积,碘蒸气浓度增大,则混合气体颜色加深,故A不选;B.降低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碘蒸气浓度减小,则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故B选;C.加入催化剂对平衡无影响,则碘蒸气浓度不改变,所以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故C不选;D.恒压下充入HI气体,与原平衡等效,碘蒸气浓度不变,则混合气体颜色不变,故D不选;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c+d,压强增大,速率加快,新平衡的正、逆速率都大于原平衡。A、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B、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错误;C、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的体积分数增大,故C正确;D、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气体体积小于生成物,a<c+d,故D错误;故选C。
3.A
【解析】
【详解】
依据反应和图像:CO2(g)+3H2(g)⇌CH3OH(g)+H2O(g),反应是熵减少的反应,即△S<0;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即△H<0,故选A。
4.D
【解析】
【详解】
根据平衡常数K=,可知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CO(g)+H2O(g)。A、恒容时,温度升高,H2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反应的焓变为正值,故A错误;B、恒温恒容时,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因为容器的体积不变,因此氢气的浓度不变,故B错误;C、升高温度,反应物、生成物的活化分子增多,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该可逆反应为CO2(g)+H2(g)CO(g)+H2O(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方程式的关系。注意对化学平衡常数的理解,同一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平衡常数不同。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容器的体积不变。
5.D
【解析】
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吸热的可逆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的含量增大。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达到平衡的时间就少,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选D。
6.A
【解析】
【详解】
A.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故A正确;B.HCl电离出氢离子而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B错误;C.氢离子浓度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电离程度减小,故C错误;D.HCl电离出氢离子而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从而抑制水电离,则水电离出的c(H+)减少了,故D错误;故选A。
7.C
【解析】
【详解】
A.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的c(H+)增大,CH3COOH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CH3COO-)减小,由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不变,则增大,故A错误;B.弱电解质的电离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电离,则增大,故B错误;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c(CH3COO-)增大,由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不变,则减小,故C正确;D.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大,则增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把握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的影响因素为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
8.B
【解析】
电离平衡常数越大,酸性越强,三种酸的强弱关系: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