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 MB
- 2021-04-25 发布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试卷分值: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读右图(天体系统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为( )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总星系
2.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三者的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这种方式被称为太阳辐射。据此回答3~4题。
3.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
A.紫外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区 D.远红外区
4.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太阳辐射能分布较分散,因此属于人们不经常利用的能源
D.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5~6题。
5. 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
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6. 欧洲天文学家宣称,他们在距离地球20.5光年外的太空发现了一颗与地球颇为相似的行星,并认为这颗行星上“可能孕育生命”。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条件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有卫星绕转 ④宇宙安全、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回答7~8题。
7.图中所示包含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8.“蓝月亮”上可能孕育生命的条件是
A.有大量的固态水
B.与太阳距离适中
C.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D.所绕转的行星为其提供充足的热量
2017年9月6日20时02分,太阳爆发了有史以来最耀眼的耀斑,下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太阳黑子与耀斑分别出现在( )
A.①层和②层 B.①层和③层
C.②层和③层 D.①层和④层
10.下列各项人类活动中需要密切关注太阳活动的是( )
A.煤炭采掘 B.水产养殖 C.航天发射 D.道路施工
当地时间2018年12月24日,意大利的埃特纳火山突然爆发,大量火山灰被喷向天空。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12.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D.④圈层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提供了治理全球变暖的新视角,其主要是向高空发射一颗热气球,这颗热气球在平流层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进而在冷却地球的同时能修复臭氧层。读图,完成13~14题。
13.热气球喷射雾状的金刚石粉、氧化铝、方解石等物质发生在左图中的
A.a层 B.b层 C.c层 D.d层
14.“这些物质能冷却地球”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四点气压
A.②>③=① B.④>②>③ C.④>③>② D.④>①>③
16.下图中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上图甲、乙间热力环流相符的是
17.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垂直运动 B.大气水平运动 C.地区间气压差异 D.地面冷热不均
下图是鼓流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的声音,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流石。读图回答18~19题。
18.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19.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 B.岩礁
C.沙滩 D.海岸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丁四处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A.甲—河口三角洲
B.乙—冲积扇
C.丙—风蚀蘑菇
D.丁—冲积平原
21.若图示区域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则最易受人类影响的环节是
A.地下径流 B.河流径流
C.水汽输送 D.大气降水
下表是1971~1995年全球遭受自然灾害的年均人数(单位:万人)。读图和表,
回答22~23题。
地震
洪涝
干旱
火山
死亡
1.91
1.27
7.36
0.10
受伤
2.63
2.07
0
0.03
影响
168.83
6004.13
6069.26
9.43
无家可归
23.76
324.14
2.27
1.51
合计
197.13
6 331.61
6 078.89
11.07
22. 由图表可知对人类生命构成威胁最大
和突发性最强的自然灾害分别是( )
A.干旱、地震
B.洪涝、火山
C.洪涝、地震
D.火山、地震
23.能给人类带来一定资源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 C.洪涝 D.干旱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生长发育 B.水体运动
C.狂风暴雨 D.火山的喷发
25.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26~27题。
26.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所在的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氮和氢
B.②圈层即岩石圈
C.③圈层为岩浆发源地
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27.下列有关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横波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波速都增加
B.在⑤圈层无法观测到横波
C.①和②之间的圈层即水圈
D.地球内部、外部各圈层都是连续且规则的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
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9.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
回答30~31题。
30. 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
则O点风向为( )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
31.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