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8.00 KB
- 2021-04-24 发布
2017-2018学年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A、DNA或RNA B、核糖核酸 C、脱氧核糖核酸 D、蛋白质
2、在T2噬菌体中,由G、C二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3、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细菌的核糖体 B、噬菌体的核糖体 C、噬菌体基质 D、细菌的核区
4、同一个体内,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的细胞可能是
A、心肌细胞 B、神经元 C、白细胞 D、精子细胞
5、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中的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中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的值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含量
6、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株)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株)细菌可使小鼠得肺炎而死亡。下列各项叙述中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
A、用S株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株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
B、用S株DNA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
C、加热杀死S株,并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D、用DNA酶处理S株DNA后与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7、下列生物的全部核酸中碱基组成是:嘌呤碱基占总数的58%,嘧啶碱基占总数的42%,下列生物中不可能的是
A、T2噬菌体 B、烟草花叶病毒 C、细菌 D、酵母菌和人
8、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1/2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另一条链的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9、具有A个碱基对的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胞嘧啶核苷酸
A、2n(A-m) B、(2n-1)(A-m) C、(2n-1)(A/2-m) D、2n(A/2-m)
10、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A、进行复制 B、控制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C、进行转录 D、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11、若将细胞培养在含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下列哪种结构不会被检测到放射性
A、染色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叶绿体
12、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是
A、核糖体 B、tRNA C、氨基酸 D、mRNA
13、双链DNA分子共有46%的碱基C和G,其中一条链中A与C分别占该链碱总数的28%和22%,则由其转录的RNA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2%、28% B、23%、27% C、26%、24% D、54%、6%
14、n个碱基组成的基因,控制合成由m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a,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大为
A、na/6 B、na/3-18(n/3-m) C、na-18(n-m) D、na/6-18(n/6-m)
15、下列哪种碱基排列肯定不是遗传密码
A、GAU B、GUA C、CAU D、CAT
16、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到双尾金鱼受精卵中,结果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是因为该单尾金鱼RNA
A、是单尾金鱼的遗传物质 B、是能转运氨基酸的RNA
C、携带了单尾金鱼的某些遗传信息 D、是单尾金鱼核糖体的组成部分
17、在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过程中,收获三倍体种子是在
A、第一年、二倍体母本上 B、第一年、四倍体母本上
C、第二年、三倍体母本上 D、第二年、二倍体母本上
18、人类能遗传给后代的基因突变常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前的间期 D、有丝分裂的末期
19、人口调查中,发现某种疾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低,则可初步判断该病属于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0、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由一个着丝点相连的两条染色单体所携带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A、复制出现差错 B、发生过交叉互换
C、联会发生紊乱 D、发生了自由组合
21、 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一般不同的是
A.碱基序列 B.碱基种类 C.(A+G)/(T+C)的比值 D.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22、下列生理过程的组合中,所用原料相同的是
①DNA分子的复制 ②RNA的复制 ③转录 ④逆转录 ⑤翻译
A.①与③、②与④ B.②与⑤、①与④ C.①与④、②与③ D.②与④、①与⑤
23、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A.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4、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的一条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基因总数的
A.100% B.50% C.25% D.12.5%
25、“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说法
A.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灭绝
B.正确。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正确。基因突变虽然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
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的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26、人类16号染色体上有一段DNA序列,决定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组成,这个DNA序列的某一对碱基发生改变而引起某种贫血症; 在有丝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中途停止,致使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少若干基因,以上两种变异依次为
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27、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A、二倍体 B、四倍体 C、六倍体 D、八倍体
28、纯种红花紫茉莉(RR)与纯种白花紫茉莉(rr)杂交筛选得F1,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F2,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
A.RR∶rr=1∶1 B.RR∶rr=3∶1
C.Rr∶rr=1∶1 D.RR∶Rr∶rr=1∶2∶1
29、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30、如图代表人体胰岛细胞中发生的某一过程(AA代表氨基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给该过程提供直接遗传信息的是DNA
B.该过程合成的产物一定是酶或激素
C.有多少个密码子,就有多少个反密码子与之
对应
D.该过程有水产生
31、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
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能产生可育的后
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加倍
32、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3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A.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相识
B.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的机会
C.使不同种群各适应不同的地理环境
D.使种群之间停止基因交流,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
3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内容
A.同一物种的成员在许多特性上存在差异
B.表现型不适应环境的个体会死亡
C.生物体产生比其生活环境所能维持的个体数更多的后代
D.种内的变异是由环境的作用引起的
3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36、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37、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38、人体内细胞和外界进行各种物质交换必须通过的系统是
①消化系统 ②呼吸系统 ③神经系统 ④泌尿系统
⑤循环系统 ⑥运动系统 ⑦生殖系统 ⑧内分泌系统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②④⑤ D.③⑥⑦⑧
39、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活性最高,在血浆中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
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
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40、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41、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
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
42、正常情况下,在以下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性激素 C、葡萄糖 D、尿素
43、在双链DNA中,已知其中一条(A+G)/(T+C)=0.4,那么以它的互补链为模板,转录成的mRNA中(A+G)/(C+U)应是
A. 2.5 B. 1 C. 0.4 D. 1.25
44、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
45、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里葡萄糖浓度升高
46、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适宜刺激的结果是
A.刺激a处,b处将连续兴奋或抑制,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
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
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发生兴奋或抑制
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或抑制
47、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8、有一位病人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但却不会讲话,也就是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此人是由于大脑皮层的哪个部位受损( )
A :W区 B:V区 C:S区 D:H区
49、以下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吃话梅时流唾液 B.看见话梅就流唾液
C.小孩看见拿针的护士就哭 D.小孩听见打针这个词就哭
50、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不含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则若干代后的噬菌体中
A.不可能检测到32P B.可以检测到35S
C.可能检测到32P和35S D.大部分检测不到32P
51、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
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l/8 B.只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5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复制过程均在细胞核内进行 B.复制仅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
C.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D.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
53、某mRNA的碱基中,腺嘌呤占30%,尿嘧啶10%,则作为它的模板的DNA分子中的鸟嘌呤占
A.30% B.35% C.60% D.70%
54、 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密码子的序列代表着DNA分子的遗传信息
B. 1个密码子由mRNA上3个连续的碱基组成
C. 每个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
D. 密码子与相对应的氨基酸发生碱基配对
55、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可能是
A. DNA→DNA B. RNA→RNA C. DNA→RNA D. 蛋白质→RNA
56、在下列细胞结构中,有可能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57、 DNA分子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携带的遗传信息最终翻译的氨基酸如下表
则右图所示的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A.赖氨酸 B.丙氨酸 C.半胱氨酸 D.苏氨酸
58、下图所示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只能发生的是
A. ①②④⑤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⑤
59、下图中字母表示细胞中所含有的基因,它们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3个染色
体组的依次是
A.②⑤、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①③④
60、下图所示,将二倍体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再将③做进一步处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图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则⑨的基因型可能是aBd
D.③至④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生产
二、非选择题
61.(6分)多指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受D基因控制;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受b基因控制,分析下列遗传系谱,回答问题:
⑴ Ⅲ—1产生的精子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本空2分)
⑵ Ⅲ—2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她是纯合体的概率为 ;
⑶ 如果Ⅳ—1是一个男孩,此男孩既是多指又是色盲的概率为 ,只患多指不患色盲的概率为 ;
62.(10分)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 __,模板是__ _____。
(2)②过程表示 ,主要是 在 _中进行的。
(3)逆转录酶催化___ ___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 ___。
(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_ (填序号)过程,场所是 ,原料是 。
(5)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
63.(10分)下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
⑴ 图中①②③表示:① ,②____ _____,③____ ______。
⑵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于出现“差错”,导致DNA__ 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⑶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若正常基因为H,那么致病基因就是___ __ _ _。H基因表示的碱基组成是________ __。
⑷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十分少见,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___ ,基因突变还有普遍性、__ __等特点。
(5)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 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64. ( 10分)如图①~④列举了四种作物的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应问题:
(1) 第①种方法是 育种,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
(2)第②种方法称为 育种,这种育种方法的优点是
(3)第③种方法称为 育种,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 。下列经其
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是 ,
A.太空椒 B.高产青霉菌株 C.克隆羊 D.无籽西瓜
(4)第④种育种方法称为 育种,卫星搭载的种子应是_ _____ _ (萌发,休眠)的 , 返地种植后产生多种变异植株的原因是_ ______ 。
65.(8分)下图示缩手反射相关结构,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结构是 。d表示的结构是 ,在该处发生的信号转变为_______ _________。
(2)神经纤维e在f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f时,引起a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图中兴奋通过d的速度比在b上的速度要慢得多,分析兴奋通过d速度变慢的原因是_______ 。
(4)在图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原因是( )
A. 冲动在f中单向传导 B.冲动在e中单向传导
C.冲动在d中单向传导 D.冲动在b中单向传导
66.(7分)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的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1)当该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此时细胞膜的电位称为_____ ___,该电位的形成是因为膜上的离子通道打开,使____ __外流,所以电荷分布表现为___ ____。
(2)如果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________,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为___________,电流表c 的指针发生_____次方向________(相同,相反)的偏转。
67.(9分) 在某植物种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得知,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则:
(1)该种群中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依次是 和 。
(2)若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和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你认为该植物在这两代中是否发生了进化? 理由是: 。
(3)若该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是 。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A
D
A
B
A
D
B
B
C
B
C
D
D
C
B
A
A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C
D
B
C
C
B
A
C
D
D
B
D
D
C
C
C
C
B
C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A
C
A
B
A
C
C
A
D
C
D
A
B
C
D
B
B
A
D
61(1)DXB DY dXB dY (2)ddXBXB ddXBXb 1/2 (3)1/8 3/8
62.(1)①__脱氧核苷酸___, __DNA的两条链___。
(2)②__转录_____, 细胞核_
(3)___③____, __RNA___;(4)__⑤___,核糖体 氨基酸(5)略
63.⑴①__基因突变___,②____ CAT _____,③____GUA______。
⑵ __内部结构(或碱基对序列)
⑶ ____h_____。_CTT_。
GAA
⑷__突变率低,__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__
(5)蛋白质 酶
64. (1)杂交 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2)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3) 人工诱导多倍体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 (4)诱变 萌发的种子 突变是不定向的
65. (1)反射弧 突触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递质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过程需要相当的时间 (4)C
66.(1)静息电位 钾离子 内负外正 (2) a b 内正外负 2 相反
67. (1)60% 40% (2) 36% 48% 否 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3)A基因纯合致死 2/3 (4)自然选择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