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00 KB
- 2021-04-23 发布
《青春有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4题,共12分)
1.在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廉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大节”,“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这说明( )
①每个人要对自己言行的过失有羞辱惭愧之感
②每个人要对自己不道德、不负责任的行为有羞愧之感
③每个人不必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而感到羞愧
④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感到是不道德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2.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大门口刻着“300000”的字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让世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数目
B.丢中国人的丑,让世人耻笑
C.知耻而后勇,记住耻辱,奋发图强
D.记住仇恨,力图报复
3.古人十分重视自省,总是用自省的方法,对自己的道德表现进行反思,以改正自己、鞭策自己。下列不属于自省的言行有( )
A.“吾日三省吾身”
B.“我的的确确日日夜夜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自己……”
C.“文过饰非,诿过于人”
D.“我随时都在准备着承认自己的错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
4.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修养,自觉遵守规则,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纪律,心中有法律。这是( )
A.慎独的表现
B.不自由的表现
C.胆小的表现
D.假清高的表现
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
1.《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宋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解释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于至善之地而不迁。”其意为:修身育人,都必须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毫不动摇。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止于至善”的认识。
(2)你认为“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优秀品质?
1
相关文档
- 2019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2021-04-17 15:09:282页
- 2019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2021-04-17 02:29:0722页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青春有格2021-04-15 02:13:4147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2021-04-15 00:59:213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2021-04-14 21:17:384页
- 2020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2021-04-14 00:53:155页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导2021-02-26 22:35:343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2021-02-26 20:32:3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