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4-23 发布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例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⑵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
⑶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种即可);
分析 对照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20℃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是40g,此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40g﹕100g=2﹕5;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低温度的方法。
答案 ⑴40 ⑵2﹕5 ⑶加水或降温
例2 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 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 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分析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键是对溶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的固体越多,由此可以判断M的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下降。将温度从75℃降低到65℃后,没有固体析出,该溶液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达到饱和,所以都没有固体析出,因此是无法判断;对于任何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都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对于M物质,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越高,M
的溶解度越大。对于这类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还有降低温度。
答案 (1)无法判断 (2)②③⑥
练习 1.右图为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B.100g水最多能溶解30g硝酸钾
C.降温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如果C物质为气体,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2)t℃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物质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_______________。
3.(2019·肇庆)根据右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要使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2)将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50℃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1)减小 (2)C﹥B﹥A (3)降低温度 3.(1)加入溶剂(或加水或降低温度) (2)B
相关文档
- 备战2021 浙教版科学中考专题训练 2021-04-23 21:18:3211页
- 【化学】天津市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2021-04-23 21:17:5222页
- 2021届北师大版高考理科数一轮复习2021-04-23 21:17:1021页
- 高考数学精英备考专题讲座 统计、2021-04-23 21:15:477页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论专题》《电2021-04-23 21:14:3240页
- 中考科研测试学生考场优秀作文42021-04-23 21:13:4320页
- 化学卷·2018届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2021-04-23 21:12:4320页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精选阅读理解文2021-04-23 21:11:442页
- 中考数学加油站7几何证明与圆有关2021-04-23 21:11:423页
- 2019届一轮总复习外研版高三英语课2021-04-23 21:10:08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