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3.00 KB
- 2021-04-23 发布
2018-2019 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物理试题
说明:1.测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48 分)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2 题,总计 48 分。1—9 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0—12
题为多选题,每题有两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少选得 2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一
个地方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
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
2.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
与动滑轮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增大,下面
可采取的方法是( )
A.只增加重物的质量 B.只增加绳的长度
C.只将病人的脚向右移动靠近定滑轮 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变大
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 L 时,速度为 v。
当它的速度为v
2
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 )
A.1
2L B. 2
2 L C.1
4L D.3
4L
4.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 v-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
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 10s 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 10s 末,甲、乙两车相距 150m
C.在第 20s 末,甲、乙两车相遇
D.若 t=0s 时乙车在前,则可能相遇两次
5.如图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均匀小球靠在光滑的竖直墙上,如果把线
的长度边长,仍保持小球静止,则关于球对线的拉力 FT、对墙的压力 F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v/m s-1
t/s
甲
乙
20
10
10 200
GG
F
tA.O
G
F
tB.O C.
F
tO tD.
F
O
G
A. FT、FN 都不变 B. FT 减小、FN 增大 C. FT、FN 都减小 D. FT 增大、FN 减小
6.如图所示,一轻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不等高的 A、B 两点,现用另一轻绳将一物体系于 O 点并处于
平衡状态,若轻绳 AO、BO 相互垂直,α>β,设两绳重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FA、FB,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小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A 一定小于 FB B. FA 一定大于 FB
C.FA 一定大于 G D. FA 与 FB 大小之和一定等于 G
7.在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某体重为 G 的同学站在一压力传感器上完学
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 F 随
时间 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 )
8.“蹦极”是一项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 P 点自由下落,图中 a 点是弹性绳的原长
位置,c 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 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 P 点下
落到最低点 c 点的过程中 :
A.在 a 点时人的速度最大
B.在 ab 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C.在 ab 段人做减速运动
D.在 c 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9.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 2:1,
下落高度之比为 1:2,则( )
A.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为 2:1 B.下落时间之比为 1:2
C.落地速度之比为 1: D.若甲乙同时下落,在甲落地前,两者间的距离越来越
近
10.如图所示,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物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从 B 点沿圆弧缓慢上
滑至 A 点,此过程中 F 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则( )
A. 小物块受到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B. 小物块受到的支持力先变小后变大
P
a
b
c
C. 拉力 F 逐渐变小 D. 拉力 F 先变大后变小
11. 如图所示,A、B 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
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 sing
B. 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 A 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 sin2g
D. 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 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12.如图甲所示,某人正通过轻绳利用定滑轮将质量为 m 的货物提升到高处。滑轮和绳的摩擦不计,
货物获得的加速度 a 与绳子对货物竖直向上的拉力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与纵轴的交点 P 的值 ga p
B.图线与横轴的交点Ⅳ的值 mgTN
C.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质量 m
D.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质量的倒数
m
1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6 分)
1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
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
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_______N。
(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调零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在保证现有器材不变的情况下
提出
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示意图。
学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沙
和沙桶、刻度尺。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A.秒表 B.天平(附砝码) C.低压交流电源 D.低压直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阻力。把木板一端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使小车在不受绳的拉力时能沿
木板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所受的重力,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m
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 M 之间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4)如图所示, A、B、C、D、E 为五个相邻的计数点,若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T=0.10s,
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xAB=4.54cm,xBC=5.13cm,xCD=5.72cm,xDE=6.33cm,则小车的加速
度 a=________ m/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5)为了直观得到加速度 a 与小车和车上砝码的总质量 M 的关系,本实验需多次改变 M,测量相
应的加速度 a,并描绘 a 与_______的关系图像。
三、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36 分。其中 15 题 10 分、16 题 12 分、17 题 14 分。解答应写出必
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
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一辆汽车以 72 m/h 的速度行驶,现因紧急事故刹车并最终停止运动。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
速度大小为 4m/s2,若从刹车瞬间开始计时,求:
(1)汽车 2s 末的速度和前 2s 的位移; (2)汽车前 6s 的位移。
A B C D E
+ + .
16.如图 11 所示,质量 M=8 g 的小车放在水平光滑的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 F=8 N,当
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 1.5 m/s 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 m=2 g 的小物
块,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0.2,小车足够长.求
(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2)经多长时间两者达到相同的速度?
(3)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 t=1.5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取 g=l0 m/s2).
.
17. 如图所示,质量 M=2.0 g 的薄木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薄木板上放有质量 m=1.0 g 的小铁块(可
视为质点),它离木板左端的距离为 L=0.25m,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设最大静摩擦
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在木板上,使木板和铁块由静止开始运动,g 取
10m/s2.
(1)若桌面光滑,拉力大小恒为 F1=4.8N,求小铁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木板以 4.0m/s2 的加速度从铁块下抽出,求抽出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t;
(3)若桌面与薄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则拉力 F2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将木板从铁块下抽
出?
_X_X_
2018 年秋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期末统考模拟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12 小题,合计 48 分)
1.B 2.A 3.C 4.D 5.C 6.B 7.D 8.B 9.C 10.AC 11.AC 12.ABD
二、实验题
13.(每空 2 分)(1)3.6N (2)D (3)减小拉 B 的力、减小 OB 与竖直向上方向的夹角(二者
答一即可)
14. (每空 2 分)(1)BC (2)匀速下滑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均可 (3)M>>m
(4)0.595 (5)1/M
15.(1)依题意,v0=72 m/h=20m/s
v = v 0-at ,t =5s
所以汽车经 5s 停,2s<5s
根据 v2 = v0-at2(2 分) v2=12m/s
根据 x2=v0t2- at2
2 x2=32m
(2)6s>5s,所以时间为 5s 根据 x6= v0t3- at3
2 x6=50m
16. (13 分)(1)物块加速度 22 /ma g m s , 2 分
小车的加速度: 20.5 /M
F mga m sM
2 分
(2)由: 0m Ma t v a t 得:t=1s 3 分
(3)在开始 1s 内小物块的位移:
2
1
1 12 ms a t m
1 分
17.(1)小铁块的最大静摩擦力:
小铁块最大加速度为:
假设小铁块相对木板静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所以小铁块不会相对长木板滑动,小铁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木板和铁块发生相对运动,对小铁块,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根据位移关系:
即:
代入数据解得:t=0.5s
(3)对木板隔离分析有:
木板从铁块下抽出条件:
代入数据得: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