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00 KB
- 2021-04-23 发布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 500万内,这“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表”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回答1~2题。
1.广州提出的“1 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 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 D.土地承载力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指出“1 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表明1 500万是当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2.针对广州市人口状况,今后应该(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答案】C
读下图“黑龙江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比较图(单位:‰)”,回答3~4题。
3.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
A.2012年 B.2010年
C.2000年 D.1995年
【答案】B
【解析】读图,左侧分别是全国和黑龙江的人口死亡率,右侧分别是黑龙江与全国的人口出生率。可以计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黑龙江与全国同期的差异大小。1995年相差2.6,2000年相差3.6,2010年相差2.4,2012年相差3.6,故2010年相差最小,B对。A、C、D错。
4.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是( )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B.总量呈下降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总量呈增长态势
【答案】D
读“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5~6题。
5.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1972年 B.1975~1986年
C.1985~1990年 D.2000~2010年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1990年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总人口数量减少。
6.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
A.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D
【解析】目前该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均较低,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状况示意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丁四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由图判知,乙为原始型、甲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丁国为负增长。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甲国人口老龄化表现严重
B.乙地最可能位于发达国家
C.丙地就业压力大,失业率高
D.丁地的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答案】C
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9~10题。
9.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
【答案】B
【解析】因宁夏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河流附近环境人口容量大。
10.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移部分人口
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移部分人口
【答案】D
下图为“某城市2015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城市2015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答案】C
1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答案】A
【解析】制约城市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条件。
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表示,将拿出延迟退休方案,并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读我国某省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统计图(图中包含预测部分,能反映我国大多数地区人口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拐点甲的强制性比拐点乙弱
B.拐点甲之后我国人口将会迅速增多
C.拐点乙之后我国人口明显减少
D.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是③
14.推出延迟退休方案的现实背景是( )
A.延迟社保支付,增加就业
B.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C.传统生育观念导致男女性别比大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老年人从业意愿强烈
【解析】13.A 14.B 第13题,据图分析可知,拐点甲是国家的人口政策调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拐点乙是计划生育中的只生一胎政策,具有强制性,所以拐点甲的强制性比拐点乙弱,A对。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拐点甲之后我国人口将会增多,但不会增长太快,B错。拐点乙之后我国人口仍是增长状态,只是增速减慢,C错。图中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阶段是③,D错。第14题,推出延迟退休方案的现实背景是减轻社会养老负担,B对。该方案的推出不能增加就业,A错。男女性别比与老年人从业意愿对该方案的推出影响不大,C、D错。
【答案】(1)人口总抚养比较高,且逐渐增长;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持续增加,少年人口抚养比在2016年后开始增加。
(2)原因:部分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老龄化人口序列,造成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生育率降低,造成少年人口增长缓慢;因为经济原因导致劳动人口迁移等,造成该地人口抚养比增加。
影响: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数量减少等。
(3)赞同。该地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影响部分产业发展;社会负担加重,影响生活水平提高等。
或不赞同。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压力大,完全放开生育政策可能造成人口短期内快速增长;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等。(言之有理即可)
23.读材料,回答问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 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上海市人口容量估算表(万人)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1 535.95
1 705.68
1 894.17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1 460.99
1 543.03
1 596.84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1 788.5~1 870
1 841.5~1 935
1 894.5~2 000
(1)读图甲,说明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6分)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3)随着城市的发展,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也有较大的变化。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8分)
(4)结合影响人口容量因素的知识,从水资源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分析上海今后提升人口容量可以采取的措施。(10分)
【答案】(1)0~1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5%(7.6%~9.6%均可)、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1.5%(79.8%~82.8%均可)、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约为10%(9.6%~10.6%均可)。人口老龄化。
(2)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劳动人口比重偏大。
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但住房、就业等压力大。
(3)1990年至2005年,上海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近郊和远郊人口大幅增加。随着上海旧城改造和环境改善,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出现了人口增加的趋势。
(4)自然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其中水资源的影响最为明显。上海应开发新的水源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科学技术水平越高,经济越发达,人口容量就越大。上海应大力发展科技,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就业率和生产率。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占世界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材料三 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新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出逐渐攀升的趋势,1982年的出生性别比为108.5,1990年为111.3,2000年为116.9,到2007年高达120.22,居世界首位。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问题。
(2)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正常与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
(3)性别比失衡会引发哪些问题?为平衡性别比,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人口老龄化 性别比失衡
(2)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高速增长、对老龄化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等。
(3)人口性别比失衡会导致一系列的人口、社会和家庭问题,还会影响劳动力结构、消费结构等,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措施: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消除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加强文化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转变生育观念;加强医德建设,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
25.读“安徽省第六次(2010年)与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完成问题。
年份
常住人口(万)
户籍人口(万)
0~14岁(%)
15~64岁(%)
65岁及其以上(%)
城镇人口(万)
2010
5950.1
6862.0
17.98
71.84
10.18
2559.1
2000
5986.0
6245.3
25.52
67.03
7.45
1664.7
(1)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以及作出此判断的依据。
(2)说明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
【答案】(1)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 判断依据: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
(2)成因:劳务输出(人口迁移);人口寿命延长;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分析依据:前者的依据为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后者的依据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任答其中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