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 MB
- 2021-04-22 发布
www.ks5u.com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填一填)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
(1)组成:气态、固态、液态的水。
(2)性质: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三态水体的特征
3.水体的类型及特征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3.意义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看一看)
[教材P55~56活动]
(1)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能够干预水循环的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和下渗等环节。
(2)黄河下游断流与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变暖而降水却逐渐减少等自然因素有关。
(3)黄河下游断流与上中游地区过度引用黄河水等人为因素有关。
(4)人类可以通过统一调配水资源、植树造林等措施缓解或者避免黄河断流。
(做一做)
1.判断题
(1)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冰川水。( × )
(2)井水不犯河水。( × )
(3)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所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 )
2.选择题
塔里木河主要参与的水循环是( B )
A.海陆间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上内循环 D.大循环
解析:塔里木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的内流河,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又称大循环。
3.填图题
在下图中,填出主要的水循环环节。
A蒸发,B降水,C地表径流,D地下径流。
主题一 相互联系的水体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
(1)从空间分布看,长江水属于何种水体?
提示:陆地水体中的河流水。
(2)哪些水体能够补给长江水?
提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等。
1.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
(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
(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
(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列各图)
(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相互补给关系(见下图)。
2.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图示
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
如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C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解析:图中显示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说明此时为长江的汛期,水位较高,出现在夏季。
2.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B )
A.冰川、地下水 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 D.海洋水、冰川
解析:图中显示甲水体与河流水和湖泊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应为雨水或地下水。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D )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解析: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则湖泊的调蓄作用增强,汛期接纳洪水量增加,枯水期补给河水量增加,即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主题二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1)诗句中涉及哪些水循环的环节?
提示:降水和地表径流。
(2)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这句诗是否严密呢?为什么?
提示:不严密。自然界的水体是相互转化和联系的,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会把海洋水与陆地水联系在一起,因此黄河水不可能“奔流到海不复回”。
1.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流量和水位变化
含沙量变化
破坏植被
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植树种草
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减少
硬化城
市路面
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铺设渗
水砖
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减少
修建水库
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稳
减少水库以下
河流含沙量
围湖造田
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
增加
“四不同”区分水循环类型
(1)联系的圈层不同。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涉及四个圈层,而海上内循环不涉及岩石圈。
(2)发生领域不同。海陆间循环的领域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而其他两种水循环则只包括陆地或海洋;陆地上外流区内的水体,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3)过程和环节不同。海陆间循环的环节最多最完整,而其他两种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蒸发和降水,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环节。
(4)参与水量不同。海上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大,陆地内循环的参与水量最小。
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 D )
A.降雨过程 B.跨流域调水
C.水的三态变化 D.太阳辐射能
解析:水循环的主要动力为太阳辐射能;水的三态变化和降雨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通过工程措施影响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2.图中显示的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C )
A.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
解析:图中显示的河流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3.图中各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B )
A.a环节 B.b环节
C.c环节 D.d环节
解析: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图中b环节为地表径流。a为水汽输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
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
解析:结合降水量与相对流量变化的关系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
2.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D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
解析:结合雨季开始早、结束晚、时间长,推断为东南地区的河流。
3.①流量曲线明显有别于②流量曲线,下列有关测得年份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早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B.①早于② 流域内大面积植树造林
C.①晚于② 观测站上游修建了水坝
D.①晚于② 流域内开荒种田面积扩大
解析:结合选项,如果①流量曲线测得的时间早于②曲线,有可能是流域内大面积开荒种田,加剧了水土流失,使流量变化加剧;如果①晚于②,有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或大面积植树造林,使流量得到调节。
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示水循环的各环节中,东南季风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B )
A.①—蒸腾 B.②—水汽输送
C.③—地表径流 D.④—下渗
解析:图中水循环各环节中,①是海洋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地表径流,④是地下径流。东南季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完成的是②水汽输送环节。
5.③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 A )
A.洪涝灾害 B.海平面上升
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
解析:③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会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A正确。
6.读我国东北某河流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B、C表示的该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雨水,B季节性积雪融水,C地下水。
(2)A形成夏汛,B形成春汛。
(3)C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该河流量最大的时期。
(4)为保证该地区用水,人们在河上修建水库,建坝以后的流量曲线应是①还是②?你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② 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水库可使河流流量变化趋于平缓。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A、B、C补给特点,判断A、B、C的水源补给形式。第(2)题,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汛,雨水形成夏汛。第(3)题,地下水补给量最少的时期,应是河流流量最大的时期。第(4)题,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水库可使河流流量变化趋于平稳。
相关文档
- 2020年高中数学第四章导数在研究函2021-04-22 23:41:542页
- 高中毕业生自我总结 (2)2021-04-22 23:40:203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2021-04-22 23:39:469页
-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十四章电2021-04-22 23:39:348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2021-04-22 23:38:4650页
-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第三章2021-04-22 23:33:566页
- 2020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的本2021-04-22 23:33:1635页
- 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物2021-04-22 23:31:5214页
- 高中生的毕业鉴定「评语」2021-04-22 23:31:285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高中生物选修1课2021-04-22 23:24:5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