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50 KB
- 2021-04-22 发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 4分,1-10题为单选,11-14为不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2、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4、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 、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
5、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 4×1016 m3 B. 4×1018 m3 C. 4×1020 m3 D. 4×1022 m3
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额定电压为12V、内阻为2 Ω的电动机.闭合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这1A.则( )
A.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V
B.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2W
C.通过电动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D.突然卡住电动机,在电动机没有烧坏的情况下,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7、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中曲线a,b所示,则( )
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50Hz
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V
8、如图甲所示,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带负电, 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点开始经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带负电
B、的电量一定大于 的电量
C、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水平(图中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油滴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仅撤去磁场,P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仅撤去电场,P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给P一初速度,P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若给P一初速度,P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如图,由某种粗细均匀的总电阻为3R的金属条制成的矩形线框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且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中。一接入电路电阻为R的导体棒PQ,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ab、dc以速度v匀速滑动,滑动过程PQ始终与ab垂直,且与线框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在PQ从靠近ad处向bc滑动的过程中( )
A.PQ中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B.PQ两端电压先减小后增大
C.PQ上拉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线框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11、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B.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
C.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
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
12、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气体温度降低,就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1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灯泡与输出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和相连,开始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当S闭合后,所有灯泡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副线圈两端电压减小
B.灯泡亮度变亮,的亮度不变
C.副线圈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变暗
D.因为不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所以及的亮度变化不能判断
14、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在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 r = 2 Ω,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若
的“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为且“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10 kW,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 )
A.的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2010V
B. 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000V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50 W
D.的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为10.1 kW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A→B”“B→C”“C→D”或“D→A”).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63 kJ的热量,在C→D过程中放出38 kJ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_kJ.
三、简答题
16、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已知大气压强为。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17、如图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汽缸的容积均为,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和;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至汽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
(1)恒温热源的温度T;
(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
18、如图所示,匝数为100匝、面积为的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为T的匀强磁场中.当线圈绕以转速n为300r/min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7V、l A.电动机的内阻r为1Ω,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L为1m、质量m为0.2kg的导体棒MN沿轨道上升.导体棒的电阻R为1Ω,架在倾角为30°的框架上,它们处于方向与框架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沿轨道上滑1.6m时获得稳定的速度,这一过程中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为4J.不计框架电阻及一切摩擦,g取.求:
(1)若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2)导体棒MN的稳定速度;
(3)导体棒MN从静止至达到稳定速度所用的时间.
高二下学期四月份物理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每道小题 4分,1-10题为单选,11-14为不定项选择题)
1、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减小而减小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2、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3.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大,布朗运动越剧;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4、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 隔开a 、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 B)
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
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 D.气体压强变大,温度不变。
5、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 m,空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9×10-3 kg/mol,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105 Pa。利用以上数据可估算出地球表面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B )
A. 4×1016 m3 B. 4×1018 m3 C. 4×1020 m3 D. 4×1022 m3
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额定电压为12V、工作时内阻为2 Ω的电动机.闭合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这1A.则(C)
A.副线圈两端电压为 V
B.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2W
C.通过电动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D.突然卡住电动机,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7、如图1所示,在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圈两次分别以不同的转速,绕与磁感线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动势图象如图中曲线a,b所示,则( A )
A.两次t=0时刻线圈平面均与中性面重合
B.曲线a、b对应的线圈转速之比为2:3
C.曲线a表示的交变电动势频率为50Hz
D.曲线b表示的交变电动势有效值为10V
8、如图甲所示, 、 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 带负电, 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 点开始经 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 ,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 一定带负电
B . 的电量一定大于 的电量
C .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 .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下,磁场方向水平(图中垂直纸面向里),一带电油滴P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若仅撤去磁场,P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仅撤去电场,P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给P一初速度,P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若给P一初速度,P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0、
如图,由某种粗细均匀的总电阻为3R的金属条制成的矩形线框abcd,固定在水平面内且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中。一接入电路电阻为R的导体棒PQ,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ab、dc以速度v匀速滑动,滑动过程PQ始终与ab垂直,且与线框接触良好,不计摩擦。在PQ从靠近ad处向bc滑动的过程中(C )
A.PQ中电流先增大后减小
B.PQ两端电压先减小后增大
C.PQ上拉力的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D.线框消耗的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11、根据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 )
A.电冰箱的工作过程表明,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B.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
C.科技的进步可以使内燃机成为单一热源的热机
D.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将使自然界的能量不断减少,形成“能源危机
12、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1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通过灯泡与输出电压恒定的正弦交流电源相连,副线圈通过导线与两个相同的灯泡和相连,开始时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当S闭合后,所有灯泡都能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C )
A.副线圈两端电压减小
B.灯泡亮度变亮,的亮度不变
C.副线圈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变暗
D.因为不知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所以及的亮度变化不能判断
14、如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在 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正弦交流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 r = 2 Ω,降压变压器 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若
的“用电设备”两端的电压为且“用电设备”消耗的电功率为10 kW,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ABC)
A.的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2010V
B. 的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000V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50 W
D.的原线圈输入的电功率为10.1 kW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
(1)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A→B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
(2)该循环过程中,内能减小的过程是________(选填“A→B”“B→C”“C→D”或“D→A”).若气体在A→B过程中吸收63 kJ的热量,在C→D过程中放出38 kJ的热量,则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做的功为________kJ.
【解析】(1)在A→B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故气体对外界做功,选项A错误;B→C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W<0,且为绝热过程,Q=0,根据ΔU=Q+W,知ΔU<0,即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选项B错误;C→D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故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选项C正确;D→A的过程为绝热压缩,故Q=0,W>0,根据ΔU=Q+W,ΔU>0,即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选项D错误.
(2)从A→B、C→D的过程中气体做等温变化,理想气体的内能不变,内能减小的过程是B→C,内能增大的过程是D→A.
气体完成一次循环时,内能变化ΔU=0,热传递的热量Q=Q1-Q2=(63-38)kJ=25 kJ,根据ΔU=Q+W,得W=-Q=-25 kJ,即气体对外做功25 kJ.
答案:(1)C (2)B→C 25
三、简答题
16、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以vmHg为压强单位,在活塞下推前,玻璃管下部空气柱的压强为:
P1=P+l2①
设活塞下推后,下部空气的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得:
P1l1=P1′l1′②
如图,设活塞下推距离为△l,则此时玻璃管上部的空气柱的长度为:
l3′=l3+l1-l1′③
设此时玻璃管上部空气柱的压强为P3′,则
P3′=p1′-l2④
由波义耳定律,得:
Pl3=P2′l3′⑤
由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解得:
△l=15.0cm;
答:活塞下推的距离为15cm.
17、如图所示,两个侧壁绝热、顶部和底部都导热的相同汽缸直立放置,汽缸底部和顶部均有细管连通.顶部 的细管带有阀门K.两汽缸的容积均为,汽缸中各有一个绝热活塞(质量不同,厚度可忽略).开始时K关闭,
两活塞下方和右活塞上方充有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压强分别为和;左活塞在汽缸正中间,其上方为真空;右活塞上方气体体积为.现使汽缸底与一恒温热源接触,平衡后左活塞升 至汽缸顶部,且与顶部刚好没有接触;然后打开K,经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到平衡.已知外界温度为,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的摩擦.求:
(1)恒温热源的温度T; (2)重新达到平衡后左汽缸中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
(1)与恒温热源接触后,在K未打开时,右活塞不动,两活塞下方对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解得:
(2)由初始状态的力学平衡条件可知,左活塞的质量比右活塞的大,打开K后,左活塞下降至某一位置,右活塞必须升至气缸顶,才能满足力学平衡条件。
气缸顶部与外界接触,底部与恒温热源接触,两部分气体各自经历等温过程,设左活塞上方气体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其解为,另一个解,不符合题意,舍去。
18、如图所示,匝数为100匝、面积为的线圈,处于磁感应强度为T的匀强磁场中.当线圈绕以转速n为300r/min匀速转动时,电压表、电流表的读数分别为7V、l A.电动机的内阻r为1Ω,牵引一根原来静止的、长L为1m、质量m为0.2kg的导体棒MN沿轨道上升.导体棒的电阻R为1Ω,架在倾角为30°的框架上,它们处于方向与框架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为的匀强磁场中.当导体棒沿轨道上滑1.6m时获得稳定的速度,这一过程中导体棒上产生的热量为4J.不计框架电阻及一切摩擦,g取.求:
(1)若从线圈处于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
(2)导体棒MN的稳定速度;
(3)导体棒MN从静止至达到稳定速度所用的时间.
(1)线圈转动过程中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m=NB1Sω=NB1S•2πn=.
则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计时的电动势瞬时表达式为e=Emsinωt=10sin10πtV
(2)棒达到稳定速度时,电动机的电流I=1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又P出=Fv
而棒产生的感应电流
稳定时棒处于平衡状态,故有:
F=mgsinθ+B2I′L
由以上各式代入数值,得棒的稳定速度v=2m/s.
(3)由能量守恒得
其中h=xsinθ=1.6sin30°=0.80m
所以t=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