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4.50 KB
- 2021-04-22 发布
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
生物科试卷
一、单选题(1-25每题1分,26-40每题2分,共55分)
1.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 )
A. RNA聚合酶与特定的位点结合,催化DNA转录为RNA
B. 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
C. 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 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2.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 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④⑤
C. ③④之间可进行双向的物质交换
D. 若②为肝脏细胞,则⑤处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于①处
3.某同学由于轻微创伤导致小腿某处皮下青紫且水肿,下列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 )
A. 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组织液增多
B. 毛细血管破裂,使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 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D. 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4.下列生理现象中,与大脑皮层的功能无直接联系的是( )
A. 某人脑部受伤,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B.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产生口渴的感觉
C. 人吃东西时,口腔分泌唾液
D. 长期记忆过程中新突触的形成
5.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仅由肌肉或腺体组成
B. 膝跳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 兴奋沿神经纤维和反射弧都可双向传递
D. 所有反射弧至少含有3个神经元
6.下列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 B. 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泡内
C. 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合成神经递质 D. 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产生兴奋
7.突触小体的电位变化的变化正确的是()
A.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化学信号→电信号 D.电信号→化学信号
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排尿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D.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9. 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 在Ⅱ处施加剌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10. 下列动物激素中,作用范围最广泛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 B.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促甲状腺激素 D. 胰高血糖素
1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B. 促胰液素的催化作用促进胰液分泌
C. 促胰液素的分泌不需要导管的输送
D. 促胰液素是有小肠黏膜分泌的
12.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
A.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
C. 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13.很多人看恐怖电影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同时会出现出汗、闭眼等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此过程涉及到神经递质的释放与识别
B.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血压能恢复正常
C.心跳加速是激素作用的结果,没有反射弧的参与
D.此过程涉及到生物膜之间的融合和转化
14.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特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
A.神经调节依靠反射弧来完成,体液调节就是通过激素来调节的
B.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而体液调节反应缓慢
C.神经调节作用准确、局限,而体液调节作用广泛
D.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暂,而体液调节作用时间较长
15.在饮水不足的情况下,人体的相关调节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产生渴觉 B.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D.肾小管和集合管通透性降低
16. 人体通过多种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时和炎热时的散热量相等
B. 人体的蒸发散热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 温热时血管舒张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D. 寒冷刺激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利于产热
17. 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 )
A. 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 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
C. 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 D. 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
18.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二道防线
B. 口腔黏膜对病原菌的抵御没有特异性
C. 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 胃酸杀死病原菌属于第一道防线
19.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B.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C. 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20.艾滋病(AIDS)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积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B. 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C. HIV病毒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
D. 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21.在特异性免疫中,下列不属于抗体作用的是( )
A.使抗原凝聚 B.中和毒素
C.使病毒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 D.使靶细胞裂解
22. 比较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
A.都是由特定的分泌腺产生的 B.对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
C.体内含量极少 D.都是活细胞产生的
23.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
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
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一样多 D.无法确定
24. 下列哪一项是通过减少生长素产生量而发生的( )
A. 修剪树篱,降低其高度,可以使其枝繁叶茂
B. 稻农将水稻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水中一段时间,促其早发芽
C. 将未成熟果实密封一段时间,果实成熟时间缩短
D. 移栽树苗之前,将部分叶片摘除,树苗更容易成活
25.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
D.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无子番茄
26.有关下列实例的分析,错误的是( )
①茎的向光性 ②茎的背地性 ③根的向地性 ④顶端优势 ⑤用除草剂去除杂草
A.不能反映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的是①②⑤
B.①②实例没有体现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C.③④⑤实例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长素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
D.⑤实例反映了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27.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③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B. 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
C. 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④有养料和代谢废物
D. 甲亢、系统性红斑狼疮都是稳态失调的病症
28. 下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
正确的是( )
(1)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2)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
(3)液体c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
(4)细胞3的种类最多
A. (2)(3) B. (3)(4) C. (1)(2) D. (2)(4)
29. 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 产生的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 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 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30.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接
B. 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 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
D. 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有阻断作用
31.如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运动提供能量
B. 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C.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外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32. 神经细胞在静息时具有静息电位,受到适宜刺激时可迅速产生能传导的动作电位,这两种电位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均为测量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3.下图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激素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若内分泌细胞是甲状腺细胞,其靶细胞不可能是垂体细胞
B. 若内分泌细胞是肾上腺细胞,则血糖低时会引起其分泌增加
C. 若某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则是由垂体合成和释放进入血液的
D. 若某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则口服后将使机体产热增加
34.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
B.给肉牛饲喂含生长激素的饲料,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
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
35.2017年马拉松比赛在国内的众多城市举办,引领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运动员在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B.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酸碱度显著降低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6. 如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 b表示神经递质,寒冷时释放量增加
C. d表示胰岛素,通过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浓度
D. 信息分子参与的a、c、d调节过程均存在反馈调节
37. 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的 B 细胞和 T 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并在骨髓中成熟
B. ①、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
C.该免疫过程有 T 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
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
38.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 )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39. 关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顶芽合成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B. 横放的植物,生长素在其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与重力有关
C. 种植于宇宙飞船内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无法极性运输
D. 无光环境中,生长素仍然能极性运输
40. 某科研小组在研究植物顶端优势现象时,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A组摘除顶芽;B组保留顶芽,用2 mg/L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C组保留顶芽。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根据曲线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来:Z,xx
A.细胞分裂素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顶端优势
B.细胞分裂素能抑制侧芽的生长
C.细胞分裂素只作用于侧芽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相同
二.非选择题(45分,共4小题)
41.(每空1分,共7分)图1表示北纬50°某地区不同月份母鸡平均产蛋数的波动情况,图2是母鸡繁殖活动的生理调节过程示意图(甲、乙、丙表示器官,a、b、c表示相应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可知,影响母鸡月产蛋数的主要环境条件是 。
(2)图2中激素a、器官丙的名称分别是 、 。
(3)图2中c→甲、c→乙的生理意义在于 。
(4)从丙的静脉中抽取血液进行检测,血浆中含有的激素种类有 (填下列序号)。
①1种 ②2种 ③3种 ④3种以上
(5) 烷基苯酚是一类洗涤剂,其分子结构稳定,具有类似激素c的生理效应。长期饲喂被烷基苯酚污染的饲料,会对器官甲、乙的分泌活动产生 作用,从而引起激素c分泌量
。
42.(每空1分,共8分)下图是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及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出现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同时腺体A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从而提高产热。寒冷下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2)饥饿时,胰岛_______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
(3)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刺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4)据图可知,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除了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3.(每空2分,共12分)近段时间我市天气变化较大,气温骤降及病原微生物的侵染容易引发人体感冒,出现发烧、食欲减退等病症。请回答:
(1)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引起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分泌活动的一系列改变。该过程中,引起下丘脑分泌活动改变的信息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状腺激素促进机体产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机体受到病毒侵染后,吞噬细胞对病毒的处理和清除过程与_________________(细胞器)直接相关。在机体清除病毒的过程中,能够产生效应T细胞的淋巴细胞可能有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3)某同学因发烧就诊,医生为他注射了一定量的药物M,几天后未见好转。再次就医注射少量的M时,该同学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对此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每空1分,共10分)如图一是生长素对燕麦胚芽鞘生长作用影响的曲线;图二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已经放置足够时间)的一侧,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请据图回答:
(1) 在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如果a点浓度是向光侧浓度,则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应为
(2)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图一为_____________时,A值最小;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值逐渐____________,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图一d点时,胚芽鞘的弯曲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3)番茄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储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科研人员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激素在低温储藏实验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三。b为赤霉素,a最可能是 ,这两种激素表现出激素间相互作用属于 作用。图示表明,番茄种子低温储藏至少 个月以后播种才能顺利萌发。
(4)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四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南安一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年第一次阶段考
生物科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25每题1分,26-40每题2分,共55分)
1-5: B D A C B 6-10:B D B D A
11-15:B C C A C 16-20:D C A B D
21-25:D A B A C 26-30:A D D A B
31-35:D A B A D 36-40:A B C C A
二.非选择题(45分,共5小题)
41.(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日光照时间
(2)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2分) 卵巢
(3)通过负反馈以维持激素c水平的相对稳定(2分)
(4)④
(5)抑制 减少
42.(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神经—体液调节 (皮肤)冷觉感受器
(2)A 肝细胞
(3)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2分) 增加
(4)分泌激素(内分泌)(2分)
43.(每空2分,共12分)
(1)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
(2)溶酶体 T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 防卫
(3)药物M中含有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发生过敏反应
44.(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a<X<c(小于a或者大于c)(2分)
(2)b 增大(2分) 不弯曲(2分)
(3)脱落酸(2分) 拮抗 6
(4) ①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②为一进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答一点即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