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6.00 KB
- 2021-04-22 发布
长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学科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高二物理组 校对: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4页, 四道大题,20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2、只交选择题答题卡,试卷答案不要超出答题框。
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l.关于电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多
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就越大
C.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大
D.导体中通过一定的电量所用时间越长,电流越大
2.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电源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
3.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比较几只电阻的I-U图象可知,电流变化相同时,电压变化较小的图象是属于阻值
较大的那个电阻的
D.由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关于三个公式:①,②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式①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电热功率
B.公式②适用于任何电路的电热功率
C.公式①、②、③适用于任何电路电功率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5.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来说,它的电阻率( )
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
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
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
D.由所用金属材料的本身特性决定
6.为了保障行驶安全,一种新型双门电动公交车安装了如下控制装置:只要有一扇门没有关紧,汽车就不能启动。如果规定:车门关紧时为“1”,未关紧时为“0”;当输出信号为“1”时,汽车可以正常启动行驶,当输出信号为“0”时,汽车不能启动。能正确表示该控制装置工作原理的逻辑门电路是( )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与非门
7.一定值电阻,通过2C的电荷量时,消耗的电能是8J,若在相同时间内通过4C的电荷量,那么现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电能分别为( )
A.4V,16J
B.8V,16J
C. 4V,32J
D.8V,32J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A.V、A示数都变大
B.V、A示数都变小
C.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
D.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
9.有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通过转动灯泡灯丝接通,再接入电源后,所发生的现象及其原因是
( )
A.灯丝电阻变小,通过它的电流变大,根据P=I2R,电灯变亮
B.灯丝电阻变大,通过它的电流变小,根据P=I2R,电灯变暗
C.灯丝电阻变小,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电灯变亮
D.灯丝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电灯变暗
10.一根长为l、横截面积为S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B.
C.
D.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
11.如图所示,电阻R1=20 Ω,电动机线圈的阻值R2=10 Ω。当开关打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0=0.5 A;当开关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应是( )
A..I=1.5 A
B..I<1.5 A
C..P=15 W
D..P<15 W
12.一个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池,接上负载电阻R
,构成闭合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R=r时,路端电压为U=E/2
B.当R=0时,路端电压为U=E
C.当R=r时,电源输出的功率最大
D.当R=r时,电源的效率为η= 50%
13.两只电压表V1和V2是由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的,V2的量程为5 V,V1的量程为15 V,为了测量15~20 V 的电压,把V1、V2串联起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 )
A.V1和V2读数相等
B.V1和V2两表指针偏转角相等
C.V1和V2的读数之比等于电压表的内阻之比
D.V1和V2的指针偏转角度之比等于两个电压表的内阻之比
14.某同学将一直流电源的总功率PE、输出功率PR和电源内部的发热功率Pr随电流I变化的图线画在了同一坐标上,如图中的a、b、c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反映Pr变化的图线是c
B.电源电动势为8 V
C.电源内阻为2 Ω
D.当电流为0.5 A时,外电路的电阻为6 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4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0分。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5.某同学利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高度,测量结果如图(a)和(b)所示。该游标卡尺读数为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读数为________mm。
(b) (a)
16.用如图甲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
(1)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①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度线。
②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位置。
③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0”刻度线。
(2) 将调好零的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学元件P的电阻,P的两端分别为a、b,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通过P的电流方向是________(选填“a→b”或“b→a”),为使测量比较精确,应将选择开关旋到________的倍率挡位上,如果换挡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________,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是________ Ω.
17.在做测干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备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
A.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5 V)
B.直流电流表(量程为0~0.6~3 A,0.6 A挡内阻为0.10 Ω,3 A挡内阻为0.025 Ω)
C.直流电压表(量程为0~3~15 V,3 V挡内阻为5 kΩ,15 V挡内阻为25 kΩ)
D.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5 Ω,允许最大电流为1 A)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为0~1 000 Ω,允许最大电流为0.5 A)
F.开关
G.导线若干
H.电池夹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应选择 .
(2)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U—I图象如图所示,可得待测电池的内阻r=________ Ω.电源电动势为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8.某实验小组想描绘标有“12V,6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中只提供了下列器材:
A.安培表A1量程(0﹣0.5A;r1=0.5Ω);
B.安培表A2量程(0﹣0.6A;r2≈0.3Ω);
C.电阻箱R(0﹣999.9Ω);
D.滑动变阻器R1(0﹣10Ω;5A)
E.电源电动势15V;内阻不计;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为了减小描绘小灯泡在0﹣12V电压下的伏安特性曲线的误差,要求电表的读数既要不超过表盘的最大刻度,又要求读数最大值达到满刻度的一半以上,请你完成以下项目:
(1)设计一个满足要求的实验电路图,画在如图虚线框内.
(2)若安培表A1的读数为I1,其内阻为r1,安培表A2的读数为I2,电阻箱的阻值为R,写出灯泡电阻RL的表达式RL= .测量值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象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4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依据。没有解题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9.(8分)一台电风扇,内阻是20 Ω,接上220 V的电压后,消耗的功率是66 W,求:
(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风扇电动机的电流。
(2)电风扇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和内能的功率,电动机的效率(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若接上电源后,扇叶被卡住,不能转动,此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多大?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各是多大?
20.(6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由4个相同的干电池串联而成,每个电池的电动势为1.5V,每个电池内电阻为0.5Ω,外电路电阻R1=2Ω,R2=R3=4Ω。试求:
(1)当开关S与A接通时,电路中的总电流和R2消耗的功率;
(2)当开关S与B接通时,电源的路端电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B
A
D
B
D
A
D
A
C
c
BD
ACD
BC
ACD
期中考试理科答案
15.1.130cm
6.861-6.862mm
16. S T
b-a x10 欧姆调零 220
17. D 1.5v 1.0欧
18.
等于
B
19.解析:
(1)解析:(1)用电器的总功率P=IU,是输入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源:学|科|网]
因为P入=IU,
所以I==0.3A.
(2)从电源输入电动机的总功率一部分在电阻上转变为内能,另一部分转变为机械能;转变为内能的部分P=I2R,所以机械功率P机=P总-I2R
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内能的功率
P内=I2R=0.32×20 W=1.8W.
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
P机=P入-P内=66W-1.8W=64.2W.
电风扇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η=×100%=97.3%.
(3)电风扇风叶被卡住后通过电风扇的电流
I==A=11A
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P=IU=11×220W=2420W.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全部转化为内能,故发热功率为2420W.
20.
(1)S与A接通时,R2与R3并联再与R1串联,回路中的总电阻为6Ω,
所以I总=E/R总=6/6=1A
流过R2的电流I2=0.5A,所以P2=I22R2=0.52×4=1W
(2)S与B接通时,R3断路,R1被短路
所以U=R2E/(R2+r)=4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