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00 KB
- 2021-04-22 发布
福建省福州市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二年政治科试卷
完卷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福州三坊七巷兴起于晋代,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最为鼎盛,是中国都市仅存的“里坊制
度活化石”,也是“闽都名人聚居地”,其中林则徐、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
林纾等对中国政治与文化走向具有影响的人都在此生活过,具有特殊的人文价值和让人触景
生情的时光接续,是让人深思的地方。这表明(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内涵的发掘
③人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赋予“自然”的东西以文化
④三坊七巷是福州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最近在抖音快手上很火的一位大师——沈巍,因为其在地铁里和路灯下看《尚书》、《论语》
等书籍,而且谈吐不凡,喜欢与人交流,被过往的人拍下视频并走红于快手、抖音等平台,
而且被网友们亲切的称为“流浪大师”。对这一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传播是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繁荣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科技在推动文化交流、传播、发展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③文化传播在生活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
④文化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前进的动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3.2019 年清明节期间,福州市长乐区以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立足点,开展绿色清明、
文明祭祀、缅怀革命英烈等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活动,积极引导群众过现代文明清明节,
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清明节等传统节日( )
①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与中国人的精神联系紧密而强烈
②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在数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的不变的生活传统
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应紧随新时代的步伐移风易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9 年是中葡建交 40 周年,两国将以此为契机互办“文化节”,加强中葡文化交流互鉴。
作为葡萄牙“中国文化节”重要项目的“东风西韵紫禁城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让中葡两
国人民重温海上丝绸之路的共同历史记忆不断增进中葡两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欣赏、信
任和友谊,持续夯实中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材料表明( )
①文化交流互鉴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④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9 年 3 月 2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在尼斯的行程,乘专机离开尼斯赴巴黎,继续对
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习近平用典》中习近平主席曾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
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的未来。这告诉我们处理好两国关系要( )
①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②求同存异,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③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④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流浪地球》上映,引发了国内外观影热潮。这部展示中国电影工业化制作、中国式的文
化表达、中国人家国情怀的“中国式”科幻电影,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国家快速崛起的现代化
状态和中国文化的内涵,在更多的孩子心中埋下了勇于想象、崇尚科学的种子。“中国式”
科幻电影的发展( )
①离不开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坚实物质基础
②源于科幻创意提高和科幻电影的创新模式
③可以普及科学知识,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
④能够表达中国精神,促进中华文化在国际的传播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7.福建省某大学生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用繁体字手写的上百页作业。对此,有网友点赞,认为
这彰显了中华文化自信,也是丰富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有网友质疑,认为在简体字和互联网
日益普及的今天,用繁体字手写作业是违背规律的“返祖”文化现象。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
①繁体字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
②应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摒弃繁体字的使用
③应借助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推动汉字的传承与发展
④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繁体字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2018 年 12 月 28-31 日,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主办的“乡村复兴论坛·永
泰庄寨峰会”在永泰县白云乡竹头寨、嵩口镇月洲村举行。曾经,因自然条件艰苦,一些村落
原住民纷纷搬离,成为空心村。近年来,永泰县从庄寨文化、古镇村落文化入手,对新村和老
村进行改造,发展文化艺术旅游产业。如今,空心村变成了文化村,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这
表明( )
①古村落的保护性改造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②乡村传统文化是村落改造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③乡村文化能够在村落改造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④发展艺术旅游产业是振兴乡村文化的前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国医药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生存环境、生活
方式和体质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照搬中医药典籍已不能完全解决现代问题。在“健康中
国 2030”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吸收传统中医药典籍中的有益成分,不断创新发展中医药文化,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这体现了( )
①文化传承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 ②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外来优秀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传统文化要注入时代精神传承创新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三千年前的诗,成功地融入现在的歌词中。如《青花瓷》中的“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
里”,《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荷塘月色》中的“我像只鱼儿在你
的荷塘,只为和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
格的创作说明( )
A.古今整合是展示现代价值的最佳路径
B.中外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
C.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作品创新
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
11.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的主旨演讲中,用精当诗句传达“中国经验”,借巧妙古语阐释
“中国思想”,生动传神地道出中国人的治国理政智慧、国际交往理念,也向世界彰显了文化
自信。下列古语与我国治国理政智慧、国际交往理念一致的是( )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拒绝创新,就会落后于时代
②“夫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各国之间消除疑虑、互通有无
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
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
媒体建设( )
①有利于形成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
②能够让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模糊变得更清晰
③真正地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性变革
④能推动新型和谐互补互信媒体关系的建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2018 年 11 月 28 日,中国“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藏医药浴法,是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
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医疗保健方法。藏医药
浴法成功申遗 ( )
①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的追求
③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④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筷子看似平凡无奇,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能在这轻轻的一
双筷子里窥得一二。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
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
吃的菜,是一种感恩......由此可见( )
①筷子全面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印记
②筷子承载着中国人数千年的丰富情感
③筷子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筷子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
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把发展和创新作为继承传统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③要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④要把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9 年 4 月突发的四川凉山火灾中,森林消防支队 27 人牺牲,包括 24 名 90 后和 2 名 00
后。刚结婚的中队长朋友圈最后状态仍是奔赴火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
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志不
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时刻牢记尊崇和缅怀英烈,才能( )
①传承英烈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
②还原历史真相,理清英雄事迹的来龙去脉
③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历史责任感
④发扬时代精神,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17.2018 年 12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隆重举行 2018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
祭仪式。在公祭仪式上,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一年一
度的国家公祭,是沉痛缅怀的历史,更是振聋发聩的警钟。这意味着 ( )
①要牢记历史,加强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
④传承传统文化,实现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近日,广电总局提出广播电视邀请嘉宾坚持四不用的标准:对党离心离德,品质不高尚的
演员坚决不用;低俗、媚俗、恶俗的节目演员坚决不用;思想境界、格调不高的演员坚决不
用;有污点、有绯闻、有道德问题的演员坚决不用;纹身艺人、嘻哈文化、亚文化(非主流
文化)和(颓废文化)坚决不用。之所以坚持上述标准是因为( )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④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颓废、庸俗、非主流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要求,各级文化馆(站)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
旗帜鲜明地表达党的文艺立场、文艺方针,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抵制庸俗低俗媚俗,
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群众文艺生态环境。这是基于( )
①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发展文化要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③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习近平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反复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没有理想信念,就
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019 年 1 月 17 日,他在南开大学考察时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
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之所以要坚定理想信念。是因为( )
①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制高点
②理想信念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④理想信念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对个体、民族、国家命运最深刻把
握的作品。史诗是人民创造的,不论多么宏大的创作,多么高的立意追求,都必须从最真实
的生活出发,从平凡中发现伟大,从质朴中发现崇高。这说明( )
①心系国家和民族之命运是文艺创作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
②文化作品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③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
④文艺创作应遵循自身规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风文明建设,某省开展“乡村儒学”建设项目,截至 2019 年 3
月举办各类活动逾 4 万场次。开展“乡村儒学”建设项目的积极意义是( )
①使儒家的典籍成为广大村民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②使该建设项目成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改善乡村的社会风气
④提升广大村民的道德水平,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
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打破了,其他防线就难守得住。这
启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 )
①坚持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尊重人们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②坚持马克思主义,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③必须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④坚持多元文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博物馆是人类投向历史和现实的匆忙一眼,故宫博物馆通过探索互联网、出版物等新形式
以更好服务社会,让 600 岁的故宫成为“网红”。这有利于( )
①否定文化产品的经济价值,肯定其社会价值 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发展
③促进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分离,促进发展 ④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 4 大题,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 分)
2018 年 12 月 18 日,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之际,为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
革精神,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 100 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充分肯定他们在历史条件下做
出的正确选择。100 个名字涵盖了我国农业、工商业、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各方面,见
证了 40 年来改革开放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坚定前行,党的正确领
导起到决定性作用。除此以外,各个行业不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起到了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
也是不可或缺的。正是有他们的出现,给整个社会树立了榜样,激励着国人投身于改革开放
的伟大实践。
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并结合材料说明表彰改革开放突出贡献者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中国饮食文化享誉全球,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是发展中国特色、
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体现。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大型美食节目《中国
味道·寻找传家菜》以“寻找传家菜”为核心主旨,透过美食向观众呈现一个个普通人身上
的人情温暖和技艺传承。节目通过展示一道道传家菜的传奇故事、独门技艺,以及一个又一
个沉浸于美食世界的传奇人生,让埋没于市井的美味珍馐,隐藏在普通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
在节目中大放异彩。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留和继承中国味道,让中国味道满园飘香。结合材料,
运用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
2019 年 2 月 2 日,厦门大学潘维廉教授与亲朋好友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祝福。全
家“福安”、一生“长乐”,迅速成为福建当地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大家互致祝福的高频词。
网民认为该祝福语取自福建的两个地名,既接地气又充满情谊,“祝你全家‘福安’、一生
‘长乐’,真是最具乡土气息的祝福。” 民间家常话、新潮网络语乃至流行歌曲,都是习近
平汲取语言营养的来源,这些“习语”“金句”与时下一些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所
谓“时尚热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
才能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流行风潮”,只是河流里激
起的污浊。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
国独有韵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 分)
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提升着中国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同时,与高铁有关的各类
新闻也成为了媒体追踪的热点。过去一年,高铁列车上吸烟、霸座行为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
热点。对此,国家发改委等 9 部门于 2019 年 1 月 9 日,发布《关于全力做好 2019 年春运工
作的意见》。《意见》中特别强调,要依法严惩“车闹”“机闹”“高铁霸座”等旅客严重不
文明行为,加强司乘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处置不文明行为的能力。民航、铁路部门要依法依
规对严重扰乱运输秩序、危害运输安全的失信人分别采取在一定期限内限制乘坐飞机、火车
的惩戒措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在硬件设施,更应重视国民素养等软件。请结合材料运
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试从国家层面探讨如何减少“高铁霸座男”等事件的出现。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中联考
高中二年政治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B B C D B B B A C A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D D B A B A B A C D B D
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
25.(13 分)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 分)通过表
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活动,唱响新时代奋斗之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氛围。(2 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2 分)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者,使人
们更加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改革开
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2 分)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 分)通过对改革
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有利于振奋民众精神,积极投身到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
的方方面面中去。(2 分)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角度分析,给 2 分,总分不超过 13
分。)
26.(12 分)①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饮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的智慧
结晶。(3 分)
②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
(3 分)
③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和区域特色,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是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内
在要求,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3 分)
④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保留和传承中国味道,使之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有利于增强
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 分)
27.(12 分)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新词
汇的形成需要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检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新词汇才能研磨得“信达雅”。(3
分)
②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要对中国经典进行新的挖掘利用,赋予
旧词新意义,涌现一批有古典韵味的新词。(3 分)
③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新词汇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
的成分才能发展壮大,实现“信达雅”。(3 分)
④文化创新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不良文化,
才能扬清激浊,摆脱低俗恶俗,达到“信达雅”的境界。(3 分)
(其他写到“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亦可,总分不超过 12 分)
28.(15 分)①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抵制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影响,
增强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吸引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先进文化。(3 分)
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
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3 分)
③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公民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自觉与不良道德进行斗争。(3 分)
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3 分)
⑤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诚信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大力弘扬
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现代诚信文化,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3 分)
(其他写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亦可,总分不超过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