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9.00 KB
- 2021-04-22 发布
微型专题 速度 加速度 运动图象
一、选择题
1.(多选)(2019·山西省实验中学月考)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
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答案 ACD
2.(多选)关于物体的运动,可能发生的是( )
A.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也逐渐减小
B.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速度却逐渐增大
C.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
D.加速度为零时,速度的变化率最大
答案 ABC
解析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也在减小,故 A 正确;
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时物体的速度在增大,故 B 正确;当加速
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最大,故 C 正确;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
加速度为零时说明物体的速度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故 D 错误.
3.(多选)速度达到 350km/h 的郑州到西安的高速客运专线已经开始运营,方便了人们出行.已知郑州到西
安线路全长 505km,动车组列车总长 200m,运行时间约 2h.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
A.由于动车组列车总长 200m,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不能视为质点
B.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约为 252.5km/h
C.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350km/h
D.由题目信息不能求出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
答案 BD
解析 郑州到西安路程远大于动车组列车总长,故可以将动车组列车视为质点,故 A 错误;动车组列车在
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约为: v =s
t
=505
2
km/h=252.5 km/h,故 B 正确;郑州到西安路线是曲
线,位移大小无法求出,故平均速度无法求出,故 C 错误,D 正确.
4.(多选)一质点以初速度 v0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 x 轴正方向,在加速度 a 的值由零逐渐
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该质点( )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位移一直在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之后仍继续增大
答案 BD
解析 加速度 a 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 0 的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
向相同,所以速度一直在增大,故 A 错误,B 正确.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一直在增
大,加速度等于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仍然在增大,故 C 错误,D 正确.
5.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 s-t 图象如图 1 所示.在 20s 内它们的平均速
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图 1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v 甲>v 乙=v 丙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 v 甲>v 丙>v 乙
C.平均速度 v 甲>v 丙=v 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答案 A
解析 由题图可知,三个物体最终位移相等,用时相等,故平均速度相等;但由于甲物体有反向运动过程,
故甲物体的路程要大,故甲物体的平均速率最大;而乙、丙均只有单向运动,路程相等,故平均速率相等,
故 A 正确.
6.某人骑自行车沿一斜坡从坡底到坡顶,再从坡顶到坡底往返一次,已知上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4m/s,
下坡时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6 m/s,则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分别是( )
A.10 m/s,10 m/s B.5 m/s,4.8 m/s
C.0,5 m/s D.0,4.8 m/s
答案 D
解析 此人往返一次的位移为 0,由平均速度的定义式 v =s
t
可知,此人往返一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0.
设由坡底到坡顶的路程为 l,则往返一次的平均速率为 v= 2l
l
v1
+ l
v2
= 2v1v2
v1+v2
=4.8m/s,故选项 D 正确.
7.(2019·扬州中学月考)如图 2 所示,在气垫导轨上安装有两个光电计时装置 A、B,A、B 间距离为 L=30cm,
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在滑块上安装了一个宽度为 d=1cm 的遮光条,现让滑块以某一加速度通过 A、B,
记录遮光条通过 A、B 的时间分别为 0.010s、0.005s,滑块从 A 到 B 所用时间为 0.200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图 2
A.滑块通过 A 的速度为 1cm/s
B.滑块通过 B 的速度为 2cm/s
C.滑块加速度为 5m/s2
D.滑块在 A、B 间的平均速度为 3m/s
答案 C
8.一物体以 6m/s 的初速度沿一光滑倾斜木板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 2 s,物体仍向上滑行,速度大小为 1
m/s,若增大木板倾角,仍使物体以 6m/s 的速度从底端向上滑行,经过 2 s,物体向下滑行,其速度大小
变为 1 m/s.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用 a1、a2 分别表示物体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加速度,则以下选项正确
的是( )
A.a1=-2.5 m/s2,a2=-2.5 m/s2
B.a1=-3.5 m/s2,a2=-3.5 m/s2
C.a1=-2.5 m/s2,a2=-3.5 m/s2
D.a1=3.5 m/s2,a2=-3.5 m/s2
答案 C
解析 以沿木板向上为正方向,
第一种情况下的加速度 a1=v1-v0
t
=1-6
2
m/s2=-2.5 m/s2
第二种情况下的加速度 a2=v2-v0
t
=-1-6
2
m/s2=-3.5 m/s2,故 C 正确.
9.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3 所示,由图可知,在 0~t1 时间内( )
图 3
A.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
B.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等
C.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
答案 B
解析 t=0 时刻的速度即为初速度,由题图知,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的大,故 A 错误.t1 时刻两图线相交,
说明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等,故 B 正确.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乙的斜率较大,故乙的加速度
比甲的加速度大,故 C、D 错误.
10.(2019·太原五中阶段性检测改编)某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4 中曲线所示,图中直
线为速度-时间图象在 t=2s 时的切线.由图可知( )
图 4
A.该质点做曲线运动
B.该质点在 t=2s 时的加速度为 10m/s2
C.该质点在 t=2s 时的加速度为 2.5m/s2
D.该质点在 t=2s 之后开始减速
答案 C
11.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 5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 5
A.在 0~t1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
B.在 0~t1 时间内,甲、乙加速度方向相同
C.在 0~t2 时间内,甲、乙运动方向相同
D.在 0~t2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
答案 B
解析 由 v-t 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0~t2 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两者的加速度方向
相同,A、D 错误,B 正确;0~t2 时间内,甲一直向正方向运动,0~t1 时间内,乙向负方向运动,t1~t2
时间内,乙向正方向运动,C 错误.
12.A、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 s-t 图象如图 6 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 6
A.A、B 两质点在 4s 末速度相等
B.前 4s 内 A、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s 末两质点相遇
C.前 4s 内 A 质点的位移小于 B 质点的位移,后 4s 内 A 质点的位移大于 B 质点的位移
D.B 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s 末回到出发点
答案 B
解析 s-t 图象中,图线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4s 末二者的斜率不同,所以速度不同,A 错误;
前 4 s 内 A、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 s 末两质点相遇,B 正确;前 4 s 内 A 质点的位移与 B 质点的位
移相同,后 4s 内 A 质点的位移与 B 质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错误;由图线切线的斜率知,B 质
点先减速后加速,8s 末回到出发点,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按照规定,汽车应慢速通过隧道.某汽车(可看成质点)在过隧道前将速度从 25m/s 均匀减小到 10 m/s,
此时恰好到达隧道入口,然后匀速通过 100m 长的隧道,从开始减速到出隧道过程总共用了 15s 时间.求
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
答案 3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 汽车匀速通过隧道用时 t1=s 隧
v
=100
10
s=10s,由题意知减速时间 t=t 总-t1=5s,故减速时的加速度 a
=vt-v0
t
=10-25
5
m/s2=-3 m/s2,即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3m/s2,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14.(2019·定远育才学校月考)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v1=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 v2=8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全程的平均速度 v′=3.75m/s,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 v1′=3 m/s,求这个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
速度的大小.
答案 (1)6m/s (2)5 m/s
解析 (1)设全程时间为 2t,则全程位移为 s=v1t+v2t
全程的平均速度 v= s
2t
=v1t+v2t
2t
=v1+v2
2
=4+8
2
m/s=6 m/s
(2)设全程位移为 2s,则全程所用的时间 t= s
v1′
+ s
v2′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v′=2s
t
= 2s
s
v1′
+ s
v2′
=2v1′·v2′
v1′+v2′
代入数据,解得:v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