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6.50 KB
- 2021-04-22 发布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 DNA的粗提
取与鉴定
(建议用时:3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在制备鸡血细胞液的过程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A.防止凝血 B.加快 DNA析出
C.加快 DNA溶解 D.加速凝血
A [柠檬酸钠是抗凝血物质,可防止凝血,有利于鸡血细胞液的制备。]
2.用过滤的方法得到含 DNA 的氯化钠溶液后,还要用酒精处理,才可以得
到较纯的 DNA,这是因为( )
A.DNA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不易溶于酒精
B.DNA不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易溶于酒精
C.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更易溶于酒精
D.DNA和滤液中其他成分都不溶于酒精
B [DNA不易溶于酒精,而滤液中某些杂质易溶于酒精,利用这个特点可去
除溶于酒精的杂质,得到较纯的 DNA。]
3.在 DNA提取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试管和烧杯,目的是( )
A.不易破碎
B.减少提取过程中 DNA的损失
C.增加 DNA的含量
D.容易洗刷
B [鸡血细胞破碎以后释放出的 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细胞内
DNA的含量本来就比较少,若再被玻璃容器吸附一部分,提取到的 DNA 就会更
少。因此,实验过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烧杯和试管,减少提取过程中 DNA的损失。]
4.下面不能影响 DNA粗提取含量的是( )
A.选材
B.洗涤剂的用量
C.二苯胺的用量
D.搅拌和研磨的程度
C [A 项:尽量选择 DNA 含量高的材料粗提取 DNA。B 项:洗涤剂的用量
和类型能影响细胞膜的瓦解程度,从而导致 DNA的释放量的变化。C项:二苯胺
是 DNA的鉴定剂,而非提取剂。D项:搅拌和研磨充分有利于 DNA的释放。]
5.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操作的说法,有误的是( )
A.该实验中有两次加入蒸馏水,均是为了析出 DNA
B.该实验操作中多次用到搅拌,除最后一步未强调方向外,其余均要求单向
搅拌
C.该实验中有 3次过滤,过滤时使用纱布的层数与滤液或黏稠物有关
D.实验中 3次加入浓度为 2 mol/L的 NaCl溶液,均是为了溶解 DNA
A [两次加入蒸馏水,第一次是为了使细胞吸水破裂释放出核物质(DNA),
第二次是为了降低 NaCl溶液的浓度,从而析出 DNA。]
6.若从植物细胞中提取 DNA,发现实验效果不好,如看不到丝状沉淀物、
用二苯胺鉴定时不显示颜色反应等。其可能的原因是( )
①植物细胞中 DNA 含量低 ②研磨不充分 ③过滤不充分 ④95%冷酒精
的量过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研磨不充分会使细胞核内的 DNA释放不完全,提取的 DNA量变少;过
滤不充分,也会导致提取的 DNA 量过少;若用于沉淀 DNA的酒精量过少,也会
导致 DNA的沉淀量少,都会影响实验效果。]
7.在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三次过滤
(1)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
(2)过滤含黏稠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的 NaCl溶液
(3)过滤溶解有 D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的 NaCl溶液
以上三次过滤分别为了获得( )
A.含核物质的滤液、纱布上的黏稠物、含 DNA的滤液
B.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 DNA黏稠物、含 DNA滤液
C.含核物质的滤液、滤液中 DNA黏稠物、纱布上的 DNA
D.含较纯 DNA滤液、纱布上黏稠物、含 DNA滤液
A [过滤用蒸馏水稀释过的鸡血细胞液应取滤液(其内含 DNA);过滤含黏稠
物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4 mol/L的 NaCl溶液应取黏稠物(因其内含析出的 DNA);
DNA易溶于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的 NaCl溶液,故过滤该溶液时应取滤液(其
内溶有 DNA)。]
8.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A.制备鸡血细胞液→提取细胞核物质→溶解核内的 DNA→析出并滤取 DNA
黏稠物→DNA的再溶解→提取较纯净的 DNA→鉴定 DNA
B.制备鸡血细胞液→提取细胞核物质→溶解并析出 DNA→DNA的再溶解→
提取较纯净的 DNA→鉴定 DNA
C.制备鸡血细胞液→溶解 DNA→提取细胞核中的 DNA→DNA 的再溶解→
提取较纯净的 DNA→DNA的鉴定
D.制备鸡血细胞的细胞核物质提取液→溶解 DNA 并析出→提取较纯净的
DNA→DNA的鉴定
A [B项漏掉了 DNA 溶解前要过滤;C项提取细胞核中 DNA 叙述欠妥,应
是提取核物质,并且应放在溶解 DNA之前;D项叙述明显有误。]
9.下图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的一些重要操作示意图,据图回答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 C、E 步骤都加入蒸馏水,但其目的不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
(3)上图 A 步骤中所用酒精必须是经过________才能使用,该步骤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鉴定 A中所得到的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 DNA,可滴加________试剂,沸
水浴,如果出现________,则该丝状物的主要成分为 DNA。
(5)在“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含有一定杂质的 DNA丝状物分别
放入体积为 2 mL的 4种溶液中,经搅拌后过滤,获得如下表所示的 4种滤液,含
DNA最少的是滤液________。
1 B液中 搅拌研磨
后过滤 滤液 E
2 2 mol/L的 NaCl溶液 搅拌后过滤 滤液 F
3 0.14 mol/L的 NaCl溶液中 搅拌后过滤 滤液 G
4 冷却的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中 搅拌后过滤 滤液 H
[解析] 两次加入蒸馏水的作用:第一次是使鸡血细胞吸水涨破,DNA 从细
胞中释放出来进入滤液;第二次是使溶解于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的 NaCl溶液
中的 DNA析出,与杂质分离。本题还涉及 DNA的鉴定,DNA可在沸水浴条件下
与二苯胺试剂作用,被染成蓝色;在滤液 E中,只是除去了部分杂质,则含 DNA
较多;在滤液 F中,除去了较多的蛋白质等,则含 DNA最多;在滤液 G中,因
DNA析出,则含 DNA较少;在滤液 H中,因 DNA 不溶于体积分数为 95%的冷
酒精,则含 DNA最少。
[答案] (1)C→B→E→D→A (2)加速血细胞的破裂 降低 NaCl 溶液的浓
度,使 DNA析出 (3)充分冷却 提取含杂质少的 DNA (4)二苯胺 蓝色 (5)H
10.科研人员以金定鸭、长乐灰鹅和象洞鸡的全血为实验材料,比较苯酚—
氯仿抽提法(方法 A)和盐析法(方法 B)提取血液中 DNA 的效率。下图中 EDTA具
有破坏细胞膜、抑制 DNA酶活性的作用,SDS具有破坏细胞膜和核膜、使蛋白质
变性和抑制 DNA酶活性的作用。提取过程:
实验结果:
测定项目
金定鸭 长乐灰鹅 象洞鸡
方法 A 方法 B 方法 A 方法 B 方法 A 方法 B
纯度/OD值 1.95 1.95 1.85 2.36 1.96 1.90
浓度/μ
g·mL-1
534.29 240.00 899.17 583.33 385.35 914.17
注:纯 DNA 的 OD 值为 1.8,OD 值在 1.75~1.85 间,DNA 纯度较好;OD
值高于 1.8,一般有 RNA污染;OD值低于 1.8,一般有蛋白质或其他物质污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不选择哺乳动物血液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若只用蛋白酶 K 消化处理,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破碎细胞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⑤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长乐灰鹅、象洞鸡来说,较适宜的 DNA 提取方法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
(5)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提取 DNA的实验中,影响 DNA纯度的主要物质是
________。不同鸟类的相同体积的血液中 DNA提取量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哺乳动物血液中的血细胞主要是红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中无细胞核和线粒体等,故不含 DNA。(2)可根据题目中的提示信息解答。(3)动物
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步骤⑤是通过加入蒸馏水来降低 NaCl溶液的浓度,
DNA在 0.14 mol/L的 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从而可以析出。(4)对照实验结果
的表格即可得出结论。(5)结合表格中的数据和表格下的标注,因 OD值都高于 1.8,
没有小于 1.8的,则影响 DNA纯度的主要物质是 RNA。
[答案]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 (2)DNA 的提取量减
少,纯度降低 (3)向血细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 降低
NaCl 溶液的浓度,析出 DNA (4)苯酚—氯仿抽提法(方法 A) 盐析法(方法 B)
(5)RNA 不同鸟类血液中血细胞的密度不同(或不同鸟类血细胞中 DNA 含量不
同)
[能力提升练]
11.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
C [在质量浓度为 0.14 mol/L的 NaCl溶液中 DNA的溶解度最小。]
12.在“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中,甲、乙、丙、丁四个小组除下表中
所列处理方法不同外,其他操作步骤均正确,但实验结果却不同。下列有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实验
材料
提取核物
质时加入
的溶液
去除杂质
时加入的
溶液
DNA鉴定
时加入的
试剂
甲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
(25℃)
二苯胺
乙 菜花 蒸馏水
95%的酒精
(冷却)
双缩脲
试剂
丙 猪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
(冷却)
二苯胺
丁 鸡血 蒸馏水
95%的酒精
(冷却)
二苯胺
A.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丙
B.沸水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变蓝的组别是甲、丁
C.甲组实验现象差的原因是 25℃的酒精对 DNA的凝集效果差
D.乙组实验不成功仅因为在鉴定时加入了双缩脲试剂
D [菜花细胞有细胞壁,加入蒸馏水不破裂,须经过研磨。鉴定时要用二苯
胺试剂。]
13.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涉及的两个操作装置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图甲的烧杯和图乙的试管中所用溶剂都为 NaCl溶液,但两者浓度不同
B.图乙试管经稍稍加热后即可观察到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明显变蓝,另一支试
管中的溶液不变蓝
C.图甲操作需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以使 DNA析出,并缠绕在玻璃棒上
D.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试剂需现配现用以达到较好的鉴定效果
D [图甲烧杯中为酒精溶液,图乙试管中为 NaCl溶液,A错误。图乙试管需
要在沸水浴中加热 5 min,B错误。图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卷起丝状
物,C错误。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胺试剂最好现配现用,否则二苯胺会变成浅
蓝色,D正确。]
14.在 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 DNA的
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
序号 操作过程
① 放入 2 mol/L的 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② 再加入 0.14 mol/L的 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
③
再加入冷却的、同体积的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用玻璃棒沿
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
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C [第三次过滤后在纱布上的是粗提取的 DNA,此 DNA 还含有杂质,因此
将其溶于 2 mol/L 的 NaCl 溶液中,再进行过滤,以除去不溶于 2 mol/L 的 NaCl
溶液的杂质。然后向滤液中加入同体积的、冷却的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即
可析出 DNA,然后挑出 DNA进行鉴定。]
15.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 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 2份,每份 10 g。剪碎后分成两
组,一组置于 20℃、另一组置于-20℃条件下保存 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入研钵中,各加入 1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
两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 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入 10 mL滤液,再加入 20 mL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
棒上。
第三步:取 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 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 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
中加热 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材料保存温度 花菜 辣椒 蒜黄
20℃ ++ + +++
-20℃ +++ ++ ++++
(注:“+”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 1:与 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 ℃条件下保存,DNA 的提取
量较多。
结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结论 1,请提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 DNA
均不相溶,且对 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粗提取时 DNA 的纯度,依
据氯仿的特性,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溶液使 DNA析出。
[解析] (1)题目给出了多种实验材料,以探究不同保存温度对 DNA提取量的
不同影响,因此该实验名称可为“探究不同实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 DNA提取
量的影响”。(2)在提取 DNA 时,玻璃棒沿一个方向缓慢搅拌,是为了有效提取
DNA,防止 DNA 分子断裂。(3)①由表格可知,花菜、辣椒、蒜黄三种不同的实
验材料在 20℃时,DNA提取量表现为蒜黄多于花菜,花菜多于辣椒,在-20℃
时结果相同,等质量的 3种实验材料,在同一温度下 DNA 提取量不同(或从蒜黄
提取的 DNA量最多);②低温下 DNA 水解酶的活性减弱,导致 DNA 降解速度慢,
从而使 DNA提取量相对较高。(4)由于氯仿可使蛋白质变性沉淀,而 DNA易溶解
于其中,对 DNA结构无影响,因此可将第三步获得的滤液与等量氯仿混合,静置
一段时间,蛋白质变性沉淀,而 DNA溶解于上清液中,从而可吸取上清液,从上
清液中提取 DNA。
[答案 ] (1)探究不同实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 DNA 提取量的影响
(2)DNA断裂 (3)①等质量的 3种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
DNA 量最多 ②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 降解速度慢 (4)将第三步获得
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吸取上清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