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00 KB
- 2021-04-22 发布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文)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 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乙醇罐车上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乙醇是可燃性液体,有关张贴可燃性液体的标示,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危险化学品标示判断
2. 实验室中配制 250mL 0.10mo1·L-1NaOH 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A. 锥形瓶 B. 试管 C. 分液漏斗 D. 容量瓶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实验室中配制 250mL 0.10mo1·L-1NaOH 溶液时,必须使用到的玻璃仪器
是烧杯、玻璃棒、250mL 容量瓶和胶头滴管,不需要锥形瓶,答案选 D。
【考点定位】明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过程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在回答容量瓶时必
须注明规格,为易错点。
3. 硫酸的摩尔质量是( )
A. 98 B. 98g C. 98mol D. 98g/mo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98,因此硫酸的摩尔质量是 98g/mol,答案选
D。
考点:考查摩尔质量计算
4. 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 碘和四氯化碳 B. AgCl 和水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 铁粉和铜粉
【答案】B
【解析】过滤法适合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碘和四氯化碳用蒸馏法分离,故 A 错误;AgCl
是难溶于水的固体,AgCl 和水用过滤法进行分离,故 B 正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两种
气体,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故 C 错误;铁粉和铜粉都难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分离,故 D 错
误;
5. 下列物质的颜色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
A. NO2—— 无色气体 B. BaSO4 ——灰绿色固体
C. Al(OH)3 —— 白色固体 D. H2O —— 白色液体
【答案】C
【解析】NO2—— 红棕色气体,故 A 错误;BaSO4 ——白色固体,故 B 错误;Al(OH)3
—— 白色固体,故 C 正确;H2O —— 无色液体,故 D 错误。
6. 下列条件下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浸泡在植物油中 B. 浸泡在海水中
C. 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D. 铁钉表面涂一层油漆
【答案】B
【解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接触;浸泡在植物油中的铁
与氧气、水隔绝,不易生锈;浸泡在海水中的铁与氧气、水接触易生锈;置于干燥的空气中
的铁不与水接触,不易生锈;铁钉表面涂一层油漆与氧气、水隔绝,不易生锈;故选 B。
7.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下列方法能直接从海水制取可饮用水的是( )
A. 萃取 B. 结晶 C. 蒸馏 D. 过滤
【答案】C
【解析】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故 A 不选;结晶
是利用均易溶于水的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故 B 不选;蒸馏
是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蒸馏可直接从海水中制取可用水,故 C 选; 过滤是分
离不溶物质与可溶性物质的方法,故 D 不选。
8. 下列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 )
A. C12 B. NO2 C. HCl D. NH3
【答案】D
【解析】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此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故 D 正确。
9. 某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应是(用 R 表示该元素)( )
A. H2R B. HR C. RH3 D. RH4
【答案】C
【解析】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所在族序数,最外层有 5 个电子,说明位
于第 VA 族,即氢化物是 RH3,故 C 正确。
10.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
B. 3mol H2O 的质量为 54g
C. 常温下,1mol 水中含有 6.02×1023 个 H+
D. 标准状况下,44.8LO2 中含有约 2.408×1024 个氧原子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故 A 说法正确;B、3molH2O 的物质的量为
3×18g=54g,故 B 说法正确;C、H2O 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H2O 电离出的 H
+量非常少,因此常温下,1mol 水中 H+的个数小于 6.02×1023 个,故 C 说法错
误;D、标准状况下,44.8LO2 的物质的量为 44.8/22.4mol=2mol,含有氧原子的
个数为 2×6.02×1023 个,故 D 正确。
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AgNO3 溶液与 KCl 溶液混合:Ag+Cl=AgCl↓
B. Na2SO4 溶液与 BaC12 溶液混合:Ba2++SO42-= BaSO4↓
C. Na2CO3 溶液与稀 HCl 溶液混合:CO32-+2H+=CO2↑+H2O
D. 锌片插入稀 H2SO4 溶液中:Zn+2H+=Zn2++H2↑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AgNO3 溶液与 KC1 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g++Cl-=AgCl↓,
正确;B、Na2SO4 溶液与 BaC12 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SO42-=BaSO4↓,正确;
C、Na2CO3 溶液与稀 HC1 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CO32-+2H+=CO2↑+H2O,正确;D、锌片插
入稀 H2SO4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Zn+2H+=Zn2++H2↑,错误;故本题选择 D。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2. 下列物质中.只含共价键的是( )
A. NH4Cl B. NaOH C. CH4 D. Na2O
【答案】C
【解析】A、属于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A 错误;B、属于离子
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B 错误;C、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
故 C 正确;D、属于离子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故 D 错误。
13. 设 v(正)和 v(逆)分别表示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在一定温度下可
逆反应 N2+3H2 2NH3 达到平衡时( )
A. 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B. 各物质的量继续改变
C. V(逆)=V(正),正逆反应停止 D. N2 、H2、NH3 的速率相等
【答案】A
14.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2Mg+O2 2MgO B. 2Al+Fe2O3 A12O3+2Fe
C. CaCO3 CaO+CO2↑ D. KCl + Ag NO3 = KNO3+AgCl↓
【答案】A
【解析】考查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化合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
应,A 正确。B 是置换反应,C 是分解反应,D 是复分解反应。答案选 A。
15.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 H+、CO32― 、 NO3― B. Ba2+、 SO42―、NO3―
C. Na+、Cl 一、HCO3― D. Ag+、K+、Cl―
【答案】C
【解析】H+、CO3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 A 错误;Ba2+、 SO42―反应生成 BaSO4 沉
淀,故 B 错误;Na+、Cl 一、HCO3―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 C 正确;Ag+、Cl―反应生成 AgCl
沉淀,故 D 错误。
16. 下列物质灼烧时,火焰呈黄色的是( )
A. NaCl B. K2SO4 C. CaCl2 D. CuSO4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焰色反应判断
17. 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HCl+NaOH = NaCl+H2O B. SO3+H2O = H2SO4
C. 2Na+Cl2 2NaCl D. CaCO3 CaO+CO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 错误;B、元
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错误;C、钠元素化合价升高,氯元素
化合价降低,是氧化还原反应,C 正确;D、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
反应,D 错误;答案选 C。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判断
【名师点晴】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明确相关元素的化合价
变化情况是解答的关键,另外也可以利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判断。
18. 下列各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的一组是( )
A. H 、Li 、Na B. Na 、Mg 、Ca C. Al 、P 、S D. N 、O 、C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分别是第一、第二和第三周期,A 错误;B、分别是第三、第三和第
四周期,B 错误;C、均是第三周期元素,C 正确;D、分别是第二、第二和第三周期,D 错
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9. 当光束分别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NaOH 溶液 B. Fe(OH)3 胶体 C. C2H5OH 溶液 D. CuSO4 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A、C、D 均是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
是氢氧化铁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选 B。
考点:考查胶体的性质
20. 下图为铜锌原电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烧杯中的溶液变为蓝色
C.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D. 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 正确;B、锌的金属性强于铜,锌失
去电子,溶液是无色的,B 错误;C、锌是负极,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C 错误;
D、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 错误,答案选 A。
【考点定位】考查原电池的应用
【名师点晴】转化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
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
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和计算。
21. 某反应的生成物 Y 浓度在 2 min 内由 0 mol/L 变成了 4 mol/L,则以 Y 表示该反应在 2
min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8 mol/(L·min) B. 4 mol/(L·min)
C. 2 mol/(L·min) D. 1 mol/(L·min)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 v=△C/t="4mol/L÷2min=2" mol/(L·min),故答案为 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22. 下列四种物质都能作为燃料,从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
一种燃烧是( )
A. 甲烷 B. 汽油 C. 煤 D. 氢气
【答案】D
【解析】甲烷、 汽油、 煤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燃烧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氢气可
由水制取,原料来源广,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所以最理想的一种燃烧是氢气,故 D
正确。
23. 下列有机物中不溶于水的是( )
A. 乙醇 B. 乙酸 C. 乙醛 D. 苯
【答案】D
【解析】乙醇、 乙酸、乙醛都易溶于水,苯属于烃,烃均难溶于水,故选 D。
24.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一种同位素是 。下列有关该同位素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 80 B. 电子数为 114 C. 中子数为 46 D. 质量数 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
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中子数是 80-34=46。又因为电子数等于质子数,
选项 C 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的组成及表示方法
25. 标准状况下,l mol H2 的体积约为( )
A. 1 L B. 2 L C. 22.4 L D. 44.8 L
【答案】C
点睛: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
22.4L/mol;
26. 将 KSCN 溶液滴入某果汁中,果汁变红色,说明该果汁中含有( )
A. H+ B. Fe3+ C. Al3+ D. OH-
【答案】B
【解析】SCN-遇 Fe3+生成血红色 Fe(SCN)3,将 KSCN 溶液滴入某果汁中,果汁变红色,说
明该果汁中含有 Fe3+,故 B 正确。
点睛:向某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 Fe3+;向某溶
液中加入 KSCN 溶液不变红色,再滴入氯水,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原溶液一定含有 Fe2+。
27. 使用绿色能源有利于保护环境。下列能源中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A. 氢能 B. 化石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会产生污染,所以氢能属于绿色能源,错误;
B.化石能燃烧会 CO2 和水,有些会产生 SO2,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不利于保护环境,故
化石能不属于绿色能源,正确;C.风能是机械能,不能产生污染物,属于绿色能源,错误;
D.太阳能可以重复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绿色能源,错误。
考点:考查绿色能源的判断的知识。
28. 下列能正确表示 Mg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Mg 原子核外有 12 个电子,分布在 3 个电子层,最外层有 2 个电子,Mg 的原子结
构示意图的是 ,故 D 正确。
29. 水体富营养化可导致赤潮、水华等水污染现象。下列与水体富营养化密切相关的元素是
( )
A. C B. O C. P D. S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因大量含氮或磷元素的化合物进入水中,使水体富营养化,故答案为
C。
【考点定位】考查水体的富营养化
【名师点晴】了解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大
量的氮、磷等元素排入到流速缓慢、更新周期长的地表水体,使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地生长
繁殖,使有机物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过消耗速度,水体中有机物积蓄,破坏水生生态平衡的过
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30. 下列能正确表示乙烯结构简式的是( )
A. C2H4 B. CH2 CH2 C. CH2 — — CH2 D. CH2= CH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乙烯的分子式为 C2H4,故 A 错误;B、 C、 D.乙烯分子结构中含
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 CH2= CH2,故 B、C 错误,D 正确;答案为 D。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
31. 在化学魔术中,一张白纸在用碘溶液喷洒后会呈现出蓝色字迹,其奥秘在于这张白纸曾
经一种“隐秘墨水”书写过。这种“隐秘墨水”为( )
A. 食盐水 B. 白醋 C. 淀粉溶液 D. 蔗糖溶液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碘遇淀粉显蓝色,因此该“隐形墨水”为淀粉溶液,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碘的性质
32. 某家用消毒液为无色液体,能漂白有色布条,该消毒液的有效成分可能是( )
A. NaOH B. HCl C. HClO D. NaCl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NaOH 溶液有强碱性和腐蚀性,但没有漂白性,故 A 错误;B.HCl
溶液有酸性,没有漂白性,故 B 错误;C.HClO 溶液有酸性和漂白性,故 C 正确;D.NaCl
是中性溶液,没有漂白性,故 D 错误;答案为 C。
考点:考查次氯酸的性质
33. 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2SO4 = + B. NaOH = Na+ + + H+
C. Ba(OH)2 = Ba2+ + D. CaCl2 = Ca2+ + 2Cl-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 SO42 -,故 A 错误;B.NaOH 的电
离方程式为 NaOH = Na++ OH-,故 B 错误;C.Ba(OH)2 的电离方程式为 Ba(OH)2 = Ba2+ + 2OH
-,故 C 错误;D.CaCl2 的电离方程式为 CaCl2= Ca2+ + 2Cl-,故 D 正确;答案为 D。
【考点定位】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晴】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叫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关键是判断电解质的
强弱:
(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等号连接,如 H2SO4 的电离方程式为 H2SO4=2H++SO42-。(2)弱
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号连接。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
二步电离程度,如 H2CO3 的电离方程式:H2CO3 H++HCO3-、HCO3- H++CO32-。②
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 Fe(OH)3 电离方程式:Fe(OH)3 Fe3++3OH-。(3)酸式
盐:①强酸的酸式盐,如:NaHSO4=Na++H++SO42-。②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Na+
+HCO3-,HCO3- H++CO32-。
34. 将下列物质分别投入水中,有气体放出的是( )
A. Na2O2 B. Na2O C. NaOH D. Na2CO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A.Na2O2 溶解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 A 正确;B.Na2O
溶解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 B 错误;C.NaOH 溶解于水得到 NaOH 溶液,故 C
错误;D. Na2CO3 溶解于水得到 Na2CO3 溶液,故 D 错误;答案为 A。
考点:考查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35. H2 能在 Cl2 中燃烧生成 HCl,HCl 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为 H2 和 Cl2。下图为 H2、Cl2
和 HCl 三者相互转化的微观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 1 吸热 B. 过程 2 吸热
C. 过程 3 吸热 D. 过程 4 放热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其中键断裂吸热,键形成
放热,图中过程 1 是吸热过程,过程 2 是放热过程,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是放热过程,而氯化
氢的分解是吸热过程,故答案为 C。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 3 小题,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
每空 1 分,共 10 分)
36. 下表是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每个编号表示一种元素,请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② 表示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2)①、⑤两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①______⑤(填“< ”或“>”);
(3)③、④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③______④(填“< ”或“>”);
(4)写出③与⑥两种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
【答案】 (1). O (2). < (3). > (4). NaCl
【解析】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②位于第二周期 VIA 族,即
②是 O;(2)①⑤属于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即⑤>①;(3)同周
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即③>④;(4)③是 Na,⑥是 Cl,形成的化合物是 NaCl。
37. 四氢硼锂(LiBH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低温下可与 HCl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 LiBH4 + 2 HCl 2 LiCl + B2H6 + 2 H2
该反应中,LiBH4 和 B2H6 中的氢元素均显-1 价。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BH4 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该反应的还原剂为________;4 mol LiBH4 完全反应后共失去_____mol 电子。
【答案】 (1). +3 (2). LiBH4 (3). 4
【解析】试题分析:(1)在 LiBH4 中 Li 只能为+1 价,氢为-1 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可知 B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2)在反应 2LiBH4+ 2HCl 2 LiCl + B2H6+ 2 H2 中,LiBH4 中氢
元素的化合价由-1 价升高为 0 价,且每个 LiBH4 中只有一个氢原子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
反应,是还原剂,4molLiBH4 完全反应生成 4molH2,共失去 4mol 电子。
【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名师点晴】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物质起还原作用,则该物质作还原剂,其化合价
要升高,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的产物为氧化产物,可以用口诀:
失高氧,低得还: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氧化反应),还原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
被还原(还原反应),氧化剂。
38. 乙醇,俗名酒精,是生活中用途广泛的有机物,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醇作燃料是利用了它的______________性;乙醇和水一样能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
___________。
【答案】 (1). CH3CH2OH (2). 可燃 (3). H2
【解析】试题分析:乙醇分子式 C2H6O,分子中含有 1 个羟基;乙醇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
钠能置换出乙醇中的氢;
解析:乙醇分子式 C2H6O,分子中含有 1 个羟基,乙醇的结构简式是 CH3CH2OH;乙醇具
有可燃性,通常用乙醇作燃料;钠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
点睛:水和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但乙醇和钠的反
应速率比水和钠的反应速率慢。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2 分,共 10 分)
39. 某实验室把学生做完实验后的废液(含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铜等)进行集中处理,过
程如下:
(1)沉淀 D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中 Cl2 属于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3)写出①反应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液 C 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提示:加热后,溶液中没有了 HCl 和 Cl2),若
要进一步进行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萃取实验所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 (2). 氧化剂 (3). 2Fe+Fe3+═3Fe2+ (4). Fe+Cu2+═Fe2++Cu
(5). NaCl 和 FeCl3 (6). 方法是先加适量 NaOH 溶液,然后过滤,再在过滤后的沉淀里加
适量盐酸 (7). 分液漏斗 (8). 烧杯
【解析】试题分析:(1)向废液(含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铜等)中加入过量的铁,铁和
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铁和氯化铜反应,把铜还原出来,过滤得到铜、铁,再向固体中
加入过量的盐酸,可以把铁除去.这时的固体中只含有铜;
(2)滤液 A 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钠,加入过量氯水,氯化亚铁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氯
气为氧化剂;
(3)①中发生铁和氯化铁反应、铁和氯化铜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4)滤液 A 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钠,②加入过量的盐酸,反应后滤液为氯化亚铁,加入过量
氯水,生成氯化铁,加热后,溶液中没有了 HCl 和 Cl2,所以溶液 C 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
化铁,分离氯化铁和氯化钠,根据两者的性质差异进行分离;
(5)萃取、分液要用分液漏斗分液、烧杯;
解析:(1)向废液(含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铜等)中加入过量的铁,铁和氯化铁反应
Fe+2FeCl3═3FeCl2,铁和氯化铜反应,Fe+CuCl2=Cu+FeCl2,将铜完全置换出来后还有铁剩
余,故 B 是铁和铜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铁与盐酸反应 Fe+2HCl=FeCl2+H2↑,过滤,
沉淀 D 只含有铜;
(2)滤液 A 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钠,②加入过量的盐酸,反应后滤液为氯化亚铁,两种滤液
中共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钠两种溶质,加入过量氯水,Cl2 的氧化性比 Fe3+的氧化性强,Cl2
能氧化 Fe2+,即 2FeCl2+Cl2=2FeCl3,氯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氯气为氧化剂;
(3))铁具有还原性,氯化铁具有氧化性,①中发生铁和氯化铁反应 Fe+2FeCl3═3FeCl2,
离子反应为 2Fe+Fe3+═3Fe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
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排在铜的前面,铁和氯化铜反应,Fe+CuCl2=Cu+FeCl2,离子反应
为:Fe+Cu2+═Fe2++Cu;
(4)滤液 A 为氯化亚铁和氯化钠,②加入过量的盐酸,反应后滤液为氯化亚铁,加入过量
氯水,生成氯化铁,加热后,溶液中没有了 HCl 和 Cl2,所以溶液 C 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
化铁,若要进一步进行分离,先加适量 NaOH 溶液,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混合反应生成
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OH+FeCl3═Fe(OH)3↓+3NaCl,然后过
滤,滤液为氯化钠,再在过滤后的沉淀里加适量盐酸 3HCl+Fe(OH)3═FeCl3+3H2O,溶液中
溶质为氯化铁。
(5)萃取实验所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液漏斗、 烧杯。
点睛:铁具有还原性,氯化铁、氯化铜具有氧化性,Fe3+的氧化性大于 Cu2+,向氯化铁、氯
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依次发生①2Fe+Fe3+═3Fe2+、②Fe+Cu2+═Fe2++Cu 两个反应;
若加入少量的铁,只发生反应①,若加入过量的铁,反应①②都能发生。
四、(《化学与生活》每空 1 分;化学方程式 2 分,总计 10 分。)
40. 腐乳是桂林有名的特产之一,请参考下图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腐乳的主要原料是黄豆,黄豆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制作腐乳
用到了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______(写出碘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
(2)腐乳在酿制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氨基酸, 故味道鲜美,这些氨基酸的通式为________。
腐乳虽好但不能作为主食,原因在于腐乳所 含的_______类营养素较少,而该类营养素是人
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物质。
(3)盛装腐乳的陶罐属于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非金属材料制 品,陶罐的主要成
分为______酸盐。
(4)外包装纸盒所用纸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包装盒提绳的主要成分是聚丙烯塑料,
由丙烯合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不应随意丢弃,以免造成俗称“ ________污染”的环境问
题。
【答案】 (1). 蛋白质 (2). KIO3(碘酸钾) (3). (4). 糖
(5). 无机 (6). 硅 (7). 纤维素 (8).
(9). 白色
【解析】试题分析:(1)黄豆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蛋白质,加碘盐是指在食盐中
加入 KIO3(碘酸钾);
(2)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 α-氨基酸,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人类生命活
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糖,而腐乳所含的糖类营养素较少;
(3)陶罐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
(4)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由丙烯合成聚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随意丢弃聚丙烯等材料制成的塑料制品会造成俗称“白色污染”。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涉及营养物质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