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2021-04-22 发布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文科)
[试卷总评]
2013年安徽文科卷相对于2012年安徽文科卷的难度来说有所加大。
从试卷命题特点方面:(1)对主干知识(函数、数列、圆锥曲线、立体几何、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的重点考查,尤其是函数,考了四道小题,一道大题,而且函数小题两道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2)注重能力的考查:一方面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如第19题;另一方面重视对数学能力和思想方法的考查,如计算能力考查(第9,13,17,21题),转化思想的考查(第8,10,20题),数形结合的考查(第6,8,10题)等等;(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如第17题概率统计;(4)注重对创新意识的考查,如第21题。
从试卷难度方面:选择填空跟以往的试卷一样从易到难,但在做的过程中不是那么顺畅。第1题考查复数,难度不大;第2题考查集合的交与补以及不等式求法;第3题程序框图,简单;第4题充分必要条件,容易题;第5题古典概型,只要考生能够理解题意,基本没问题;第6题直线与圆的方程,考查圆中弦长的求法,第7题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简单;第11题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法,简单;第12题常规的线性规划题,难度不大;第14题,抽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难度中等。选择题第8,9,10题,填空题第13,15题难度加大。第8题考查函数转化思想以及数形结合,难度很大,考生不一定能想到方法;第9题三角函数,对正弦余弦定理的考查,计算量大;第10题函数零点的考查,难度很大,不容易做好;第13题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需要细心;第15题立体几何的截面问题,是考生平时学习中最不容易弄明白的地方。大题第16题三角函数:容易,主要考查恒等变形,三角函数图像变换,考生需注意图像变换时语言的描叙;大题第17题概率统计:难度不大,对计算的要求很高,在那种高压环境下必须有个良好的心态才能做好;大题第18题立体几何:难度中等,常规性的考查了三棱锥体积的求法,在选择顶点的过程中,需要考生注意看清垂直关系;大题第19题数列:综合性强,将函数求导利用到数列求通项中,只要学生能够细心,拿下这道题还是没有问题的;大题第20题函数:题型新颖,考查考生对新问题冷静处理的能力,对区间长度的准确理解;大题第21题:难度较大,计算量大,点比较多,也容易把考生绕进去,要将这题做好,需要一定的计算基本功。
[详细解析]
- 16 -
一.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是虚数单位,若复数是纯虚数,则的值为 ( )
(A)-3 (B)-1 (C)1 (D)3
【答案】D
【解析】,所以a=3,
故选择D
【考点定位】考查纯虚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属于简单题.
(2)已知,则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所以答案选A
【考点定位】考查集合的交集和补集,属于简单题.
(3)如图所示,程序据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为
(A) (B)
(C) (D)
- 16 -
【答案】C
【解析】;
;
,输出
所以答案选择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算法框图的识别,逻辑思维,属于中等难题.
(4)“”是“”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所以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属于简单题.
(5) 若某公司从五位大学毕业生甲、乙、丙、丁、戌中录用三人,这五人被录用的机会均等,则甲或乙被
录用的概率为
- 16 -
(A) (B)
(C) (D)
【答案】D
【解析】总的可能性有10种,甲被录用乙没被录用的可能性3种,乙被录用甲没被录用的可能性3种,甲乙都被录用的可能性3种,所以最后的概率
【考点定位】考查古典概型的概念,以及对一些常见问题的分析,简单题.
(6)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A)1 (B)2
(C)4 (D)
【答案】C
【解析】圆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半径,所以最后弦长为.
【考点定位】考查解析几何初步知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简单题.
(7)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则=
(A) (B)
(C) (D)2
【答案】A
【解析】
【考点定位】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公式的应用,以及数列基本量的求解.
(8) 函数的图像如图所示,在区间上可找到个不同的数
- 16 -
,使得,则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表示到原点的斜率;
表示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而在曲线图像上,故只需考虑经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的交点有几个,很明显有3个,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对函数的图像认识.
(9) 设的内角所对边的长分别为,若,则角=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正弦定理,所以;
因为,所以,
- 16 -
,所以,答案选择B
【考点定位】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属于中等难度.
(10) 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若,则关于的方程
的不同实根个数为
(A)3 (B) 4
(C) 5 (D) 6
【答案】A
【解析】,是方程的两根,
由,则又两个使得等式成立,,,其函数图象如下:
如图则有3个交点,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函数零点的概念,以及对嵌套型函数的理解.
二. 填空题
(11) 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
【答案】
- 16 -
【解析】,求交集之后得的取值范围
【考点定位】考查函数定义域的求解,对数真数位置大于0,分母不为0,偶次根式底下大于等于0.
(12)若非负数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由题意约束条件的图像如下:
当直线经过时,,取得最大值.
【考点定位】考查线性规划求最值的问题,要熟练掌握约束条件的图像画法,以及判断何时取最大.
(13)若非零向量满足,则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
【答案】
【解析】等式平方得:
则,即
得
- 16 -
【考点定位】考查向量模长,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向量最基本的化简.
(14)定义在上的函数满足.若当时。,
则当时,=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当,则,故
又,所以
【考点定位】考查抽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
(15) 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为的中点,为线段上的动点,过点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记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当时,为四边形
②当时,为等腰梯形
③当时,与的交点满足
④当时,为六边形
⑤当时,的面积为
- 16 -
【答案】①②③⑤
【解析】(1),S等腰梯形,②正确,图如下:
(2),S是菱形,面积为,⑤正确,图如下:
(3),画图如下:,③正确
(4),如图是五边形,④不正确;
- 16 -
(5),如下图,是四边形,故①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立体几何中关于切割的问题,以及如何确定平面。
二. 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
(Ⅰ)求的最小值,并求使取得最小值的的集合;
(Ⅱ)不画图,说明函数的图像可由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到.
【解析】(1)
- 16 -
当时,,此时
所以,的最小值为,此时x 的集合.
(2)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倍,得;
然后向左平移个单位,得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与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考查逻辑推理和运算求解能力,中等难度.
(17)(本小题满分12分)
为调查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某次联考数学成绩情况,用简单随机抽样,从这两校中各抽取30名高三年级学生,以他们的数学成绩(百分制)作为样本,样本数据的茎叶图如下:
甲 乙
7 4 5
5 3 3 2 5 3 3 8
5 5 4 3 3 3 1 0 0 6 0 6 9 1 1 2 2 3 3 5
8 6 6 2 2 1 1 0 0 7 0 0 2 2 2 3 3 6 6 9
7 5 4 4 2 8 1 1 5 5 8
2 0 9 0
(Ⅰ)若甲校高三年级每位学生被抽取的概率为0.05,求甲校高三年级学生总人数,并估计甲校高三年级这次联考数学成绩的及格率(60分及60分以上为及格);
(Ⅱ)设甲、乙两校高三年级学生这次联考数学平均成绩分别为,估计的值.
【解析】(1)
- 16 -
(2)
=
=
【考点定位】考查随机抽样与茎叶图等统计学基本知识,考查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性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已知 .
(Ⅰ)证明:
(Ⅱ)若为的中点,求三菱锥的体积.
【解析】
- 16 -
(1)证明:连接交于点
又是菱形
而 ⊥面 ⊥
(2) 由(1)⊥面
=
【考点定位】考查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位置,.三棱锥体积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空间观念,推理论证能力和运算能力.
(19)(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数列满足,,且对任意,函数 满足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解析】
由
所以,
是等差数列.
而
(2)
- 16 -
【考点定位】考查函数的求导法则和求导公式,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数列基本量的求解.并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20) (本小题满分13分)
设函数,其中,区间.
(Ⅰ)求的长度(注:区间的长度定义为;
(Ⅱ)给定常数,当时,求长度的最小值.
【解析】
(1)令
解得
的长度
(2) 则
由 (1)
,则
故关于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 16 -
【考点定位】考查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以及导数的计算和应用,并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1)(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椭圆的焦距为4,且过点.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设为椭圆上一点,过点作轴的垂线,垂足为。取点,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轴于点。点是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作直线,问这样作出的直线是否与椭圆C一定有唯一的公共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
(1)因为椭圆过点
且
椭圆C的方程是
(2)
由题意,各点的坐标如上图所示,
- 16 -
则的直线方程:
化简得
又,
所以带入
求得最后
所以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考点定位】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直线和椭圆的位置关系,并考查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
- 16 -
相关文档
- 2014年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最后冲刺2021-04-22 18:58:3910页
- 数学(心得)之小学数学 浅谈新课程中2021-04-22 18:58:384页
- 高考个文言实词练习题2021-04-22 18:58:3322页
- 2014年版高考物理专题目十电磁感应2021-04-22 18:58:315页
- 数学卷·2018届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2021-04-22 18:58:3017页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2021-04-22 18:58:177页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的乘法口诀2021-04-22 18:58:1728页
- 2020届高考英语大二轮刷题优质专项2021-04-22 18:57:5382页
-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新高考政治2021-04-22 18:57:275页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2021-04-22 18:57: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