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4.00 KB
- 2021-04-22 发布
提分攻略2 条分缕析,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三大题型
题型一 理解分析文本内容
[题型特点]
1.题干表述明确
论述类文本的第1题,通常是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的选项往往是对原文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动(或删或添或调或变或漏或拼)。
2.选项设置灵活
选项
命题手段
所设陷阱
(2018·全国卷ⅠT1-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
曲解文意
(2017·全国卷ⅡT1-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采用“添加”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
强加因果
(2017·全国卷ⅠT1-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采用“删减”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
以偏概全
特别提示:选项在原文中的信息区间往往是涉及局部,选项顺序与其对应区间在文本中的顺序基本是一致的。题目难度不大,只要细心比对,基本上能准确判定。
[技法回顾]
理解分析文本内容解题2步骤
[典例剖析]
3
[例1]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❶①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②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❷①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②“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③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④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⑤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❸①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②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③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④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⑤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⑥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❹①“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②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③“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④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⑤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⑥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⑦“接着讲”的基本精神,是突破以往思想或推进以往思想,而新的思想系统的形成,则是其逻辑结果。⑧进而言之,从现实的过程看,“照着讲”与“接着讲”总是相互渗入:“照着讲”包含对以往思想的逻辑重构与理论阐释,这种重构与阐释已内含“接着讲”;“接着讲”基于已有的思想发展,也相应地内含“照着讲”。⑨“新子学”应追求“照着讲”与“接着讲”的统一。
(摘编自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广义上的诸子之学始于先秦,贯穿于此后中国思想史,也是当代思想的组成部分。
B.“照着讲”主要指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并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
C.“接着讲”主要指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在新条件下形成创造性的思想。
D.不同于以往诸子之学,“新子学”受西方思想影响,脱离了既有思想演进的过程。
3
【解题流程】
审清题意确定答题区间
回归原文细比对
A项对应原文第❶段的第①②句。
A项,由原文“兴起于先秦”“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等词句可知此项正确无误。
B项对应原文第❷段的第④⑤句。
B项,选项中的“对经典的整理和实证性研究”对应第❷段的第④句,选项中的“发掘历史上思想家的思想内涵”对应第❷段的第⑤句。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C项对应原文第❸段的第①③⑤句。
C项,选项中的“接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是对第❸段第①句的提炼概括,选项中的“在新条件下”指原文第③句中的“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选项中的“形成创造性的思想”对应第❸段第⑤句中的“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此项的理解与分析是正确的。
D项对应原文第❹段的第⑦句。
D项,采用“改变”的命题手段设置错误选项。原文表述为“突破”“推进”“以往思想”,而非“脱离”既有思想。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选项曲解文意。
【答案】 D
3
相关文档
- 教学工作总结-高中物理教师教学个2021-04-22 18:53:466页
- 2020高中生物 第4章 细胞的物质代2021-04-22 18:52:4210页
- 2020高中物理 第1、2章 电磁感应 2021-04-22 18:52:018页
- 2020年工作总结-高中秋季学期开学2021-04-22 18:51:355页
-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部分重点高2021-04-22 18:49:2515页
- 2020年人教版高中英语词形转换及单2021-04-22 18:48:375页
- 高中政治:联合国,最具普遍性的国际组2021-04-22 18:48:0127页
- 国旗下讲话稿之高中国旗下讲话稿:善2021-04-22 18:47:123页
- 高中学生会干事个人期末工作总结2021-04-22 18:47:053页
- 2020学年高中政治 专题6.1 中国共2021-04-22 18:46:32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