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50 KB
- 2021-04-22 发布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一中2019—2020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v-t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 )
A. 位移
B. 运动时间
C. 加速度
D. 平均速度
2.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大的物体其运动速度一定大
B. 加速度小的物体其运动速度一定小
C.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
D. 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初速度的方向
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甲处于静止状态
B. 物体乙刚开始时以5 m/s的速度与甲物体反向运动
C. 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位移是10 m
D. 物体乙在最初3 s内的路程是10 m
4.运动着的汽车上,坐在后排的小明看到前排的乘客是静止的,则小明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树 B. 地面 C. 迎面驶来的汽车 D. 自己
5.物体沿直线以恒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
A.s B. 4 s C. 2 s D. 24 s
6.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
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 一定是静止的 B. 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C. 一定是运动的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 相遇时球a的速度小于球b的速度
D. 两球同时落地
9.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 )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
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做的是曲线运动,乙做的是直线运动
B. 甲做的是先向前后返回的直线运动,乙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甲与乙在t1时刻相遇到
D. 甲与乙在t1和t2两个时刻之间某时刻相遇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1.(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移一时间(x-t)图象.由图可知( )
A. 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
B. 在时刻t2,a车的加速度小于b车的加速度
C.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a和b两车的路程相等
D. 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小后增大
12.(多选)老师说:“下午2点上课,2点45分下课”,学习了时间与时刻,蓝仔、红孩、紫珠和黑柱发表了如下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 蓝仔说, 2点是时刻 B. 红孩说, 2点是时间
C. 紫珠说,一节课45分钟是指时间 D. 黑柱说,2点45分是时间
13.(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 1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 可能小于4 m/s2 B. 可能等于6 m/s2
C. 一定等于6 m/s2 D. 可能大于10 m/s2
14.(多选)以v0=1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6 m/s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 )
A. 3 s内的位移是12 m B. 3 s内的位移是9 m
C. 1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D. 3 s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15.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选项中: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16.某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电磁打点计时器接________电源(填“低压直流”、“低压交流”或“220 V交流”).
(2)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________再________.(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
(3)若所接电源的频率是50 Hz,则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
(4)图乙是绘出的小车速度—时间关系图线,根据图线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7.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出地面h=15 m的位置,在t=0时刻竖直向上抛出,经1 s小球上升到距抛出点5 m最高处,之后就开始竖直回落,经0.5 s刚好经过距最高点1.25 m 处位置,再经过1.5 s到达地面.求:
(1)前1.5 s内平均速度是多少.
(2)全过程的平均速率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8.一个质点沿直线做加速运动,到A点时速度为3 m/s,到B点时速度变为12 m/s,历时6 s;到B点后又做减速运动,再经6 s到达C点,并停下来,求:
(1)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2)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19.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刹车后第2 s内的位移为6.25 m(刹车时间超过2 s),则刹车后6 s内汽车的位移是多大?
20.云南省彝良县发生特大泥石流,一汽车停在小山坡底,突然司机发现在距坡底240 m的山坡处泥石流以8 m/s的初速度、0.4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倾泻而下,假设泥石流到达坡底后速率不变,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汽车启动后以0.5 m/s2的加速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通过计算说明汽车能否安全脱离?
答案
1.A 2.C 3.D 4.D 5.C 6.B 7.C 8.C 9.D 10.D 11.ABD 12.AC 13.BD 14.AC
15.(1)A B CD (2)4 (3) 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4)如图
【解析】(1)打点纸带上任意相邻的点间的时间间隔与交变电流的周期相同,所以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利用刻度尺测量的是长度,计算出的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2)由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打点周期为0.02 s,所以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3)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
vB==m/s=0.400 m/s ,
vC==m/s=0.479 m/s,
vD==m/s≈0.560 m/s,
vE==m/s≈0.640 m/s
vF==m/s=0.721 m/s
(4)利用得到的各点瞬时速度进行描点连线,不在直线上的点要分居直线两侧
16.(1)低压交流 (2)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3)0.02 (4)0.682
【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接低压交流电源.
(2)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
(3)若所接电源的频率是50 Hz,则每隔0.02 s打一个点.
(4)在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a=≈0.682 m/s2.
17. (1)2.5 m/s (2)8.3 m/s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前1.5 s小球的位移为:s=H-h′=5 m-1.25 m=3.75 m
所以前1.5 s内平均速度
==m/s=2.5 m/s
(2)由题图可知:全过程小球的路程为
L=5 m+5 m+15 m=25 m,
全过程的平均速率为
′==m/s≈8.3 m/s
18.(1)1.5 m/s2(2)2 m/s2
【解析】(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质点从A点到B点过程中的加速度为:
a1==1.5 m/s2
(2)质点从B点到C点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2==-2 m/s2
19.20 m
【解析】由题,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v0=10 m/s,t1=1 s,t2=2 s,x1=6.25 m.设汽车刹车过程加速度为a,则有
x1=(v0t2+at)-(v0t1+at)
代入得到,6.25=10+a
解得,a=-2.5 m/s2
设汽车从刹车到停下的时间为t,则有
t==s=4 s
汽车刹车4 s停止运动,刹车后6 s内汽车的位移与刹车后4 s内汽车的位移相等,
将刹车逆向看成反向匀加速运动,x=at2=×2.5×42m=20 m
20.司机能安全脱离
【解析】设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为t1,速率为v1,则
s1=v0t1+a1t
v1=v0+a1t1
代入数值得t1=20 s,v1=16 m/s
当v汽=a′t=v1时
t=32 s
这段时间内汽车在水平面上前进后距离
s汽=a′t2=××322m=256 m
泥石流在t′=t总-t1=13 s内在水平地面上前进的距离
s石=v1t′=208 m<s汽,所以泥石流追不上汽车.
解法二:设泥石流到达坡底的时间为t1,速度为v1,则
s1=v0t1+a1t
v1=v0+a1t1
代入数值得t1=20 s,v1=16 m/s
而汽车在19 s的时间内发生位移s2=a2t=90.25 m
速度为v2=a2t2=9.5 m/s
令再经时间t3,泥石流追上汽车,则有v1t3=s2+v2t3+a2t
代入数值并化简得t-26t3+361=0,因Δ<0,方程无解.所以泥石流无法追上汽车,司机能安全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