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 MB
- 2021-04-22 发布
周总理,你在哪里
联合国(1976.1.8)
• 他没有子女,却有千千万万的人热
爱他;他在国外的银行没有一分钱的
存款,却拥有比任何人都多的精神财
富;他离开了人间,连骨灰都洒给了
他深爱着的祖国大地,世界上只有他
一个人能做到这些,他就是——周恩
来。
六有六无周恩来 衡 梁
• 死后无灰 生而无后
• 官而不显 党而无私
• 劳而无怨 死不留言
同
毛
泽
东
主
席
在
天
安
门
城
楼
上
总理和少年儿童在一起
总理视察新疆石河子农场
总理和大庆铁人王进喜在一起
1954、2在全国二次政协委员一次会议上
1975年带病在四届人大会议上作报告
伟人长睡, 巨星中天坠.
一个个花圈,
一朵朵白花,
都是人民的心花与泪花。
挥泪送总理
万众心相随
为了能到纪念
碑前给敬爱的周
总理献上一束花
周总理的与世长辞,
似乎使这些还不大懂
事的孩子们一下子长
大了许多。
哀乐低回,灵车队,万众心相随
老幼同掩泣,儿女共沾巾。
一声周总理,双泪落襟前。
只见总理去,不见总理归,
我们肝裂心碎泪纷飞。
柯
岩
听录音(小声模仿)
这首诗歌的结构线索是什么?
周总理——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
在这里
(询问)
(呼唤)
(寻找)
(回答)
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
诗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诗歌中运用了拟人、反复、排比的修辞手法。
诗中的山川、大地、松涛、海浪是天地万物
的代表,诗人赋予它们以情感,因为它们是总理
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人。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
使全诗具有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便于表达周总
理虽死犹生的立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反复:反复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一般分为“连续反
复”和“间隔反复”两种。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
没有其它语句间隔,叫做连续反复。如诗中“在这
里,在这里,在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呵,想念你,想—
念—你— ”,表达了对敬爱的周总理无限的怀念,无
边的哀思。
• 相同的语句连续出现,当中有其它语句间隔,叫做间
隔反复。如“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我们对
着大地喊:周总理……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呼唤声声,使感情
抒发得更加浓烈,更动人地表现出人民对总理的思念;
有利于场景的展开,意境的开拓,层次显得 更清晰诗
行回环反复,富有节奏感 。
相关文档
-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2021-04-22 17:57:212页
-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乐园图形2021-04-22 17:54:035页
- 一年级数学上册试题第1--7单元测试2021-04-22 17:53:164页
-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望岳》 (11)_苏2021-04-22 17:49:5121页
- 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多2021-04-22 17:46:2819页
-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2021-04-22 17:44:5019页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4-22 17:43:0313页
- 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2021-04-22 17:40:3920页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2021-04-22 03:27:4716页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十单元20以2021-04-22 03:23:57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