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 MB
- 2021-04-22 发布
www.ks5u.com
武昌区2020届高三年级四月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地理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 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1960至1970年抚养比高的原因是
A. 婴儿出生率较高 B. 老年人死亡率高
C. 大量的人口迁入 D. 国内的就业率低
2. 有关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就业比最低的时期完全是由于就业机会特少导致的
B. 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 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婴儿出生多导致的
D. 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3. 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 ②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③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加速国外劳动年龄大口的引进
⑤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⑥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A. ①⑧④ B. ①③⑤ C. ①②⑤ D. ②⑤⑥
【答案】1. A 2. D 3. C
- 11 -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张抚养比的概念可知我国在1960至1970年期间抚养比较高,说明此时间段我国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之和较大,也就是出生率较高,婴幼儿出生率较高,老年人人口比重较低,A正确。此时间段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低,且新中国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死亡率不高,B错误。我国不是移民国家,人口迁入少,C错误。由图示可知1960至1970年期间我国的就业比低,表明劳动年龄人口少,并不是就业率低,D错误。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就业比低只是表明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较小,并不能说明就业机会少,A错误。近几年就业比下降只能说明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在逐渐减小,并不能说明劳动力短缺,B错误。 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只能说明少儿人口与老年人口之和较多,并不能说明由婴儿出生多导致的,C错误。抚养比最低的时期表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D正确。故选:D。
【3题详解】
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说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大幅增加,因此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正确的措施,①正确。劳动力数量减少,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②正确。推迟退休也是可行的措施之一,⑤正确。我国人口基数大,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不符合我国国情,⑥错误。故①②⑤正确,C正确。
读甲、乙、丙三地位置图及图中甲、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 11 -
4. 甲→乙→丙出现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基础是
A. 热量 B. 地形 C. 水分 D. 地势
5. 甲、乙、丙三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降水 B. 土壤 C. 市场 D. 交通
6. 丙地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C. 光照强,有灌溉水源 D.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答案】4. C 5. A 6. C
【解析】
【4题详解】
- 11 -
由图示可知甲乙丙是沿同一纬线,从我国东部向西北内陆更替,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降水递减,植被呈现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因此甲→乙→丙出现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水分,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题详解】
甲、乙、丙三地降水递减,甲地是旱作农业区,乙地和丙地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因此甲乙丙三地农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BCD错误,A正确。故选:A。
【6题详解】
由图可知,丙地位于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荒漠广布,A错误;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降水稀少,B错误;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提供灌溉水源,C正确;该地区地广人稀,农产品以出口为主,D错误。ABD错误,C正确,故选:C。
下图为“深圳市无人机产业链及各环节附加值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该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中,企业布局优选的区位条件是
A. 原料丰富 B. 劳动力廉价 C. 科技发达 D. 水源充足
8. 无人机产业链入驻该地,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A. 改善环境质量 B. 减缓交通拥堵 C. 促进产业升级 D. 市场竞争减弱
【答案】7. C 8. C
【解析】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深圳的无人机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集中在设计平台、基础软件及总体设计和数据采集等方面,具体的生产与组装部分附加值较低。而设计平台等高附加值环节对于科技人才需求量大,故选C。
- 11 -
【8题详解】
无人机产业链的进入,促进城市化进程和产业升级,加强市场竞争,对改善环境质量没有影响,故选C。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千米,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间段有近7千米为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两端各建-一个人工岛。下图为海底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海底隧道的修建是为了
A. 缩短车辆的通行距离和时间 B.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C. 节约成本和降低技术的难度 D. 为旅客提供丰富的水下景观
10. 海底隧道两端连接人工岛,主要是为了
A. 保证国防的安全 B. 方便游客的观景
C. 抵御台风的灾害 D. 利于桥隧的转换
11. 港珠澳大桥建成带来的影响是
A. 使得澳门迅速成为国际航运中心 B. 珠江水域的生态遭到严重的破坏
C. 加快港珠澳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D. 香港将成世界工业制造业中心
【答案】9. B 10. D 11. C
【解析】
【9题详解】
- 11 -
由图文信息可知海底隧道是建在主桥之间的下沉海底隧道,并没有缩短车辆的通行距离和时间,A错误;在主桥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为此地海域繁忙的海运留有水运通道,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B正确;如此修建海底隧道,增加了建设难度,成本增加,C错误;海底隧道并不是旅游景观,无法为旅客提供丰富的水下景观,D错误。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0题详解】
人工岛是连接海底隧道两端,保证通行的主要功能,A错。该大桥建设为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50多公里长,通过时间短,旅客不需休息;且为交通干道,不是旅游景观,不是为了游客的观景而修建,B错。整个大桥建设均需考虑抵御地震和台风,并非人工岛的主要功能,C错。隧道两侧的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为桥梁和隧道转换提供场所,D正确。
【11题详解】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大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促进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C正确。澳门的物流业在区域中不占主导地位,不会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香港也不是工业制造中心,A、D错。大桥建设对珠江口生态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不会太严重,B错。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2. 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芦笋其嫩苗可供蔬食,其生长期耗水量较大,下图该区已成为世界主要的芦笋出口区。该图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约为50mm,东部山地雪线高4480~5000m。
(1)简述该区域陆地的地形特征。
(2)说出该区域沿海平原降水少的主要原因。
(3)简述沿海大力发展芦笋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
- 11 -
【答案】(1)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高,西南低),东部为山地,西部沿海有平原分布。
(2)东部高山,阻挡湿润信风到达;沿岸强大的寒流减温减湿。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空气容纳水汽能力强,很难成云致雨。
(3)芦笋生长耗水量大,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会加剧当地水资源更为紧张;该地区主要水源是地下水和冰雪融水为主,大力种植芦笋会加剧土壤盐碱化等生态问题;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会使农业结构单一,市场风险增加。
【解析】
【详解】(1)地形特征的描述主要从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海岸线平直或曲折,半岛、岛屿数量,特殊地貌等方面分析。结合图示该区域等高线海拔高度数值多在1000米以上且较为密集,说明是以山地为主,东部为山地,西部沿海有平原分布;根据等高线数值变化可知该地地势东高西低(东北高,西南低)。
(2)影响降水因素主要有纬度、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结合图示可知该地主要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东部为山地,阻挡来之大西洋湿润的信风到达,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沿海有秘鲁寒冷降温减湿;该地区地处低纬度热带地区,气温高,光照强,降水少。
(3)大力发展芦笋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的影响。芦笋生长需水量大,但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主要以地下水和冰雪融水为主,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会加大引水灌溉,加剧土壤盐碱化现象。该地沿海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有限,大力发展芦笋种植,会导致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增加。
13. 读下列图文,回答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7版)》中,泾渭分明是指泾河水清, 渭河水浑。其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泾河与渭河的水色不同,水色的差异是因为含少量不同造成的。下图为渭河流域示意图。
- 11 -
(1)简析河流在甲、乙两地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作用。
(2)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的自然原因。
(3)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分析图中渭河千流段不宜修建水电站的原因。
【答案】(1)甲处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乙处河流落差小,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
(2)冬季降水量少,泾河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比较少。
(3)地处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水,水能资源不丰富;地处平原,地质条件不稳定,不利于修建大坝;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易淤塞水库。
【解析】
【详解】(1)由图示可知,甲处河流等高线较为密集,为河流的上游,落差大,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沟谷地貌;乙处位于平原,河流落差小,流速慢,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
(2)冬季“泾清”表明河流在冬季含沙量小。冬季泾清河流域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对地表侵蚀搬运能力弱,河流含沙量小。泾河上游落差大,流水下切侵蚀,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比较少。因此形成了冬季“泾清渭浊”的现象。
(3)地形:渭河干流位于渭河平原,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不丰富。地质:渭河干流位于地壳断裂下陷的地堑,地质结构不稳定,不利于修建大坝。水文特征:渭河平原地势平坦,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易造成水库淤塞。
14. [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1 -
武汉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学校坐拥珞珈山,环绕东湖水,地势蜿蜒起伏,错落有致;校园绿树成荫,花香流溢; 建筑独具风格,美仑美奂, 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每年三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盛开,形成武汉大学百年名校的人文美和异国风情的自然美完美结合, 这时会吸引数百万游客来赏花观景。下图为武汉大学樱花盛开时的景观图。
分析武汉大学开展櫻花旅游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有利条件: 位置优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校园风景美丽,旅游资源丰富;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络信息传播的提高和普及,提升了知名度。
不利影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秩序;破坏学院环境;带来各种安全隐患。
【解析】
【详解】武汉大学发展樱花旅游的有利条件可以从旅游资源、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交通、客源市场等方面分析。该地位置优越,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在校园内,校园风景美丽,旅游资源丰富;校园充满浓郁的文化底蕴和络信息传播的提高和普及,提升了知名度。发展樱花旅游的不利影响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大方面分析,大量游客的涌入武汉大学会造成对武汉大学的正常教学秩序的冲积,破坏校园环境,外来人口增多也会增加各种安全隐患等。
15. [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下图为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重点城市空气污染指数季节变化图。
- 11 -
从时空视角简述我国城市污染的分布特征,并分析我国冬春季节南、北方城市空气质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答案】时空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夏秋低,冬春高;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
原因:冬春季节,北方降水少于南元植被覆盖氧低,距冬季风源近、风力大,易形成沙尘现象;冬春北方寒冷,普遍燃煤取暖,加剧北方冬季的污染。
【解析】
【详解】结合图示可知我国城市,不管是南北方还是全国的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大致相同。时间上来看,冬春污染程度较高,夏秋季污染程度较低。空间上来看,北方城市污染程度高于南方城市。
北方雾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冬春季节,我国北方降水少于南方,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容易形成风沙天气;冬春季节,北方城市气温低,气候寒冷,普遍使用燃煤取暖,加剧了北方冬季的大气污染程度。
- 11 -
- 11 -
相关文档
-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 2019-2020学2021-04-20 23:36:203页
- 【物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2021-04-20 15:41:5817页
-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数学2021-04-20 14:34:1623页
- 数学理卷·2018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2021-04-19 14:12:509页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高三元月2021-04-17 22:51:3123页
- 【物理】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0届2021-04-17 22:38:1021页
-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数学2021-04-17 19:13:3223页
- 2020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高三元月2021-04-15 19:30:019页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9届高三下学2021-04-15 17:54:5719页
-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2021-04-15 17:25:15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