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MB
- 2021-04-22 发布
专题十二 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
考点
全国卷三年考题分布
复习建议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019·
全国卷
Ⅲ
,
20
;
2019·
全国卷
Ⅲ
,
39(2)
;
2019·
全国卷
Ⅱ
,
40(3)
;
2018·
全国卷
Ⅲ
,
40(2)
重要考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注焦点:语文教材增加文言文比例、传统戏曲进课堂、先进人物事迹、科技创新、弘扬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生活现状与文化强国建设
2018·
全国卷
Ⅱ
,
19
、
40
;
2017·
全国
Ⅰ
卷,
19
核心价值观与思想道德建设
2019·
全国卷
Ⅱ
,
40(2)
项目
见证与表现
原因
源远流长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包容性:
①
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
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博大精深
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内涵
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核心
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特征
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指导思想
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
主心骨
”
作用
文化交流与继承
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文化交流与继承
必须始终发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源泉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主体
人人都应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