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4 MB
- 2021-04-22 发布
2017-2018学年福建省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1~2题。
1.区域是(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省、市、镇等行政区域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②明确的边界 ③一定的区位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读图,回答3~4题。
3.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 B.RS—GIS—GPS C.GIS—RS—GPS D.RS—GPS—GIS
4.“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 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
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D.分析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读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情况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流域最可能发生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6.有关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植业比重在减小 B.气温日较差增大
C.建设用地比重增长幅度最大 D.河流流量增大
7.下图为热带雨林地区迁移农业土壤肥力的变化过程,
关于图中数字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原始森林覆盖下的土壤肥力状况
B.④表示原始森林焚烧后的土壤肥力状况
C.②表示经过几年耕作后土壤肥力急剧下降至最低
D.③表示弃耕后土壤肥力缓慢提高
一般经济理论认为,一个地区资源越丰富,其经济发展速度应该越快。但是,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资源富集区域出现了产业结构扭曲、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等问题。有学者将此总结为资源诅咒假说。下图为《中国能源资源诅咒分区示意图》,据此和所学知识回答8~9题。
8.资源诅咒高危区( )
A.生态环境恶劣,风沙活动强烈 B.自然资源丰富,以初级产业为主
C.依靠资源深加工技术,收入高 D.边境贸易吸引大量外商的投资
9.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
A.山西省应以煤炭资源为基础,谋求全方位多元发展
B.上海应主要引进西部资源,带动西部经济发展
C.广东将高科技企业向新疆转移,促进其产业升级
D.青海省应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我国水电建设中的“富矿”。读图回答10~11题。
黄河上游的水电开发
10.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海拔高 ②河流流量大 ③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河流落差大 ⑤水库移民较少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④⑤
11.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 ②增加年径流量 ③改善枯水期水质 ④提高地下水水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目前,我国东、南、西、北都有了自己的“特区”,出现了老“特区”与新“特区”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促使深圳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是( )
A.大力推进工业化 B.改革开放的政策 C.大量的外来民工 D.香港的产业转移
13.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作为新“特区”,适宜重点发展( )
A.现代服务业与物流业 B.都市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
C.原材料加工业和能源工业 D.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下图为广东省城市体系演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a、b、c三图,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 B.b—c—a C.c—a—b D.b—a—c
15.该城市体系的中心城市是( )
A.广州 B.香港 C.深圳 D.澳门
16.从上图可直接读出的反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是( )
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 ③城市数量增多 ④城市空间规模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东部的达州,止于上海,途经重庆、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道走向所考虑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运输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
18.我国实施川气东送的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能源供大于求
B.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供不应求
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重点仍在东部
D.调整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读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圈层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转移出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当地人口稠密、交通拥挤 B.环境污染严重
C.自然资源不足,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D.产业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足
20.图中接受产业转移地区的突出优势是( )
A.科技发达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价格和地租相对低廉,资源丰富
D.第三产业发达
2014年12月12日,备受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通水,27日到达北京,
为北京“解渴”。结合下面“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完成21~22题。
21.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线工程从杭州取水,沿大运河输水到北京
B.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取水,水位较高,可自流输水
C.西线调水路线最短,工程量最小,是经济有效的调水方案
D.南水北调工程全都完工后,长江水将大部分调往北方地区
22.关于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黄河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B.华北平原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
D.为了减少长江的洪涝灾害
读图,回答23~24题。
23.Z国和Y国之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Y国对Z国出口到该国的产品中50%的项目关税降到0.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Y国出口大量汽车、电器等高档产品到Z国
B.Z国的服装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向Y国进行产业转移
C.Y国的政策不利于外国公司产品进口
D.Z国的企业纷纷将产品研发中心迁往Y国以降低生产成本
24.Z国企业向海外产业转移的原因是( )
A.Z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发达国家,原因是市场广阔
B.Z国劳动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发达地区,原因是劳动力丰富以及市场广阔
C.Z国知识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欠发达地区,原因是技术力量强
D.Z国资金密集型企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是海外发达国家,原因是资金雄厚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5题。
25.关于图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周期长是农作物品质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B.旱涝频发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C.平原面积广大,但粮食商品率低
D.山地多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作业
三.综合题(50分)
26.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11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_____补给,其流量随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2分)
(2)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2分)
(3)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区周边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 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该流域发展农业的合理整治措施有哪些?4分
27.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案(表2、表3)。完成下列要求。6分
(1)三种方案的排序:按环境效益由大到小为 ;按8年以后土地利用总收入由高到低为 。(填写代表各方案的字母)(4分)
(2)你认为哪一种方案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并说明理由。(4分)
28.近年来世界石油价格持续攀升,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读图并结合已掌握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3)分
(1).目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最显著的差异是 (2分)
(2).1993年后,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生产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的是 。目前我国可以出口的能源产品主要是 。(2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种主要能源中开发利用持续增长最明显的是 。这种能源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地区,主要原因是 3分
(4).与世界部分国家相比,我国能源利用存在的首要问题是 。(2)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利用率呈逐渐 趋势。从建设和谐社会出发,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主要措施有 (4)分
29.我国生物燃料乙醇项目是在“十五”期间提出的。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共17分)
资料1:见图18-20。
资料2:见表4和图21。
表4:2000-2003年我国粮食供需状况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
总产量(亿吨)
4.62
4.53
4.57
4.31
总需求(亿吨)
4.79
4.83
4.88
4.93
供需平衡(亿吨)
-0.17
-0.30
-0.31
-0.62
注:供需平衡=供给量-需求量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1)1996-200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就各地区耕地数量占全国的比例来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地区。(3分)
(2)在非农建设用地中,占用耕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 。2000年以后,非农建设用地的势头还呈 趋势。(2分)
(3)2000-200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呈 趋势。(2分)
(4)1950-1960年,J省玉米种植重心向 方向移动;1960年以后,J省玉米种植重心的总体移动方向是 。(2分)
(5)你认为我国粮食燃料乙醇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6分)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二文科班地理试卷(必修3)
答题卡
班级 姓名 号数 成绩
一、 选择题(25题,每空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50分)
26、(12分)(1) 2分 、 。(2)2分 、 。
(3)4分 、 。
(4) 4分
。
27、(8分)(1)4分 、 。(2)、4分
。
28.13分 (1)2分 。(2)2分 、
。(3).3分 、 、
。(4)2分 。(5).4分
、 。
29.17分(1)3分 、 、 。
(2)2分 、 。
(3)2分 。
(4)4分 、 。
(5)6分
。
答案
一、 选择题(25题,每空2分,共50分)
1-5 ACBBA 6-10 BABAA 11-15 DBDDA
16-20 BCBDC 21-25 BBBBA
二、综合题(50分)
26 (12分):
(1) 2分 冰川融水 气温
(2) 2分 太阳能、风能
(3) 4分 调节气候,大气湿度增加,气温差变小 水库上游过度引水灌溉
(4) 4分 植树种草,农、林、牧综合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
27 8分
(1)CBA(2分) CBA(2分)
(2)(4分)本题可在B、C方案中任选一种若选B方案(2分)
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较高,(1分)且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后,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小,(2分)8年后土地利用总收入有较大提高。(1分)。
若选C方案(2分)
理由:该方案环境效益最高。(2分)3~8年内土地利用总收入减少较多,对农户生活水平有较大影响。(1分)8年后土地利用总收入最高。(1分)
注:如果学生给出的理由与答案不一致,但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但不能超过4分。
28.13分(1)2分 我国以煤炭为主,世界以石油为主
(2)2分 石油 煤炭
(3)3分 水能 西南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4)2分 利用率低(或单位产值能耗高)
(5)4分 上升 提高能源刺用率 大力开发新能源
29. 17分
(1)下降。东北,华北。3分
(2)独立工矿。加速上升(或增长)2分
(3)下降 2分
(4)西南,向东(或先东北再西南)。4分
(5)①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
②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
③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