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4 KB
- 2021-04-22 发布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 学会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2. 在交流中能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 能将文章写得更具体。
4. 朗读、理解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1. 注重人物情节的细节描写。
2. 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学会扩写段落。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 交流平台
1.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民间故事,还让大家自己交流讲述了其他民间故事,大家掌握了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那如何让我们复述的故事更有趣呢?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样创编故事。
2. 师:你知道怎样创编故事吗?创编故事的要求吗?
3. 师出示课件:
(1)可以换一种人称讲。根据讲述的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原文的人称。
(2)可以对故事“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这样会让故事更加生动。
(3)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这样会使情节更加完整。
4.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要点,把课文中的例子说一说。
5. 生自由讨论,师指名生说一说。
二、词句段运用
1. 师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部分,生读一读,体会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2. 生大声朗读词语。
(1)寻找左边词语和右边词语的差别。
(2)体会表达效果。
3. 生总结、汇报
(左边的词语是俗语,比较口语化:右边的是成语,较为简洁。在表达效果上,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生活,显得更为生动。而成语较为简练、较为正式,概括精确。)
1. 师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部分内容,比较二者的不同。
师:我们读文中给出的例子,发现原文比较简洁,而改写的文章较为生动。这是因为在改写过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对话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小羊的结局并没有改变,这说明改写的同时也要忠于原文。
2. 生仿照例子,说一说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情景,师引导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做到不偏离文章主体。
3. 生自由说一说,师点评鼓励。
三、日积月累
1. 师出示古诗,生齐读古诗。
2. 作者简介:。林杰(831-847) ,字智周,唐代诗人,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精通书法棋艺。《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
3. 师点拨词意,生试着翻译古诗。
4. 指名四名生各翻译一句,师指正。
5. 师出示答案: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6. 是带领生赏析古诗:“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7. 师引导生背诵此诗。
【板书设计】
创编故事
口语化的语言更生动、成语较为简练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想象
喜悦之情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写实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按部就班地讲解了本单元的内容,虽然学生对各部分的内容都能了解,但是如何让各部分内容衔接起来,如何过渡这个问题,我需要好好研磨,让学生更好地在课堂中快乐的获得知识。
相关文档
- 新疆北京师范大学克拉玛依附属学校2021-04-22 01:50:2223页
- 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4-22 01:50:1627页
- 人教版5年级下语文课件:第三单元-回2021-04-22 01:50:1523页
-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2021-04-22 01:49:524页
- 语文计划总结之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1-04-22 01:48:583页
- 高中语文富兰克林自传课件苏教选修2021-04-22 01:48:0547页
- 2020三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2021-04-22 01:47:587页
- 职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021-04-22 01:47:585页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闰土2021-04-22 01:47:5233页
- 【2020年中考语文,含答案,word可编辑2021-04-22 01:47:5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