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5 MB
- 2021-04-22 发布
第
3
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
[
考纲点击
]
1.
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
2.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
河谷发展阶段
侵蚀类型
地貌
初期
(A)
河流侵蚀作用
以
_____
和
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
“
_____”
型
中期
(B)
向下侵蚀作用减弱,
向
_________
的
侵蚀作用加强
河流
_____
侵蚀、
____
堆积
,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
成熟期
(C)
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
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
的
______
槽
型
向下
V
河谷两岸
凹岸
凸岸
槽
2.
河流堆积地貌
(1)
典型河流堆积地貌
(2)
各堆积地貌的分布与成因
①
上游山区
堆积条件
堆积地貌与发展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平缓,河道变开阔,
流速
________
形成扇状堆积地貌,
称为
_______
______
,
不断扩大,相互联合,
形成
_________________
减慢
洪
(
冲
)
积扇
洪积
—
冲积平原
②
中下游地区
堆积条件
堆积地貌与发展
河道弯曲,凸岸堆积
枯水期露出水面
形成
_________
,
多个连接
形成
_____________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③
河流入海口
堆积条件
堆积地貌
水下坡度平缓,海水顶托
,
流速
__________
泥沙沉积
在
____________
,形成
_________
减慢
河口前方
三角洲
要点 河流地貌的判断
1
.
河流侵蚀地貌的判断
(1)
河流侵蚀的几种方式
【
注意
】
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不一定有堆积地貌,例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
[
对点演练
]
(2017·
中原名校联考
)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弘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
“
蛇曲
”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
A
.向斜成谷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力侵蚀
2
.下面的地形剖面图
(
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
m
,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
)
中,最可能是由
①
至
②
(
①
在左、
②
在右
)
的是
(
)
【
解析
】
第
1
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水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
2
题,
①
为河流的凹岸,河水流速快,泥沙沉积少;
②
为河流的凸岸,河水流速慢,泥沙大量沉积;该处河流以侧蚀为主,因而河道较浅,
A
图中河道深度约为
1 000
米,显然不正确。
【
答案
】
1.C
2.B
3
.
(2017·
河南实验中学模拟
)
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
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
(2)
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反映的地理现象。
【
解析
】
第
(1)
题,扇顶到冲积扇末端,由于流速的降低,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第
(2)
题,河流在出山口前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搬运能力下降,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
【
答案
】
(1)
冲积扇
(
洪积扇
)
。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
(2)
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其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河流发育在扇面之上。
[
教材回顾
]
1
.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影响
(1)
提供充足的
________________
。
(2)
方便对外联系和
_________
。
(3)
提供丰富的
_____________
。
生产、生活用水
运输
农副产品
2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1)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
____________
。
(2)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
_________
。
3
.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
_______
分布。
(2)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
__________
向
_____
过渡的地带,即高于
________
的地方。
相对较小
大
线状
冲积平原
山坡
洪水位
[
读图忆知
]
(1)
从宏观看聚落特点
①
聚落分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聚落规模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从微观看聚落差异
①
A
聚落规模比
B
聚落大,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甲支流沿岸聚落比乙支流沿岸聚落多,原因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沿河流成线状分布
由上游向下游规模不断增大
A
聚落位于干支
流交汇处,地形比
B
处平坦、开阔
甲支
流区域坡度比乙支流区域坡度小,流程长,更利于
聚落建设
(2017·
苏锡常镇四市联考
)
下图为我国某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
1
~
2
题。
1
.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聚落布局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
.地形
B
.气候
C
.土壤
D
.生物
2
.古代的居民点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
)
①
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
②
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
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利于农耕
④
便于搬迁和居住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解析
】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史前居民点布局在河流沿岸,说明聚落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为地形。第
2
题,居民点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不易遭受洪水的威胁;同时河流沿岸地区的地形、土壤和水源条件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
答案
】
1.A
2.B
(2017·
衡水模拟
)
下图是黄河干流示意图。读图完成
3
~
4
题。
3
.图中
①②
两图分别表示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
A
.
①
—
a
②
—b B
.
①
—b
②
—d
C
.
①
—
a
②
—c D
.
①
—c
②
—d
4
.下列关于
a
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
B
.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
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
.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
【
解析
】
第
3
题,
①
地貌为
“
V
”
型谷,位于河流上游;
②
地貌为冲积扇,常出现在河流流出山口的位置。
a
位于河流上游,出现
“
V
”
型谷;
bc
位于太行山区,但
c
位于黄河流出山口的位置,会出现冲积扇。第
4
题,山区聚落布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流谷地,规模较小,呈狭长带状分布。
【
答案
】
3.C
4.D
[
知识构建
]
[
关键点拨
]
1
.河流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
“
V”
型,后逐步展宽成为
“
U”
型。
2
.河流沉积地貌主要有三种类型:洪积
—
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
3
.河流的供水、运输以及河流地貌提供土地等条件对聚落的形成、规模和分布有重要的影响。
考向一 河流地貌
1
.
(2015·
广东高考
)
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
)
A
.岩石性质
B
.通航里程
C
.地质构造
D
.降水多少
【
解析
】
河流的河床形态主要受流水的侵蚀和堆积等作用的影响,因此水量多少、流速快慢、岩石性质、地质构造等都可能影响河床形态,而轮船主要在水中及水面航行,故通航里程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
【
答案
】
B
(2014·
重庆高考
)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
2
~
4
题。
2
.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
A
.河源
B
.凸岸
C
.凹岸
D
.入海口
3
.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
A
.石笋
B
.冰斗
C
.风蚀蘑菇
D
.花岗岩风化球
4
.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
2 cm
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
)
【
解析
】
第
2
题,在河道的不同位置,流水的冲刷或沉积作用不同。图中砾石的体积和质量较大,不易被流水冲到河流入海口;河流的源头以下蚀作用为主,沉积物少;在河流的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颗粒物易被流水冲刷带走,而在河流的凸岸,流水以沉积作用为主,导致砾石堆积。第
3
题,河流中的砾石变圆主要是由长期的外力侵蚀
作用造成的,风蚀蘑菇也是由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在长期的外力侵蚀作用下,同样具有相对圆滑的外表。第
4
题,在弯曲河道的凸岸沉积物中,受水流速度影响,颗粒较小的物质被河水携带走,颗粒较大的物质在河道上游沉积下来,再由图中
“
9 cm
”
可知,图中的砾石以
9 cm
左右的粒径为主。
【
答案
】
2.B
3.C
4.D
考向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2014·
浙江高考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
38.5°
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
5
~
6
题。
5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
)
A
.
①
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
.
②
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
.
③
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D
.
④
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
6
.图中城市历史上曾是某王朝的都城,该王朝一般会选择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修建皇家陵墓。图中较为理想的地方是
(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解析
】
第
5
题,结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可知,
①
地岩石为花岗岩,由岩浆侵入形成,
①
地地质构造成因是断裂抬升,其侵蚀地貌并非由黄河干流流水侵蚀形成的;
②
地为断裂下沉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积倾斜平原一般位于出山口处,故其不可能由黄河干流沙砾洪积形成;
③
地为断裂下沉区域,其上面覆盖的沙质沉积物是由黄河泥
沙冲积形成的;
④
地为断裂抬升区域,其地貌的成因为风力堆积。第
6
题,题干中提到,皇陵选址的条件是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深,题组材料中说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
①④
两地土层薄,
③
地地下水位浅,只有
②
地符合上述条件。
【
答案
】
5.C
6.B
相关文档
- 【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区2021-04-21 17:40:4739页
- 2020届一轮复习地理人教版课时跟踪2021-04-21 16:43:43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7:20:14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20 16:15:32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48:055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9 22:03:245页
- 【人教版】2019届一轮复习地理课件2021-04-19 17:40:4939页
-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地理:阶段复习课2021-04-17 03:04:2334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第四2021-04-17 01:45:279页
-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课时2021-04-16 23:02: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