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01 KB
- 2021-04-22 发布
《传统杂技》
一、教学目标
1.能用黏土或橡皮泥塑出一个表演杂技的人,提高学生对立体造型的审美认识和泥塑语言的应用能力。
2.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并塑造出杂技演员的形象,使学生感受杂技艺术的美,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了解杂技艺术,启发学生记忆, 并能抓住人物在运动中特有的姿势,塑出杂技人物的动态和组合造型。
三、教学难点:泥塑形态特征的表达和造型变化。能抓住运动时某一特有的姿势来塑造形象。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学生)黏土或是彩色橡皮泥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包括杂技演出的照片、视频、艺术作品)等。
六、教学过程
1.图片引入,揭示课题。
(2)直接引入:揭示课题,讲解概念。杂技是集合多种技巧的表演艺术。
(3)提问:你最喜欢哪种杂技?它的动作是怎么样的?
如:顶碗、踢碗、椅技、转碟、空竹、流星、舞狮、空中飞人、跳床、钻圈、蹬技、踩球、走钢丝等。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①观看杂技《踢碗》录像,具体感受杂技动作的特点。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板书:优美、惊险。)
②作品欣赏。结合教材上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美术作品中的杂技艺术。交流:思考艺术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杂技动作的?
3.传授方法,激发创意。
指导表现人物的动态:
①确定一个动作,用最简单的线条画出来;
②观察人物姿势;
③塑好一个基本完整的人,包括头、躯干、四肢;
④依图所示,塑出泥人的动态造型;
⑤固定;
⑥仔细观察,修整。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的主题:凝固精彩的瞬间——塑造自己最喜欢的杂技项目中的一个人物。
(2)出示课件及泥塑作品范例:塑造出杂技动作的优美和惊险;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可以互相讨论做法。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讲解创作意图。
选出典型作业,请作者讲解创作意图,教师小结。
提供建议:①作品如何表现出杂技人物优美的造型;②作品抓住了哪一项杂技表演时的特有姿势等。
6.小结回顾,研究拓展。
(1)回顾课堂内容,小结。
(2)学生课外的研究内容:了解杂技的历史、汉代百戏、中国杂技之乡、杂技界的名人、中外杂技的创新等知识。
板书设计:《传统杂技》 动作特点:优美、惊险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各种杂技艺术,让学生来说说一些见到过的杂技表演,上台来图画示范,并讲讲是怎样表现的,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杂技艺术的造型美,并能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出来。但部分学生的表现形式不够丰富,有些较为复杂的动作都不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对此,我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思考。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2课 永恒的2021-04-21 14:59:189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6课 我们2021-04-19 21:34:504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7课 学做2021-04-16 09:54:255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5课 壮锦2021-04-16 00:30:035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7课 变化多2021-04-15 23:05:484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6课 我们2021-04-13 16:30:194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0课 苗绣|2021-04-13 14:13:033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 中外建2021-02-26 21:34:117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4课 竹木2021-02-26 21:15:287页
-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5课 壮锦2021-02-26 20:06:4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