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00 KB
- 2021-04-21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人体皮肤表皮细胞所获得的氧气是直接从 ( )
A.周围的空气中得到 B.周围的水中得到
C.组织液中得到 D.血浆中得到
2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的演替速率比乙的慢、历时长
B.甲可表示在火灾过后的草原上进行的演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和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3 如果某人的大脑皮层言语区受损时,导致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仍能写字、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的谈话,则可能是下图的哪个区受损 ( )
A W区 B.V区C.S区 D.H区
4不能够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 )
A.乳酸+碳酸氢钠→乳酸钠+碳酸B.碳酸钠+碳酸→碳酸氢钠
C.抗毒素中和外毒素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
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保护性功能,下列各项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13 / 13
C 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6.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尿量减少
B.人体大量失水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
D.水和无机盐平衡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7.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其他几组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 )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增加甲状腺激素的注射量后进行切除手术,过5d后再移植甲状腺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8.“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利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代谢的能力下降。下列叙述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 )
13 / 13
①胰岛B细胞受损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
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
9.取少量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记数,测得的数目是()
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D.细胞总数
10.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环境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过度饥饿——胰岛素 B.饮水过多——抗利尿激素
C.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
1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
A.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1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13某小组研究光对同一种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一所示。某同学预测幼苗几天后的可能生长情况如下图二所示。请你判断:几天后,实验装置I~Ⅲ中幼苗的形态依次是 ( )
13 / 13
A.④①⑤ B.④②⑤
C.④①③ D.①⑤③
14钠钾泵是一种转运蛋白,面向细胞质一侧有一个ATP结合位点和三个钠离子结合位点,面向细胞外侧有两个钾离子结合位点。利用ATP供能,实现钠钾离子的逆浓度转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通过该转运蛋白转运钠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转运
B.该转运蛋白在转运过程中会发生可逆的形变
C.该过程为动作电位的产生积累了离子浓度差
D.转运过程不可能造成质膜内外产生电位差
15.下列关于神经肌肉(肌肉指骨骼肌)接点及其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骨骼肌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核
B.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
C.突触后膜的表面积与突触前膜的相同
D.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13 / 13
16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
D图示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7.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的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垂直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影响森林植物垂直分层的原因主要是光照
18 .图一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图二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a、b、c)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种群c为自养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一 图二
13 / 13
A.图一中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d点之后
B.若一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b点开始;若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增长率为0
C.图二种群b被种群a大量捕食是种群b在第5~7年之间个体数大幅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D.图二种群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
19.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乙以甲为食、丙以乙为食
B. 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甲与丙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
C. 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D. 图示捕食状况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故不再发生变化
20.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夹角上的菌体
13 / 13
2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菌大都是分解者,还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C.生产者不一定含有色素,可以是原核或真核生物
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22.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 )
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2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 )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
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
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
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糖丸预防小儿麻痹症
24.如图所示,一为桃树,二为龙爪槐,则它们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依次为 ( )
A. A→B,A→B B. B→A,B→A
C. A→B,B→A D. B→A,A→B
13 / 13
25.在对某种野兔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2hm2(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5只野兔,第二次捕获40只野兔,其中有标记的野兔10只,则该野兔种群的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hm2 B.100只/hm2
C.75只/hm2 D.50只/hm2
26.如图所示,如果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 )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27.下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方式①②③的信息传递过程都需要
消耗能量
B.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C.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
存在反馈调节
28.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对其中①②③④含意表达错误的是 ( )
A.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
B.②代表生态系统的种类
13 / 13
C.③代表食物链和食物网
D.④代表信息传递
29.右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什么 ( )
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
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
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
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总量
30 .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空1分)
3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 / 13
(1)由图可知,激素①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来调节生命活动。
(2)若结构乙表示胰岛A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是________,激素②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其引起的主要代谢变化及产生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甲、乙、丙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激素①表示雄激素,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肌肉发育和骨骼生长、使体内贮存的脂肪减少等作用。个别男性运动员长期服用雄激素,对其性腺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
(5)若激素①是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能促进人体产热的调节过程是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同时人体皮肤减少散热的生理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
32. 在2003年春天,有一位35岁的男性感染了SARS病原体,下表显示了该感染者两个星期内体温和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体温(℃)
37
37
36.8
36.8
36.5
37
37.5
38.5
39.5
39
37
37
36.9
37
抗体水
平变化
无
无
无
无
无
低
低
中
高
高
中
低
低
低
13 / 13
(1)据表推测该男子的正常体温约为 ,机体感染SARS病原体后的发热源于产热增多和散热不畅,调节机体产热的有 (填激素名称,至少两个),维持体温恒定的调节方式是 。
(2)部分感染SARS病毒的人能够自愈。人体首次对SARS病毒进行体液免疫产生抗体的具体过程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细胞名称:
SARS病毒→吞噬细胞→ →B细胞→ →抗体
在病毒感染中,除了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传播和扩散外,还要通过_________免疫才能予以彻底消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位病人的家属由于过度担忧亲人的健康而在6小时内未曾进食,经检测,她的血糖浓度并未发生很大的变化,请分析这段时间内其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一位医生在治疗患者的过程中不幸感染了SARS,他用康复SARS病人的血清挽救了自己,这是因为其血清中有 。
(5) 经研究结果表明,SARS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此人感染了SARS病原体却能痊愈,他一定能免除再次感染吗? 。理由是 。
13 / 13
33.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 ℃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
请分析并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________mg/L浓度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
(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________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________。
(3)图2中,对照组切段的平均长度是________mm。浓度为0.001 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________(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与浓度为1 mg/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10 mg/L的溶液对切段的影响是________。
(4)图2中,浓度为0.1 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__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舍弃 B.修改 C.如实填写
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____________。
34.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____________,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_______。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____________。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震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1-5:CACDD 6-10:CCBDC 11-15:AACDB 16-20:CACCC
21-25:BDCCD 26-30:CCBAB
31(8分)(1)基因的表达
(2)神经递质;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升高(2分)
(3)甲(下丘脑)(4)性腺萎缩(5)a、b;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汗腺分泌减少)
13 / 13
32(16分)(1)37℃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2分) 神经-体液调节
(2)T细胞 浆 记忆细胞 细胞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2分)
(3)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2分)(4)抗体
(5)不会 SARS病原体以RNA为遗传物质,容易发生突变(2分)。
33(8分)(1)1 (2)①氧气 ②均匀 (3) 7.0 有 促进伸长的作用减弱
(4)C 重复实验
34(8分)(1)环境资源和空间有限
(2)该实验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重复实验
(3)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稀释菌液
(3分)
13 / 13
相关文档
- 高中数学 1_2_2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2021-04-21 22:54:146页
- 四川省宜宾市高中2020届高三第一次2021-04-21 22:54:1419页
- 生物(心得)之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方法2021-04-21 22:53:496页
-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 语文版2021-04-21 22:51:2511页
- 【地理】山西省运城市高中联合体202021-04-21 22:51:0311页
- 高中英语TheInternetandTelecommun2021-04-21 22:50:1913页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2021-04-21 22:47:1413页
-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_4 2021-04-21 22:46:0610页
- 高考备战冲刺指导高中化学知识点总2021-04-21 22:46:0629页
- 2019—2020学年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2021-04-21 22:45:40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