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7.50 KB
- 2021-04-21 发布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地球地图、气候》第一次学段性检测试卷
(本试卷共4页,大题 2 个,小题32 个。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图,回答1—2题:
1.如右图沿着A—B—C线,从A到B再到C,行进方向正确的
A.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2.若D点的坐标为(116°E,23°26′N),地球上与D点关于地心对称点的坐标是
A.(116°W,23°26′N) B.( 64°W,23°26′N)
C.( 64°W,23°26′S) D.(116°W,23°26′S)
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3~5题。
3.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岛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D.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4.该岛的面积约为
A.0.43平方千米 B.4.3平方千米 C.14.3平方千米 D.143平方千米
5.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 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2014年3月29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
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各自当地区时20时30分熄灭电灯、关闭电源到21时30分恢复正常。读图,完成6~7题。
6.活动当天,按20:30分来临的顺序,各城市依次熄灭电灯。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7.当旧金山开始熄灯时,图中太阳高度最大的城市是
A.上海 B.雅典 C.惠灵顿 D.伦敦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8—10小题:
8.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向北
700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向南
9.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A.400米 B.150米
C.278 D.199米
10.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下图为全球不同纬度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全球海洋在不同纬度所占比重
A.60°N大于60°S
B.赤道地区最大
C.40°N大于40°S
D.南半球大于北半球
读世界某区域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图,回答12~13题。
12.右图所示气候类型与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经常会受到热带气旋侵袭
B.乙地的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C.丙地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丁地地势低平,多涝洼盐碱地
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甲乙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
A.大西洋 亚马孙平原 B.太平洋 亚马孙平原
C.印度洋 刚果盆地 D.大西洋 中部大平原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甲地有寒流流经
读某岛国简图,回答16—17题。
16.下列关于该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寒流影响,多雾少雨
B.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西侧降水多于东侧
D.城市主要分布于岛的中部
17.甲岛西侧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小麦牧羊混合农业
图3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18~21。
18.Q地海拔可能为
A.350米 B.500米 C.650米 D.800米
19.此季节,该地区
A.温和多雨 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盛行东南风
20.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D.河流冰期较长
21.关于 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读沿31 ºS纬线某大陆1月份和7月份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22-23题。
22.该大陆为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南美大陆
23.影响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大气环流 ② 洋流 ③地形 ④纬度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25.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是因为
A.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下沉增温,容易成云致雨
B.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C.这里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D.受东南信风的影响,容易成云致雨
读“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回答26~27题。
26.甲、乙两岛国均( )
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B.西面均为印度洋
C.全年多雨
D.7月份昼短夜长
27.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景观最接近的是
A.地中海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 秘鲁西海岸的热带荒漠带
C.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D.我国东部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某校利用暑假期间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考察活动,他们分别考察了A、B、C、D四地,根据图6信息(图中黑粗线为铁路线),回答28—29题:
28.他们到达C山脉时发现该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造成C山脉两侧景观明显不同的要素是
40°
A.海拨
B.降水
112°
110°
108°
C.地方性风
D.人类活动
29.D地区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应当注重发展[]
A.绿洲农业
B.河谷农业
C.节水农业
D.高效农业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0题。
30.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下图为“我国两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20分)
(1)甲、乙两图所示岛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所示岛屿______面积较大,甲岛屿位于乙岛屿的_______方向。(8分)
(2)甲、乙两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的是____。(4分)
(3)甲图中①②两城市之间的距离约是( )(2分)
A.230千米 B.100千米 C.270千米 D.200千米
(4)图中两岛屿主要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6分)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
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材料三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2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
(1)图2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________,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______月份。
(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
武威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地理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5CCCBB 6—10DACCB 11—15DCBAC
16—20CACAC 21—25DCAAC 26—30DCBCA
二、综合题(共40分)
31. (1)台湾岛 海南岛 甲 东北(8分)[]
(2)乙 乙 (4分)
(3)B(2分)
(4)分布在岛屿沿海平原上 。
两岛屿中部是山地,只有沿海地区有平原分布,适合城市发展。(6分)
32. (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
(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
(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