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1-04-21 发布
课题
《平均数》(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标
1. 通过各种生活情境,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 探索求平均数的各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 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能对数据分析结果
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 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
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点
1.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概念。
2. 能够用多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平均数”,鼓励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平均数问
题。
教学
难点
正确计算平均数,理解“总和”与“数值个数”的对应性。
评价
关注点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数学素养
教学
环节
环节目标
师生活动
评价
关注点
一.谈话引入
1. 激发学习兴趣,初步感知平均数。
1. 谈话引入,询问2~3位同学的身高。
2. 发现体重有重有轻,询问学生大家觉得我们班学生
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产生疑惑,不知道体重的具体数据是多少)
3. 故意找出班级中较重者和较轻者,询问可否由他
们的体重作为衡量班级情况的标准,学生由此展开
争论。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 有意见,他们太重或者太轻了,并不能表示我们
全班同学的体重。
(2) 我们班同学的平均体重应该在这两个同学体重之
间。
(3) 老师可以询问,那你觉的如果要找标准的话,那
些同学比较合适?
(4) 学生可能会说XX同学体重合适。(询问学生:你
们可以猜测下他的体重吗?请本人报出结果)
4.
知道比较的方法,关注表达能力。
(肯定同学们的回答)提出疑问:那XX同学的体重就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体重吗?那这个数据代表什么呢?
1. 揭题:要知道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重,就是在求我们班的平均体重是多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平均数。
二.构建新知
1. 通过具体的事例初步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2. 知道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是一个实际的数。
1. 理解含义,动手操作寻找平均数:
(1) 小组合作按要求叠棋子,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2)能不能通过移动使得每排的棋子一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3)小组动手、讨论。
(4)汇报交流。
可能出现的回答:
(A)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棋子就同样多了。
(B)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1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小结:不管怎样移动,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这种方法谁能给它取个名字?(板书:移多补少)真形象!
(PPT)像这样,在总和不变的情况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5)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 学习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汇总均分
提问(1):除了移多补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有没有同学在移动棋子前早就在心里算出平均数了?
提问(2):谁能用算式表示这一过程吗?
(板书:(2+7+3)÷3=4)
提问(3):你能用数量关系表示这个式子吗?
问题意识
观察、抽象的能力
方法的灵活应用
(板书:总和÷个数=平均数)翻书划出重点。
3. 讨论:如果再加入一堆棋子,平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会,会怎样变化?你还会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吗?
(1)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请同学计算(2、7、3、12)的平均数是多少?
师:你们的方法都很棒。
三.利用各种生活情景,深化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1. 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平均数问题。
2. 知道平均数应该在这一组数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1. 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什么地方见到过平均数,举
例说一说。
2. 下面是体育课上第1小组和第2小组同学的30秒跳绳情况统计表,哪个小组跳绳水平更好一些?
提出问题:
(1) 这里可不可以比较两个小组跳绳的总数?
(2) 请你估算出这两个小组的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得出结论:平均数应该在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 列出算式,求出这两个小组的平均数。
(4) 跳绳的平均数是一个小数,有什么问题吗?
3. 选择题
小明身高1.3米,在平均水深100厘米的游泳池里学游泳,是否有危险?( )。
A. 肯定有 B. 肯定没有
C. 可能有
得出结论,有的时候平均数也会骗人,需要仔细考虑。
4. 只列式,不计算
学校图书馆4-9月借书情况如下表。
月份
4
5
6
7
8
9
人数(人)
143
136
138
0
0
152
(1)4~9月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2)7~9月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3)第二季度平均每月借书的有多少人?
1. 独立思考的能力。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总结概括的能力。
通过这3题,你觉得在解平均数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审题仔细很重要,看清题目要求什么,板书:看、想、对应)
四.总结收获
1. 通过今天的学习,现在你会求我们班级的平均体重了
吗?谁来说一说具体的操作方案。
2.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语言表达完整性、条理性
相关文档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三角形的面2021-04-21 22:23:37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和2021-04-21 22:03:53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小数除以整2021-04-21 21:43:404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梯形的面积 ︳2021-04-21 21:36:49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平行四边形的2021-04-21 21:10:226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简易方程(方程2021-04-21 20:43:53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一个小数乘2021-04-21 19:34:024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图形的旋转 2021-04-21 18:45:573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平行四边形的2021-04-21 18:15:576页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三角形的面积2021-04-21 15:52:06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