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4.00 KB
- 2021-04-21 发布
课时作业 18 罗斯福新政
基础巩固
1.罗斯福在 1932 年总统竞选演说中讲道:“……政府责任之一,
是照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
民,这一职责是每个文明国家都公认的……”这表明罗斯福的出发点
是( )
A.调整农业政策 B.整顿全国财政金融体系
C.稳定社会秩序 D.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解析:由材料“政府责任之一,是照顾那些陷入逆境以致没有帮
助就连生存必需物资也得不到的公民”,说明罗斯福新政是从民众生
存出发,故 A 项错误;B 项不符合民众生存的出发点,故 B 项错误;
保障民众生存所必需的物资,便能稳定社会秩序,故 C 项正确;D 项
不符合民众生存的出发点,故 D 项错误。
答案:C
2.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通过收音机向美国人民发表谈话:
“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用来
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
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其目的是
( )
A.克服金融危机 B.复兴工业
C.解决农业危机 D.化解劳资矛盾
解析: 根据材料中“银行”“信贷”“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
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等信息可知是为了克服金融危机,故 A
项正确。
答案:A
3.《全球通史》中写道:“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
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
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罗斯福新政措施
中,能够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是( )
A.减耕减产和调整产品结构
B.控制物价与“以工代赈”
C.实行救济和保护劳工权利
D.增加工资与调整劳资关系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时期农业方面的状况,能够直接改
变这一状况应该选罗斯福在农业方面的措施,A 项符合。B、C 两项
属于罗斯福社会保障方面的措施,D 项属于罗斯福在工业方面的措
施。
答案:A
4.20 世纪 30 年代,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
一系列政策。下图所示内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 )
A.金融政策 B.工业生产政策
C.农业政策 D.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1935 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险法”,为失业者和老年
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题干中工人失业时每周领取 15-18 美元
与这一法案相符,故选 D 项。
答案:D
5.1933 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
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 25 万人,至 1941 年
时,共计有 250 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 1 500 个营地劳动,开辟了 740
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
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论的主要依
据是该措施( )
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解析:依据材料中国家招募众多的人就业,包含社会救济的内容,
再结合“资源保护队”的相关内容综合判断,C 项正确。
答案:C
6.下图反映的是 1929 年到 1937 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变化情况,
其中 1933 年到 1937 年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罗斯福政府( )
A.整顿国家财政 B.规范金融秩序
C.缩减农业生产 D.实施以工代赈
解析:材料表明 1933 年到 1937 年美国工人的失业率逐步下降,
这得益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以工代赈措施,故 D 项正确。
答案:D
7.前总统胡佛攻击新政是“法西斯主义”“敲富人竹杠”“社
会主义异端”,理由是( )
A.未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危机
B.全面维护民众利益
C.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发展
D.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其对经
济的全面干预则直接损害了众多垄断资本家的利益,因而前总统胡佛
攻击新政是“法西斯主义”“敲富人竹杠”“社会主义异端”,故 D
项正确。
答案:D
8.有学者指出,在 500 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美国总统罗
斯福扮演了一个开拓者和革命者的角色。其依据是罗斯福( )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B.挽救了岌岌可危的资本主义
C.放弃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原则
D.否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
解析:“在 500 余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强调其没有背离资
本主义的本质,“开拓者和革命者”,强调其措施的创新性与建设性。
B 项未能体现其创新性,C、D 两项均认为罗斯福背离了资本主义的
基本原则和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事实。只有 A 项正确评价了罗斯
福及其新政。
答案:A
9.1935 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合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写道:新
政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
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
进取心。该宣言主要针对的是( )
A.《紧急银行法》 B.《全国工业复兴法》
C.《社会保险法》 D.《全国劳工关系法》
解析:《紧急银行法》是恢复银行信誉,克服金融危机;《全国工
业复兴法》是规定各行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
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
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全国劳工关系法》是调节劳资
关系,这三项均与不劳而获无关;《社会保险法》是规定社会福利政
策,会让无功者不劳而获,故 C 项正确。
答案:C
10.《大国崛起》有这样的表述:“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
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
其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 )
A.建立市场经济 B.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拓展海外市场 D.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其体制创新最
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 D 项正确。
答案:D
综合创新
11.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给富兰克林·罗斯福的
信中说:“我们把您任总统之日作为一个新的经济时代的开端。”这
里“新的经济时代”是指( )
A.自由放任的经济时代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时代
C.经济“滞胀”的时代
D.发展“新经济”的时代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张国家干
预经济,而罗斯福新政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付诸实施,开创了国家
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时期。
答案:B
12.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史与论,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 35 小 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时,每小时最低工资为 10 美分
B
企业纷纷接受政府提出的“蓝
鹰”行动计划
体现了企业的自由选择权
C
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
儿童提供生活保障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
1936 年凯恩斯提出政府运用经
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
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最大规
模的实践
解析:规定工人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有利于缓和劳资关系,故
A 项错误;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政府发起“蓝鹰”行
动,凡遵守法规的企业在其产品上贴“蓝鹰”标志,以示守法和致力
于复兴,由此可见,企业接受“蓝鹰”行动计划并不是出于自由选择,
而是政府干预的结果,故 B 项错误;为老人、残疾儿童提供生活保
障,有利于缓和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 C 项正确;D 项史实得出的
结论应该是凯恩斯结束了西方经济思想史上自由放任的统治地位,史
实与结论不一致,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3.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工业复兴署给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
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标志,对此,有人在媒体上发表如下漫画,此举
表明作者的态度是( )
A.建议政府开拓海外市场
B.赞扬新政盘活美国经济
C.呼吁美国应建立极权统治
D.谴责罗斯福干涉自由经济
解析:材料中漫画是对罗斯福新政复兴工业举措的态度,蓝鹰标
志逐渐变成了纳粹符号,讽喻罗斯福扩张权力,D 项谴责罗斯福干涉
自由经济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答案:D
14.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
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壮,并取得了新的生命。”这里与“取得了
新的生命”有关的是( )
A.开创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模式
B.建立“福利国家”并日趋完备
C.借鉴苏联模式,发展计划经济
D.推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国民经济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关键句“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取得了
新的生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强调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
预经济的新模式,开始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故正确答案为
A 项。
答案:A
15.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
视态度,他们对“大笔开支”“经济狂想”“社会主义改革”极为不
满,成立了“美国自由联盟”,号召民众反对新政。据此可知,罗斯
福新政受到“敌视”的原因是( )
A.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B.违背了工人的利益
C.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做法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
解析:依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推行期间”“大笔开支”“经济狂
想”“社会主义改革”信息可知,罗斯福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
策,很多大企业集团和保守派对新政持敌视态度,故 C 项正确。
答案:C
合作探究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
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
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
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
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 1935 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
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
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
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
的人都有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
利”。
——《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 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
到了约 180 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
赤字……1936 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 43 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
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
同。
(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
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经济的哪些手
段?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
济举措。
答案:(1)责任承担者方面: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社
区和私人慈善团体而不是由联邦政府来进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负
有社会救济的责任。
救济对象方面:胡佛认为救济的重点应是大资产者、金融家和大
农场主;罗斯福认为救济应面向所有人,尤其是面临困难和不幸的人。
(2)措施:兴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手段:
出台法令、成立委员会和管理局、增加国家财政支出。(或立法、行
政、财政)
(3)减轻了弱势群体的贫困和痛苦;缓解了失业压力,有助于维护
社会稳定(或有助于维护美国的民主制度);有助于早日摆脱危机;造
成了美国连年的财政赤字。
相关文档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民主2021-04-21 00:17:577页
-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圣都中学2019-2022021-04-21 00:14:2815页
- 2018届高三政治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2021-04-21 00:12:285页
- 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四第一2021-04-21 00:11:417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2021-04-21 00:10:4912页
- 四省八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2021-04-21 00:06:1513页
-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0章第22021-04-21 00:05:036页
- 【数学】福建省福州市2020届高三上2021-04-21 00:03:2417页
- 北师大版物理八上单元综合检测(三)2021-04-21 00:01:1111页
- 2018-2019学年吉林省乾安县第七中2021-04-20 23:59: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