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1 MB
- 2021-04-20 发布
v 光是影响动物行为的重要因素,很多动物的活动都与光
照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在白天的强光
下活动,如大多数鸟类,哺乳动物中的灵长类、有蹄类、
松鼠、旱獭和黄鼠,爬行动物中的蜥蜴和昆虫中的蝶类、
蝇类和虻类等,这些动物被称为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
物则适应于在夜晚或晨昏的弱光下活动,如夜猴、蝙蝠、
家鼠、夜鹰、壁虎和蛾类等,这些动物被称为夜行性动
物或晨昏性动物,因其只适应于在狭小的光照范围内活
动,所以又称为狭光性种类。
v 日照长度是指白昼的持续时数或太阳的可照时
数。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是昼长夜短,夏至
昼最长;从秋分到春分是昼短夜长,冬至夜最
长。在赤道附近,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
夏半年(春分到秋分)昼越长而冬半年(秋分
至春分)昼越短。
v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
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
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
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
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例如植物在一定光照条件下的
开花、落叶和休眠以及动物的迁移、生殖、冬眠、筑巢
和换毛换羽等。
v 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和
短日照植物。
v 长日照植物通常是在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否
则便只进行营养生长,不能形成花芽。较常见的长日照
植物有牛蒡、紫菀、凤仙花和除虫菊等,作物中有冬小
麦、大麦、油菜、菠菜、甜菜、甘蓝和萝卜等。人为延
长光照时间可促使这些植物提前开花。
v 在脊椎动物中,鸟类的光周期现象最为明显,很多鸟类的迁
移都是由日照长短的变化所引起,由于日照长短的变化是地
球上最严格和最稳定的周期变化,所以是生物节律最可靠的
信号系统,鸟类在不同年份迁离某地和到达某地的时间都不
会相差几日,如此严格的迁飞节律是任何其他因素(如温度
的变化、食物的缺乏等)都不能解释的,因为这些因素各年
相差很大。
同样,各种鸟类每年开始生殖的时间也是由日照长度的变化决定
的。温带鸟类的生殖腺一般在冬季时最小,处于非生殖状态,随
着春季的到来,生殖腺开始发育,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生殖腺
的发育越来越快,直到产卵时生殖腺才达到最大。生殖期过后,
生殖腺便开始萎缩,直到来年春季才再次发育。鸟类生殖腺的这
种年周期发育是与日照长度的周期变化完全吻合的。在鸟类生殖
期间人为改变光周期可以控制鸟类的产卵量,人类采取在夜晚给
予人工光照提高母鸡产蛋量的历史已有200多年了。
v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哺乳动物的生殖和换毛也具有十分明
显的影响。很多野生哺乳动物(特别是生活在高纬度地
区的种类)都是随着春天日照长度的逐渐增加而开始生
殖的,如雪貂、野兔和刺猬等,这些种类可称为长日照
兽类。
v 还有一些哺乳动物总是随着秋天短日照的到
来而进入生殖期,如绵羊、山羊和鹿,这些
种类属于短日照兽类,它们在秋季交配刚好
能使它们的幼仔在春天条件最有利时出生。
随着日照长度的逐渐增加,它们的生殖活动
也渐趋终止。实验表明,雪兔换白毛也完全
是对秋季日照长度逐渐缩短的一种生理反应。
相关文档
-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单元人与大地162021-04-20 01:25:373页
-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2021-04-20 01:25:091页
- 精编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人文社2021-04-20 01:23:567页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食物链2021-04-20 01:21:1320页
- 神经内科学练习试卷352021-04-20 01:17:3323页
- 口腔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0182021-04-20 01:14:5630页
- 2017高考真题解答题专项训练概率与2021-04-20 01:13:126页
- 中考拱墅科学一模2021-04-20 01:06:318页
-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课件-4 寻找生2021-04-20 01:01:3826页
- 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生自我鉴定2021-04-20 01:00: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