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1.00 KB
- 2021-04-16 发布
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人:
一 选择题(25×2=50分)
海云是沿海一带一种特有的对流发展较旺盛的积云,形似古代的城墙。海云的演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但是维持时间较短;另一种快速发展,整日或连日维持不散。下图为海云形态图,据此完成1-3题。
1.在沿海陆地和沿岸海上交替出现的海云,其循环周期一般是( )
A.一小时 B.一个白天
C.一昼夜 D.一年
2.维持时间长且快速发展的海云最可能开始于( )
A.午夜的陆地上 B.黎明前的海上 C.日出时的陆地上 D.午后的海上
3.夏季时我国东南沿海会出现海云几天不散,并且整个云体快速向上发展的情况,预报概率最高的天气是( )
A.晴朗 B.无风 C.大雾 D.暴雨
读某地高空同一等压面上等高线变化图。甲、乙、丙三地对应的近地面为甲′、乙′、丙′,由甲到丙海拔逐渐降低。据图,完成4-5题。
4.最能反映沿MN线对应剖面的近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5.此时乙点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南风 C.西北风 D.北风
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
①大气反射增强 ②大气逆辐射减弱 ③地面反射减弱 ④地面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冬季风强 C.对流旺盛 D.工业发达
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冰面积及封冻期长短受诸多因素影响。纳木错是西藏海拔最高(4718m)、面积(1920km2)第二的内陆微咸水湖,白马纳木错(1.45km2)是其子湖。湖区冬季盛行风为西风,大风日数多。最近三十年来,纳木错水面扩大,盐度也变大。资料显示,该湖区盐度与温度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并不显著。下图为纳木错流域。据此完成8-10题。
8.纳木错在封冻期间结冰厚度最大的湖区位于(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9.与纳木错相比,白马纳木错 ( )
A.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早 B.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迟
C.冻结日期迟、解冻日期早 D.冻结日期迟、解冻日期迟
10.近年来纳木错水面扩大、盐度变大,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
A.气温升高 B.风力强劲 C.下渗增加 D.径流增加
读天山中段冬夏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天山中段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地方是( )
A.2200米左右的南坡 B.3800米左右的南坡
C.2200米左右的北坡 D.3800米左右的北坡
12.地面上空若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天山中段出现明显逆温现象的时间和地段是( )A.夏季的巴伦台至山顶 B.夏季的昌吉至梧桐窝子
C.冬季的山项至小梁子 D.冬季的小梁子至乌鲁木齐
13.天山地区逆温现象的出现,有利于( )
A.抑制沙尘暴 B.高山牧场放牧 C.高空飞行活动 D.减轻冰川融化
从10世纪末至今,全球气候总的变化趋势在变暖。下图示意某地 7月7°C 等温线近百年来空间分布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4-16题。
14. 图示季节,①地的气候特征是( )
A. 温和多雨 B. 温和少雨
C. 炎热干燥 D. 高温多雨
15. ②地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大气环流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16. 全球变暖对①地造成的影响可能是( )
A. 制冷能耗减少 B. 草原变成荒漠
C. 作物熟制改变 D. 海岸线向东移
右图为某区域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b<c<d<e。读图回答17-19题
17.若为等高线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位于集水区,有利于河流发育
B.甲地坡度比乙地小
C.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D.乙地北部有一小盆地
18.若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力比乙地大 B.甲地为晴朗天气
C.乙地受低压槽控制 D.甲乙两地都为阴雨天气
19.若为等温线分布图,甲为海洋,乙为陆地,PQ为海岸线,下列诗句与图示季节最吻合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D.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导光通风系统由自然通风系统与光导照明系统两部分组成。自然通风系统利用室内外空气流动产生的不同空气压力,将自然风吸入室内,排出室内空气,达到通风效果。光导照明系统通过采光罩聚集室外自然光线,经光导管传输到室内,由漫射器完成天然光照明。左图为导光通风系统示意图,右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导光通风系统景观图。据此完成20-22题。
20.景观图中通风效果最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1.漫射器照明效果最好的时段为地方时( )
A.5-8点 B.8-11点 C.11-13点 D.13-15点
22.下列场所最适宜推广导光通风系统的是( )
A.高层写字楼 B.地下车库 C.电梯公寓 D.独栋别墅
某年3月15日,在挪威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
78°55′N,11°56′E),中国大学生北极科考团迎来极夜后首次日出。如图为科考团拍摄的日出照片。据此完成23-25题。
23.科考团拍摄日出照片时,当地地方时和拍摄方向约是( )A.12时 正南 B.6时 正东
C.零时 正北 D.18时 正西
24.该年北极黄河站极昼结束的时间是( )
A.7月3日前后 B.9月17日前后 C.3月27日前后 D.9月29日前后
25.夏至日,北极黄河站的观测者观测到的最小太阳高度约为( )
A.0° B.12.5° C.22° D.34.5°
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
题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二 综合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塔希提岛是南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118个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为一火山岛,面积1042平方千米,人口12.27万。该岛南部湿润,年降雨量2500毫米以上;北部较干燥,年降雨量约1800毫米,全岛大部分降雨在12月至次年3月。许多热带花卉生长在岛上整个岛屿的空气中弥漫着花香。塔希提已成了重要的花卉基地。
材料二:下图示意塔希提岛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
(1)分析塔希提岛降雨总体较多,且南部更湿润的主要原因, 并推测其降水集中的月份及其主要原因。(8分)
(2)简析塔希提岛的地形对河流水系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
(3)分析塔希提岛热带花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卡帕多奇亚(左图)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精灵城堡”(右图)是这里最出名的景观,乘坐热气球俯瞰卡帕多奇亚和畅游精灵城堡是当地的主要游览项目。这些“城堡”由许多尖塔状的石柱组成,石柱的中下部是松软的凝灰岩,顶部是较坚硬的玄武岩。凝灰岩由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凝固后形成。该区域林木稀少,只有谷地中林木较茂盛。
(1)推测该地“精灵城堡”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该地林木分布特征的成因。(4分)
(3)说明该地古代木屋少,多在石柱上开凿洞穴居住的原因。(6分)
(4)从大气能见度和风速角度,推测乘坐热气球游览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4分)
2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海龟(下图)是古老的海洋爬行动物,现存的7种海龟中,绿海龟是唯一在我国海域内有产卵记录的海龟。刚出生的绿海龟会离开自己的出生地,游向大洋艰难求生。在自然环境下,能从襁褓中侥幸存活的小海龟,只有约1‰。由于人类活动的威胁,台湾地区的琉球屿、兰屿、以及西沙群岛、七连屿等地,已经成为我国海域绿海龟最后的庇护所,其个体数量日益减少,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简析绿海龟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并为其保护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1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50分)
1-5CBDDD 6-10CADAC 11-15CDAAC
16-20DCDAD 21-25CBABB
二 综合题(50分)
26(1)总体降水多的原因:岛屿(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2分)南部更湿润的原因:中部有山脉,南部位于来自海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北部为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2分)降水集中月份:12月到次年3月(或者南半球夏季也可),(2分)原因:12月到3月为南半球夏季,因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该地可以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富。(2分)
(2)西提岛中部为山地,沿海有狭窄平原,(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成放射状;由于山岭阻隔,陆地面积狭小,河流流域面积较小;地形起伏大,河流短小急促,水能丰富,河流航运价值不大;受山地束缚,河床下切作用显著,多“V”型河谷。(任答3点得6分)
(3)纬度低,光热充足,降水充足;沿海地形平坦;火山灰土壤肥沃。(6分)
27(1)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覆盖在早期的凝灰岩上;受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玄武岩出现裂隙;外力沿裂隙侵蚀;玄武岩保护了下方的凝灰岩,最终形成石柱。(任答3点得6分)
(2)该地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旱);谷地中水分和土壤条件较好。(4分)
(3)该地区林木稀少,缺少建筑木屋的原料;石柱的主体是较软的凝灰岩,开挖洞穴的难度低;洞穴内冬暖夏凉,适合居住。(6分)
(4)夏季。夏季这里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能见度高,利于欣赏美景;(2分)风速小,热气球飞行稳定安全。(2分)
28.原因:①天敌威胁,幼体成活率低;②受人类活动影响,生存环境恶化(生存范围减小及破碎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偷捕现象严重等)。(4分)
建议: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加强宣传教育,禁止滥捕滥杀;③加强对其生存环境的监测,减少人类对其生存环境的破坏;④进行繁殖培育技术的研究,提高其生育率和存活率。(任答3点得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相关文档
- 2017-2018学年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2021-04-16 17:33:4720页
- 【历史】福建省莆田市第一联盟体202021-04-16 17:33:4112页
- 2017-2018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2021-04-16 17:28:587页
- 语文卷·2017届湖北省荆州市高三上2021-04-16 17:28:1913页
-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2021-04-16 17:26:0118页
-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四2021-04-16 17:25:0012页
- 数学理·河南省洛阳一中2017届高三2021-04-16 17:24:2418页
-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2021-04-16 17:23:5324页
- 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文2021-04-16 17:22:537页
- 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2021-04-16 17:22:1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