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2.50 KB
- 2024-05-25 发布
攀枝花第十二中学2018-2019学年(上)高二半期化学调研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原子量:H-1 Na-23 O-16 S-32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
2.25℃时,pH=2.7的某一元弱酸,加水稀释,若溶液的体积扩大10倍,则下列关于溶液中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c(H+)、c(OH—)都减小 B.c(H+) ×c(OH—)=Kw,数值变小
C.c(H+)增大 D.c(OH—)增大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B.由 N2O4(g) 2NO2(g) ΔH=-56.9kJ·mol-1,可知将 1molN2O4(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放 出热量为 56.9kJ
C .由:H + (aq) +OH - (aq)===H2O(l) ΔH =-57.3kJ·mol - 1 ,可知:含 1molCH3COOH 的溶液与含1mol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热量为 57.3kJ
D.已知 101kPa 时,2C(s)+O2(g)===2CO(g) ΔH=-221kJ·mol-1,则 1mol 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 于 110.5kJ
4.某可逆反应的△H = + 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 100 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 100 kJ·mol-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 100 kJ·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 100 kJ·mol-1
5、T ℃时在 2 L 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反应过程中 X、Y、Z 的浓度变化如图 (1) 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 T1 和 T2 时,Y 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则下列结 论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的前 3 min 内,用 X 表示的反应速率 v(X)=0.3 mol·(L·min)-1
B.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 2Z(g)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 减小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 (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6.常温下,下列溶液pH =2的是
A.0.01mol/LHAc溶液 B.1×10—3mol/L的硫酸溶液浓缩到原体积的1/10
C.c(OH—)=10—2mol/L的某溶液 D.pH =1的硫酸溶液稀释10倍
7.对于反应 N2(g)+3H2(g) 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 )
A
B
C
D
目 的
压强对反应的影
响(P2>P1)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平衡体系增加N2 对反应的影响
催化剂对反应的 影响
图 示
8.常温下,强酸溶液A和强碱溶液B的pH之和为16,当它们按一定体积比混合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则A与B的体积比是
A.100︰1 B.10︰1 C.1︰100 D.1︰10
9.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
A.打开汽水瓶时,有大量气泡溢出 B.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一定量铁粉
C.氨水应密闭保存于低温处 D.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10.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 aA(g) bB(g)
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
到新的 平衡时,B 的浓度是原来的 60%,则( )
A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 B.物质 A 的转化率减少了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大了 D.a>b
11.已知 NO2和 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通 入一体积为 1 L 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进行至 25 min 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 N2O4 的浓度
B.a、b、c、d 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b 点
C.25~30 min 内用 NO2 表示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是 0.08 mol·L-1·min-1
D.如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发生改变,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12、700 ℃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CO和 H2O,发生反应:
CO(g)+H2O(g) CO2(g)+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 t2>t1):
反应时间/min
n(CO)/mol
H2O/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0.60 mol CO 和 1.20 mol H2O,到达平衡时
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 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 CO 转化率 增大,H2O 的体积分数减小
D.温度升高至 800 ℃,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 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3.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 pC(g)处于平衡状态(已知 n+m>p,正反应为 吸热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升温,c(B)/c(C)的比值变小
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变小
③加入 B,A 的转化率减小
④加入催化剂,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A 或 B 的浓度一定增大
⑥若 A 的反应速率为 vA,则 B 的反应速率 vB=(n/m)vA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14.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
CO(g)+ H2O(g) CO2(g) + H2(g) △H <0
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 CO 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 增加压强 B 降低温度 C 增大 CO 的浓度 D 更换催化剂
实验
序号
初始浓度 c/mol·L-1
溴颜色消失所需时间 t/s
CH3COCH3
HBr
Br2
①
0.80
0.20
0.001 0
290
②
1.60
0.20
0.001 0
145
③
0.80
0.40
0.001 0
145
④
0.80
0.20
0.002 0
580
15.某探究小组利用丙酮的溴代反应(CH3COCH3+Br2――→CH3COCH2Br+HBr)来研究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反应速率 v(Br2)通过测定溴的颜色消失所需的时间来确定。在一定温度下,获得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增大 c(CH3COCH3),v (Br2)增大 B.实验②和③的 v(Br2)相等
C.增大 c(HBr),v(Br2)增大 D.增大 c(Br2),v(Br2)增大
16、下列自发反应可用焓判据来解释的是( )
A.2N2O5(g)===4NO2(g)+O2(g) ΔH=+56.7 kJ·mol-1
B.(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
C.2H2(g)+O2(g)===2H2O(l) ΔH=-286 kJ·mol-1
D.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ol-1
17.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 Na++H++SO42—。某温度下,向pH= 6的蒸馏水中加入少量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pH为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c(H+)=c(OH—)+c(SO42—)
B.水电离出来的c(H+)=1×10—10mol/L
C.该温度高于25℃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值为12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18.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在含有大量 AlO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NH4+、Na+、Cl-、H+
B.常温下,在水电离出的C(H+ )=10-9 mol.l-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Ba2+、Fe2+、NO3-、Cl-
C.标准状况下,33.6 L SO3 中含有原子的数目为 6NA(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
D.将金属钠投人水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Na + 2H2O = 2Na++ 2OH一+ H2↑
19.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MgCl2·6H2O 受热生成 Mg(OH)Cl 和 HCl气体等。
A. 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 2 种单质
B. 在过程③中将 MgCl2·6H2O 灼烧即可制得无水 MgCl2
C. 过程⑤反应后溶液呈强酸性,生产中需解决其对设备的腐蚀问题
D. 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 0.2 mol Br- 需消耗 2.24 L Cl2
20.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W
X
Y
Z
A. 简单离子的半径:YW
C.简单离子的还原性:Z ③bc
II (1)< (2)0.225
25、(12分,每小题2 分) (1)b>a>c (2)b>a=c (3)c>a>b (4)c>a=b (5)a=b=c;a=b>c (6)c>a=b
26. (7分,每空 1 分)(1)BDCEAF
(2)防止将标准液稀释
(3)偏大
(4)滴定管活塞;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浅红且保持30秒内不褪色。
(5)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