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0 KB
  • 2024-05-14 发布

2017-2018学年广西陆川县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基础知识竞赛地理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年秋季期高二开学基础知识竞赛试卷 地理试题 ‎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年~1972年 B.1975年~1986年 C.1985年~1990年 D.2000年~2010年 ‎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 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人口老龄化严重 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1月)和最热月(7月)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1月和7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 186千焦/平方米·‎ 日的墙面(  )‎ A.分别朝北、朝东 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 D.均朝北 ‎4.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角最小 ②气温最低 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 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读沿45°E经线各地某时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分布图,回答5~6题。‎ ‎5.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 A.12时 B.9时 C.8时 D.5时 ‎6.与上图对应的太阳光照图正确的是(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 假设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如右图所示,回答8~9题。‎ ‎7.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表示冬季的北半球 B.此图表示夏季的北半球 C.此图表示冬季的南半球 D.此图表示夏季的南半球 ‎8.a海域可能是(  )‎ A.岛屿 高压中心 B.岛屿 低压中心 C.深海盆地 高压中心 D.深海盆地 低压中心 下表为中国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9~10题。‎ 径流带 名称 降水量(毫米)‎ 径流深度(毫米)‎ 蒸发量 ‎(毫米)‎ 径流系数(%)‎ A ‎<200‎ ‎<10‎ ‎<200‎ ‎<10‎ B ‎200~400‎ ‎10~50‎ ‎200~300‎ ‎10~20‎ 过渡带 ‎400~800‎ ‎50~300‎ ‎300~400‎ ‎20~40‎ C ‎800~1 600‎ ‎300~900‎ ‎400~700‎ ‎40~60‎ D ‎>1 600‎ ‎>900‎ ‎>700‎ ‎>60‎ ‎9.图中A、D自然带主导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流水作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10.与B、C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针叶林 C.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 A.生物循环 B.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循环 D.水循环 ‎1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D.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湿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 读图,完成13~14题。‎ ‎13.若该洋流是一支寒流,则其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西岸 ‎14.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 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 读下图,完成15~17题。‎ ‎15.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16.图中d农业区和c城区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 A.瀑布、河漫滩平原 B.冲积扇、三角洲平原 C.三角洲平原、冲积平原 D.河漫滩平原、冲积扇 ‎17.下列关于图中铁路、农业区、城区的布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处位于山前地带,土层厚、水源丰,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B.b处附近处于河流沿岸低地,地势平坦,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C.c处位于河流下游入海口附近,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利于城市的发展壮大 D.与公路建设相比,铁路投资少、技术要求低,故图示区域的交通方式以铁路运输为主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8~20题。‎ ‎18.就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19.若河水暴涨,最可能被水冲毁,使行车受阻的路段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若要安排戏水和露营活动,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选点是(  )‎ A.W B.X C.Y D.Z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1.法国农业极度发达,是世界主要农业大国。主产小麦、大麦、玉米和水果蔬菜。葡萄酒产量展世界首位。有乳、肉用畜牧业和禽蛋业。图12为法国位置及河流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I)根据图文有关信息判断:法国的地势大致是;判断依据是(3分)‎ ‎(2)指出法国农业发达的优越自然试位条件。(3分)‎ ‎(3)说出法国南部地!K盛产葡萄的优势气候条件。(3分)‎ ‎(4)分析法国发展乳、肉用畜牧业的优越区位条件。(4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0分)‎ 德国普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城,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如图13)。鲁尔区位于德国的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城内。‎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严重,使普尔区的工业发展难以为继。‎ ‎(1)据材料和图分析德国鲁尔区形成的优越区位条件。(5分)‎ ‎(2)为了应对鲁尔工业区的衰落,德国采取了哪些综合整治措施?(3分)‎ ‎2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1分)‎ ‎(l)指出图中山脉可以作为哪些市要的地理界线。(2分)‎ ‎(2)影响图中铁路的布局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有哪些?(2分)‎ ‎(3)铁路运输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有哪些?(7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5分)‎ 联合国环垅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可持续消费和生产”,口号为“七十亿人的梦想:一个星球关爱型消费”。我国确定的主题,也呼应了这个大主题。‎ ‎(1)该主题和口号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有哪些?(5分)‎ ‎(2)过度消费可导致资源短缺.列举出会出现短缺的资源有哪些?(5分)‎ ‎(3)―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工农业生产中,可实施的草本途径有哪些?(5分)‎ 地理答案 ‎1C、2.D 3.D 4.B5.B 6.D7.C 8.A9.B 10.C11.D 12.C13.A 14.D15.A 16.B 17.D18.C 19C 20.B ‎21.(14分)‎ ‎(1)东南高西北低通过河流流向,多为由东南流向西北地区(3分)‎ ‎(2)气候温和湿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3分)‎ ‎(3)法国南部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3分)‎ ‎(4)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有多汁牧草生长: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或市场需求量大)(4分)‎ ‎22.(10分)‎ ‎(1)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充足。(5分)‎ ‎(2)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等(5分,答出3点即可)‎ ‎23.(11分)‎ ‎(1)河流的分水岭:亚欧的分界线(2分)‎ ‎(2)地形、河流(2分)‎ ‎(3)优点:运量大:速度快:长途运输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4分,答出4点即可)‎ 缺点:修建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大:短途运愉成本高。(3分,答出3点即可)‎ ‎24.(15分)‎ ‎(1)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5分)‎ ‎(2)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5分,答出5点即可)‎ ‎(3)实施循环经济(2分):发展生态农业:工业实施清洁生产(3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