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6 MB
- 2024-05-03 发布
2017-2018学年四川省射洪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出题人:蒲鑫鑫 审题人:冯慧君、黄应甫
一、选择题(60分)
1.有关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较乙图小
B.乙图所描述的内容简略
C.甲图中①②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比乙图中③④城市之间的实地距离远
D.①城市在④城市的东北方向
(第1题图) (第2题图)
2. 下图为“某湿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可能形成瀑布的地点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3-4题。
3. 甲区域是世界主要农业区,该地
A. 盛产小麦,商品率高
B. 农业类型属资金、技术密集型
C. 地广人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D. 水旱灾害频繁,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4. 关于乙海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锰结核、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B. 分布有世界性大渔场
C. 是世界飓风、风暴潮的多发区域
D. 沿岸多世界著名港口,海运繁忙
5.西亚波斯湾地区石油输出的咽喉是( )
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6-8题。
6.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7.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多洪涝灾害 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地为季风气候 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8.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根据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9-10题。
9.对北非石油资源开发有利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 )
①储量丰富 ②靠近世界重要航线,与世界主要市场联系方便
③国内市场需求量大 ④开发技术发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0.A、B两区域降水特别丰富的原因有 ( )
①地处赤道低气压带 ②受东南暖湿气流影响
③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受高原山地抬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图中L地与R地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纬度位置 B.离海的距离 C.地形 D.植被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海区属于印度洋 B.Q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C.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景观 D.油橄榄是该区域主要农作物之一
读尼罗河和刚果河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纬度位置D.海陆位置
14.关于两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刚果河流域面积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复杂
B.刚果河水量大且稳定,以湖泊补给为主
C. 两河流水的补给,都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
D.两河流的汛期都在6—9月份
15.有关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特征的正确叙述是( )
A.本区南部的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为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和阿拉伯半岛
B.本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平原集中在东部
C.本区河流众多,水量丰沛,许多河流间有运河连接,内河航运便利
D.本区气候受大西洋影响深刻,全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的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回答16-17题。
16.两地的夏季气温有一定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受沿岸暖流影响
C.受沿岸寒流影响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17.冬雨率是指冬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比,雅典的冬雨率高于里斯本的主要原因是雅典( )
A.受西风影响且集中在冬季 B.受大西洋影响大,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时间短 D.年降水总量大
下面两图为世界某两个区域略图,其中虚线为0 ℃等温线。读图回答18-19题。
18.两图中0 ℃等温线走向具有相似性,主要影响因素有( )
A.地形、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太阳辐射
C.地形、洋流 D.洋流、纬度
19.①②两区域河流的航运价值都很高,共同的原因是( )
①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 ②自然河道与人工运河相通,形成水运网络
③降水季节差异明显,水位季节变化大 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如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甲处灌溉抽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21.乙处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可能是
A.受反气旋控制 B.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C.受西风影响 D.地形抬升作用
读右图,完成22-23题。
22. 关于图中两山脉附近地区自然地理要素,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山脉都处于板块碰撞地带
B. 甲山脉西坡降水量大于东坡,乙山脉东坡降水量大于西坡
C. 甲、乙两山脉的西侧都有地中海气候分布
D. 甲、乙两山脉以东的河流汛期均出现在5—10月
23. ①、②两地所在国家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国最大的城市均是本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B. 两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C. ①地所在国家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D. ②地所在国家大豆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24-25题。
24.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
25.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
B.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C.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
D.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
右图示意澳大利亚地理事物的分布,据此完成26-27题。
26.对澳大利亚风能分布影响最大的风是( )
A.季风 B.东南信风 C.西风 D.极地东风
27.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山地广布,地形崎岖 B.沙漠面积广
C.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 D.公路、航空运输发达
读图,完成28-29题。
28.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两季分明
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
29.有关四个国家的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 B.乙国丁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
如图示意南极半岛附近区域,据此完成30-31题。
30. 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一考察船从长城站出发,顺西风漂流环绕南极大陆航行一周,依次经过的大洋是: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人民币上的图案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依据第五套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完成32-34题。
32. 20元和50元人民币上所显示的景观分别是( )
A.杭州西湖、八达岭长城 B.日月潭、承德避暑山庄
C.桂林山水、布达拉宫 D.长江三峡、敦煌莫高窟
33.图示景观分布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是( )
A.壮族、藏族 B.高山族、满族 C.苗族、回族 D.傣族、蒙古族
34.形成图示景观分布地区地理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河湖密度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度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经纬度位置,有助于掌握我国大的地形区经纬度位置。判断下列两组图形,完成35-36题。
35.下图中的①~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
A.阴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B.天山 昆仑山 秦岭 南岭
C.昆仑山 天山 阴山 秦岭 D.天山 阴山 昆仑山 南岭
36.关于下图中的⑤~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⑥山脉东侧的降水多于西侧
C.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⑧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回答37-38题。
37.图中序号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简称的排序一致的是( )
A.新、川、新、青 B.新、川、藏、青
C.甘、川、藏、青 D.新、川、新、藏
38.关于四大盆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A.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
B.盆地①的位置在四大盆地中位于最东面
C.盆地①、③都位于暖温带
D.盆地②位于季风区
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据此回答39-40题。
39.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 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
40.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
A.地形平坦 B.温差大,光照足 C.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
二、综合题(40分)
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3分)
▲
(2) 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3分)
▲
(3) 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8分)
▲
42.咖啡树喜温凉、湿润、阴蔽的生长环境。哥斯达黎加盛产的优质咖啡豆,被称为“特硬豆”,这种咖啡豆一般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地,海拔越高,咖啡豆的质量越好,其种植过程不使用化肥和灭虫剂,采摘和挑选全由手工完成,生产成本较高。下图为哥斯达黎加地形图。(12分)
(1) 分析哥斯达黎加盛产优质咖啡豆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
(2)分析哥斯达黎加盛产优质咖啡豆生产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4分)
▲
(3)哥斯达黎加国内运输以公路为主,简析其主要原因。(4分)
▲
43.读下面甲、乙两国图,回答问题。(14分)
(1)分析甲国和乙国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同的主要原因。(6分)
▲
(2)比较分析两河的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
▲
(3)分析M河流域种植长绒棉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