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00 KB
- 2024-05-02 发布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文6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第Ⅰ卷基础题(80分)和第Ⅱ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
知 识 技 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内容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解析
卷面整洁
100分
分数
30分[]
70分
50分
3—5分
第Ⅰ卷 基础题(共8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表格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置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1
4
2
5
A.英法两国逐渐失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优势
B.美德迅速崛起,对英法构成威胁
C.英法的国际地位下降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 一本史学著作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
3、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诞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技术基础
C、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D、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秦能完成统一的历史原因有( )
①秦国经商鞅后日益强大;②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诸候国数目减少;③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④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③
5、清朝统一台湾时“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游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台湾府志》)以上材料说明
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类和粮食;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C. 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D. 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7.拿破仑帝国与反法联盟的战争,以拿破仑帝国的失败而告终,它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这是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落后的法国的胜利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严重损害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失去了国内支持
C.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区人民的民族复仇情绪
D. 在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封建主义的力量
8、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
A.孙中山提倡的 B.有了共同的阶段斗争目标
C.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D.明确了反帝要求
易混易错题组:解题关键是知识点的对比记忆,马恩的合作是亲密无间的针对他们的合作历程,回答以下问题。
9、恩格斯说: “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 就是拉第二小提琴, 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我高兴我有像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这段话说明
①恩格斯始终视自己为马克思的助手 ②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合作相当默契
③恩格斯十分珍惜与马克思的友谊 ④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马、恩的合作被后人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合作”,下列革命理论和实践属两人共同完成的是( )
①改造正义者同盟 ②写作《共产党宣言》③完成《资本论》④参加1848年欧洲(德国)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5分
1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的( )是本次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了德军“速战速决” 战略的破产;1916年2月,德国发动了( ),是大战中具有( )意义的一战;6月下旬,英法联军在法国北部发动了( ),是大战中规模( )的战役,并在此次战役中首次使用( );在海上战场,英德海军之间爆发了( )。
12、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即“( )”;民权主义即“( )”;民生主义即“( )”。1924年,孙中山确定了( )的三大原则,并将( )发展为( ),后者成为国共合作的( )
,推动了( )的展开。
三、列举题,共15分
13、请分别列举二战中三个战场的三次转折性战役(3分)
14、请列举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6分)
15、请列举克伦威尔护国公独裁统治的措施(6分)
四、材料题 共5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第119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给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凡尔赛和约》
材料2:第22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加以接受之各先进国,该国即以委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3: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任去盗窃和抢劫的权利,分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列宁全集》
材料4:第一条,(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九国公约》
(1)材料1是对什么方面问题的规定?其性质是什么?(4分)
(2)材料3中“一小撮人”具体指哪些国家?其中在中国获益最大的是哪国?具体情况怎样?(6分) (注意本题有三小问,请依次作答)
(3)根据材料2,说明材料3中“对多数人进行剥削”为什么成为一种“权利”?(2分)
(4)材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具体指什么?“友邦人民”主要指哪国?(4分)
(5)材料四“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与行政之完整”的实质是什么?(2分)
关键环节题组:解答历史材料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12年4月,孙中山向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1913年7月,孙中山再次举起斗争大旗,组织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1783年12月,华盛顿向大陆会议辞去了他所有的公职,回家务农……1786年,华盛顿响应国家号召再度出山,主持了1787年的制宪会议……
材料二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东西两国父》一文,倡言孙中山与华盛顿同为革命领袖……其精神、毅力、功绩,较之华盛顿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应尊为“国父”。
(1)孙中山和华盛顿放弃手中权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二人后来又都选择了复出,其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原因一共答三条)
(2)两人的“放手”和“复出”都是为了圆心中的一个梦,这“梦”的结果如何?(4分)
(注意答题时孙中山和华盛顿分别进行分析,共两点)
(3)孙中山、华盛顿并称“东西两国父”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只答最重要两点)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材料三 “在皇帝(拿破仑)的庇护下,新贵名流才得以保住政权,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 ——《拿坡仑时代》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恩格斯为何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4分)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是“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 (4分)
(3)梯也尔所言“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是否符合史实?为什么?(8分)
(4)材料三中的“新贵名流”是指哪些人?在“皇帝的庇护下”,“增殖其财富并扩大其势力”说明了什么?(4分)
静海一中2017-2018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文6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答 题 纸
得分框
知 识 技 能
学习能力
习惯养成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共15分
11、( )、( )、( )、( )、( )、
( )、、( )
12、( )、( )、( )、( )、( )、
( )、( )、( )
三、列举题,共15分
13、
14、
15、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16、(1)
(2)
(3)
(4)
(5)
17、(1)
(2)
(3)
第Ⅱ卷 提高题(共20分)
18、(1)
(2)
(3)
(4)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历史(文6月)月考答案
1—5 DDDAA 6—10 ADBDD
填空题
11、马恩河战役(1分)凡尔登战役(1分)决定(1分)索姆河战役(1分)最大(1分)坦克(1分)日德兰海战(1分)
12、“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分)创立民国(1分)平均地权(1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1分)旧三民主义(1分)新三民主义(1分)政治基础(1分)国民革命(1分)
列举题
13、欧洲战场(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分)、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战(1分)、北非战场的阿拉曼战役(1分)
14、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军事上:北征匈奴,南征百越,设四郡;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为小篆,焚书坑儒(任答三点给6分)
15、颁布《航海条例》,排斥荷兰的中转贸易,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强国签订商约,巩固了英国的海上权威与商业利益;(2分)对内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2分)积极发展工商业,是英国工业生产超过革命前的水平,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2分)
材料题
16、(1)关于处置德国殖民地问题的规定。(2分)是帝国主义性质的规定。(2分)
(2)英法日(2分);日本(2分);合法地获取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及胶州湾租借地。(2分)
(3)英法等国被认为有能力且愿意承担责任,“联盟”的规定使他们的侵略行为披上了合法的外衣。(2分)
(4)指日本趁一战之机迅速攫取在华的各种权利;(2分)美国(2分)
(5)反对一国独霸,维护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
17(1)放弃权力的原因:维护革命成果,防止权力集中出现专制。(2分)原因:①随着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称帝活动猖獗,孙中山为了维护共和政体,依然复出投身革命。(2分)②由于邦联政府的松散,年轻的美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各阶层人民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来保障其利益,华盛顿的复出就是为了制定一部共和国宪法,保障资本主义政治和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
(2)结果:①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没有真正使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其原因是国民党力量涣散以及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反动势力强大。(2分)②华盛顿领导制定了1787年宪法
,美国逐步走上民主、富强的建设之路。其原因是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取得了完全的独立。(2分)
(3)都是革命领袖(1分),都是国家缔造者(1分)
18、(1)在拿破仑战争中,他所到之处,没收王室和贵族土地,将其置于帝国的统治之下,从而打击了当地的封建势力,(2分)并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到这些地区,动摇了当地封建统治的基础。(2分)
(2)拿破仑统治时期,制定了《民法典》和《刑法典》,(2分)尤其是他的《民法典》,后来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模仿,成为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2分)
(3)不符合史实。(2分)因为法国大革命,使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深入人心;(2分)法国资本主义生产力仍在继续发展;(2分)到19世纪中后期,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确立。(2分)
(4)指“新兴资产阶级” (2分)。说明了在资产阶级帝国内,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显著增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