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00 KB
  • 2024-04-28 发布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 下载文档
  1. 1、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2. 2、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3. 文档侵权举报QQ:3215808601
白塔中学高2018级(高二上)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 30 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 ‎1.孔子说:“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上述义利观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 B.是先秦儒学批判现实的产物 ‎ C.体现先秦儒学对利的完全否定 D.直接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混乱使一些人试图找到能够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的法则,另一些人想在社会之外,找到属于个人的内心平静。下列属于“另一些人”的主张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民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天下有义则富无义则贫,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3.有人说: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他的思想中是并存的,并得到了统一;他在各学派中是最讲功利的,但他倡导的功利并非一己之私利,而是天下之公利。这里的“他”应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墨子 ‎4.吕思勉评价古代某思想家时说,他于致用之学,以及孔门的经,极意考究。他要把天下的物,格得“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后“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该思想家应是 A.董仲舒 B.李贽 C.朱熹 D.王阳明 ‎5.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上述诗文主要反映出中国古代农民 A.用科学的历法指导生产生活 B.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C.在生产实践中丰富精神世界 D.注重农事时令的发现总结 ‎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选择的依据最可能是 A.宫廷舞和京剧 B.话本和小说 C.风俗画和文人画 D.元曲和杂剧 ‎7.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此时的热销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科场考试服务的,二是供市民休闲消遣的,三是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热点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 A.城市经济居于全国之首 B.宽松舆论环境下文人思想活跃 C.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 D.出版印刷行业利润丰厚 ‎8.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A.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 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 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 D.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 ‎9.1840 年后,中国信西教之徒在农村往往是舆论所鄙视的下层人物,缙绅之流几乎以异类观之,而城市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知识分子也常以平和之气作些记述。这说明 A.西方宗教对农村影响超过城市 B.传统观念受冲击程度存在差异 C.市民思想开放对西方宗教宽容 D.宗教信仰与民众经济状况相关 ‎10.近代以来,很多人利用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正学报》在其创刊序例中写道“痛迂谬者之误我国家,恶狂恣者之畔我圣道……吾闻古之为国者,必定国是。六书之义, 是者,正也。”以上材料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 A.闭关锁国 B.经世致用 C.中学为体 D.维新变法 ‎11.“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原有的幻梦破灭了,现实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进步,“中国又一天一天沉入黑暗里”,“传统与反传统之争”、“问题与主义之争”迭次兴起。材料所述的历史时期是 A.甲午战争后的维新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前的思想论战时期 C.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D.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探索时期 ‎12.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A.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B.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13.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纠正了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14.1953 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 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 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 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15.《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 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B.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16.表 1:1876 年、2010 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 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1876 年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2010 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2010 年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对上表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反映了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 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D.工业革命开始向全球扩展 ‎17.苏格拉底说:“我是一只牛虻……这个国家好比一匹硕大的骏马,可是由于太大,需要一只牛虻叮叮它,使它的精神焕发起来。”这表达了怎样的人生价值观 A.人格独立,思想自由 B.民主意识,参政意愿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批判精神,社会责任 ‎18.“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你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永恒的,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这段话较为突出地反映了 A.人文主义的哲学主张 B.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 C.启蒙思想的理性精神 D.基督神学的内在理念 ‎ ‎19.“‎ 所有的节日都应该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他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时间。”该材料实质反映了 A.简化信教仪式的举措 B.否定宗教的思想 C.新经济因素的时代诉求 D.启蒙时代的到来 ‎20.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达尔文 ‎21.按照卢梭的理论,“社会契约”由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加以确定,而不是在上者和下者之间的一种规定。每个人都向全体奉献出自己的权利,全体人民通过订立“社会契约” 构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是指 A.民主自由 B.法律至上 C.共和政体 D.公共意志 ‎22.康德宣称:普鲁士的开明体制,代表着一个新的时代——启蒙时代的降临。他赞美普鲁士皇帝说:“也惟有自己已启蒙、不惧怕阴影、但同时手里握有一支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的军队以保障公共安定的君主,才能够说出一个共和国不可以斗胆说出的话:理性吧,思考多少、思考什么都行。”这说明康德 A.赞赏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B.支持和尊重思想自由 C.认为君主具有理性精神 D.推崇普鲁士军国主义 ‎23.勒内·笛卡尔(1596—1650 年)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保持着坚定的宗教信仰,坚守着“我思故我在”的精神,并创立了将几何与代数相结合的解析几何学。他堪称17世纪及其后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他的思想 A.促成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B.与新教的理念背道而驰 C.引导伽利略的实验科学 D.推动着理性主义的传播 ‎24.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认为:“思想和科学的进步是由新范式代替旧范式所构成的,当旧的范式变得日益不能解释新的或新发现的事实时,能用更加令人满意的方法来说明那些史实的范式就取代了它。”下列选项不能支持该论断的是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B.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 C.牛顿力学体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25.达尔文因病去世后人们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把他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内牛顿墓旁。这种做法是因为 A.达尔文进化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继承和发展 B.他们都拥有卓越的科学成就和坚韧的探究精神 C.进化论和经典力学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D.他们将造物主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 ‎26.《历史上的科学》中提到:“从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后到爱迪生的应用,中间隔了五十年,并非由于科学或技术的滞后,而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和社会的原因。十九世纪中叶还无法可以使得有组织地利用科学的意图达到能生利的阶段。”贝尔纳旨在说明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长 B.科学理论的突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C.电力技术发展所需的条件是逐步形成的 D.法拉第的发现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 ‎27.“传奇主义以拒古典主义之文学而起,一言以蔽之,则情思对于理性之反抗也。…… 欲依个人之感性思想,立自由之艺术,以能达本己情意为先,形辞句皆所不顾。”下列作品中,与材料所述创作风格相符的是 A.《哈姆雷特》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 ‎28.《世界美术史》一书介绍某画派时写到:“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不少法则被他们推倒,内容和主题不再重要,关注点转到纯粹的视觉感受上。对他们来说,风景之美不在于名山大川,而在于阳光照射下普通场景的色彩变幻。”这一画派的代表人物是 A.德拉克罗瓦 B. 库尔贝 C.莫奈 D.毕加索 ‎29.晋朝官员陈寿所写正史《三国志》视曹魏政权为正统,而成书于宋元时期的《三国演义》 则以蜀汉为正统,至清代毛氏修订后更突出了蜀汉的正统地位。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社会主流思想影响大众的历史认知 B. 曹氏篡位事实逐渐被史家考证清晰 C.专制统治者干扰史学家的客观记录 D. 正史与文学互相印证才能确认史实 ‎30.秦朝、隋朝兴建的重大工程如长城、运河,当时被认为是“暴政”的典型,今天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象征。这反映出 A. 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为客观 B. 今人评价比古人评价更准确 C. 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评价 D. 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 ‎31.(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 材料二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儒学和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不同之处,(4分)并指出导致两者不同的社会根源。(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6分)‎ ‎32.(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 年)至光绪元年(1875 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 4 批幼童赴美留学。其中最幼者 10 岁,最长者 16 岁,平均年龄 12 岁。在 120 名幼童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 120 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 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 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1978 年 12 月 26 日,新中国向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派出了第一批 52 名中青年学者留学生。他们是从当年 14717 名报名参加留学生选拔考试的人中遴选出来的。1981年底,清华大学首批派出的赴美留学学者全部归来,校方欣喜万分,将 9 位学者的留学简况制表记录,以志来者:‎ ‎1978 年清华大学第一批赴美留学人员情况 曹小平,派往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理论固体物理,‎1981年4月11日回国;‎ 彭吉虎,派往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学习波导光学, 1981年1月3日回国;‎ 张育曼,派往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反应堆物理计算,‎1981年10月19日回国;‎ 赵南明,派往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生物物理,‎1981年4月14日回国;‎ 郑衍横,普度大学,学习平行处理及多机系统,‎1981年3月6日回国;‎ 李衍达,派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地震波的信息处理,‎1981年4月11日回国;‎ 张楚汉,派往伯克利加州大学,学习坝工抗震,‎1981年6月1日回国;‎ 柳百成,派往威斯康星大学,学习铸工冶金学,‎1981年1月1日回国;‎ 催国文,派往麻省理工学院,学习高温陶瓷,‎1981年1月1日回国。‎ ‎——清华大学新闻网 ‎(1)据材料一、二,比较 19 世纪 70 年代和 1978 年两次赴美留学的异同。(8 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赴美留学潮的发生背景。(8 分)‎ ‎33.(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 世纪初,有学者指出西方历史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关键词并且做出如下总结:‎ 时代 关键词 ‎13世纪 上帝、罪恶、恩典、得救、天国 ‎18世纪 自然、自然律、最初因、理性、情操 ‎19世纪 物质、事实、实际、演化、进步 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一个时代对该学者的认识进行探讨。(说明:可就该学者的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白塔中学高2018级(高二上)12月月考历史【参考答案】‎ ‎1——5:BBDCD 6——10:CCDBC 11——15:CBDBB ‎16——20:CDACC 21——25:DBDAB 26——30:CBCAC ‎31.(1)不同: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获取财富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禁欲节俭,获利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4 分)‎ 根源: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勃然兴起。(2 分)‎ ‎(2)影响:儒学财富观有利于商业中的诚信经营;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 分)‎ ‎32.(1)同:都是向美国学习;以科学技术为主;目的都是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国家强大;都是国家推动的结果;留学生回国取得了较大成绩。(4分)‎ 异:清政府组织的留学生以幼童为主,新中国的留学生是中青年学者;清朝留学生以广东、江浙为主,而新中国以各大高校为主;清朝赴美留学竞争不激烈,新中国的留学竞争激烈。(4 分)‎ ‎(2)背景:传统教育难以应对内忧外患;清政府为维护自身统治;洋务运动的开展,为了 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4 分)文革使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业人才缺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4 分)‎ ‎33.评分说明:(12分)‎ 论证 修改、补充关键词 一等 ‎(12-8分)‎ ‎①准确、充分运用史实。‎ ‎②对特定时代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 二等 ‎(7-3分)‎ ‎①能够运用史实。‎ ‎①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对特定时代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 ‎②能够运用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2-0分)‎ ‎①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 ‎②对特定时代与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 ‎①有观点,运用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 示例1:‎ 我认为该学者关于西方13世纪的结论完全正确。13世纪是西方的“黑暗时代”,天主教统治着社会,其宣扬人生来就是罪恶的(原罪论),而赎罪的方法是真诚地信仰上帝,得到上帝的恩典,以此得救进入天国。此番说法控制了人们思想,其进一步宣扬的教会权力高于世俗王权,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阻碍了西方世界的进步发展。故该学者总结的关键词“上帝”“罪恶”“恩典”“得救”“天国”准确概括了时代特征,是完全正确的结论(12分)‎ 示例2:  观点: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  理由: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反对专制王权,贵族特权、等级制度和愚昧迷信,提倡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和科学精神.他们力图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这是一种人事和社会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12分)_‎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