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28 KB
- 2024-04-24 发布
理解赏析课《6.变色龙》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
2. 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小练笔。
三、前置学习活动
1.搜集变色龙的资料,课前交流。
2.自己认读两条绿线的5个生字“藤、椭、钝、伺、刹”,认读并书写“震、筒、腹……”等9个生字。
3.正确流利的读课文,标上段号,思考:本课向我们介绍了变色龙的哪些特点?重点标出来哪一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组课文,我们随课本走进了绿色大自然。那儿有会唱歌的纺织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 还有各式的美丽贝壳……小动物们那么可爱,大自然那么美丽、神奇!今天,让我们随刘梦熊先生一起远去非洲,再次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去认识另一位大自然的宠儿——变色龙。
2、板书课题:变色龙 (学生齐读)。
3、课件出示:变色龙图片 (让学生认识变色龙,自由交流有关资料)。
(二)检测性双基教学
1.检查生字词。
(1)小组内查读生字词。
(2)全班听写生字,指生板演。
2.检查朗读课文。
(1)同位两人为一组,每人一段接读课文,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 整体感知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变色龙的?
(2)按课后练习3的提示分段。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四)精读感悟,感受变色龙的特点
1.学习“发现变色龙”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懂发现变色龙的过程。
(1)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
发现变色龙很不容易
①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②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5)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朗读句子,出示: “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6)是啊! 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分角色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7)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女生读小李.旁白一起读)
2.学习“端详变色龙”的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介绍了变色龙的哪几个特点?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捕食、变色
(2)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4)交流
3.学习外形: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学会按顺序观察动物的特点。
(1)老师这里有一条变色龙,请先仔细观察,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你能来介绍一下它来让同学们认识认识吗?(出示变色龙图片指名说)
(2)请同学们看看文中的变色龙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9自然段,请拿笔在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下划横线。(指名回答)
(3)很显然,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4)变色龙的各个部位各有什么特点?请划波浪线。
(5)根据图片,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说出各部位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读的内容在黑板画出变色龙简笔画。
(6)小结: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侯,不但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还需抓住它各个部位的特点。
(7)看着这条变色龙,你可以用文中的哪个字概括变色龙的特点?(板书:怪)。
(8)指导朗读第9节
4.学习捕食。抓住“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等词语,感悟变色龙捕食快而准的特点。
(1) 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
(2)变色龙的样子“怪”, 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
(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
(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
(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
(6)朗读第12节
(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读读课文11节,结合有关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
(8)自由发言(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观看图片,直观了解变色龙的眼睛特点。
(9)指导朗读11节
5.学习变色。借助想象、图片感悟变色龙随环境变色的特点。
(1)指名朗读第14节
(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棕色浅灰色)
(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
(5)朗读句子: “变色龙, 果然名副其实.”(理解“名副其实”的意思,用它说一句话)
6.学习“放回变色龙”的内容。了解放回变色龙的原因,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5)教育学生,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环节三、积累——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五)学了这篇课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练习复述下来。
(六)学习了这篇课文,特别是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交流后指名答,最后教师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七)拓展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八)板书设计:
外形 怪
6.变色龙 捕食 快 (仔细观察 抓住特点 按一定顺序)
变色 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