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00 KB
- 2024-03-03 发布
【2019最新】精选高二生物4月月考试题重点班
一、 选择题(60分,每题3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呼吸酶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2.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是0.9%,其原因是( )
A.使体内增加水分
B.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保持稳定
3.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体液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为细胞内液,甲中O2浓度低于丙
B.乙和丙中的蛋白质含量相差较大
C.丙为血浆,其中含有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
D.丁为淋巴,其中含有淋巴细胞
4.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只需要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
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 14 - / 14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5.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的轴突、神经纤维以及神经的概念相同
B.神经元内的K+内流是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基础
C.吮吸反射和痛觉形成由相同的中枢神经元控制
D.两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之间可形成多个突触
7.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主要方式依次是( )
A.局部电流的传导;局部电流的传导
B.递质的传递;递质的传递
C.递质的传递;局部电流的传导
D.局部电流的传导;递质的传递
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元内的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B.突触后膜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只有神经元上才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D.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必然引起突触后膜上的Na+通道开放
9.呆小症、侏儒症、糖尿病病人缺乏的激素是( )
A.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 14 - / 14
B.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C.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
10.当血糖浓度出现暂时性降低时,血糖的快速补充主要来源于( )
A.非糖物质的转变 B.淀粉的消化后吸收 C.肌糖原水解 D.肝糖原水解
11.产生每个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12.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消毒只能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13.下列操作必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是( )
A.称量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B.利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大肠杆菌
- 14 - / 14
C.用酒精擦拭双手
D.溶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各种成分
14.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分解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在纤维素分解菌生长的培养基中只需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即可正常生长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D.生长因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而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物质的能力往往不足
15.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①大肠杆菌 ②霉菌 ③放线菌 ④固氮细菌
A.④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①
16、如图表示动物体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代表激素,当某人从温暖的房间,走到寒冷的室外环境时,下列对其体内有关生理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14 - / 14
A.血液中激素①②③的含量会增加
B.激素①②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
C.激素①作用的靶细胞只能是垂体细胞
D.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属于神经调节,不是激素调节
17、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如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细胞膜上的受体、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均为蛋白质
B.雌性激素只能与特定的受体结合,从而使雌性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C.人体内其他激素的作用机制与图甲相似,即通过细胞内受体识别特定的激素
D.若图乙可以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方式,其中信号分子为神经递
- 14 - / 14
质
18、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
B.刺激→①→下丘脑→②→胰岛细胞是体液调节
C.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需不断产生
D.若靶细胞为肌细胞,则激素刺激可促使糖原分解
- 14 - / 14
19、给实验鼠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随着曲线的下降,非糖物质向葡萄糖转化的速率加快
B.曲线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当胰岛素浓度为40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D.高浓度胰岛素条件下,下丘脑中控制胰岛A细胞分泌的神经中枢处于抑制状态
20、若图甲、图乙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14 - / 14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率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的快
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则细胞2最可能是甲状腺细胞
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有关,也可能与甲有关
21、下图是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且溶液的渗透压略大于细胞液渗透压
B.过程②可用聚乙二醇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主要依据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理
C.过程③表示细胞壁的再生,④⑤需要根据生长发育进程更换不同的液体培养基
D.最终得到的植株相对于甲、乙而言,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不具有可育性
2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和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较薄原生质层的植物细胞全能性较高
B.融合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的过程需要高尔基体发挥作用
- 14 - / 14
C.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需要在无菌的蒸馏水中进行
D.外植体必须经过灭菌后才能接种到培养基上
23、下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过程是脱分化,②过程是再分化
B.①过程中不需要光,但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
C.②过程需用一定浓度的胰蛋白酶处理愈伤组织,有利于细胞分散
D.③过程需使用固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
24、现有甲、乙两种植物(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物,但乙种植物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且相关性状均为核基因控制。要利用甲、乙两种植物的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物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物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物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物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25、下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则制作人工种子,及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的编号是( )
- 14 - / 14
A.④② B.③② C.③④ D.④③
26.下列植物组织细胞,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最易表达全能性的是
A. 愈伤组织 B.叶肉细胞C.受精卵D.根尖分生区细胞
27、与传统育种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在培育作物新品种方面的重大突破表现在( )
A.证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C.缩短育种周期,减少盲目性 D.快速培育无病毒植株,保留杂种优势
28、.下面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
A.a—质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
C.c—RNA聚合酶 D.d—外源基因
29.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结果是 ( )
A.产生杂种植株 B.产生杂种细胞 C.原生质体融合 D.形成愈伤组织
30.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 )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信使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4 - / 14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善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目的菌株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_。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
(2)培养若干天后,应该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增多。
(3)接种于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法进行接种。平板划线法所用的接种工具是____________,这种工具操作时应采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_______。接种时,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___________开始划线。
(4)某同学将污水样液制成了稀释倍数为l01—104的四个稀释样液,分别取0.1mL接种到固体选择培养基上,若在103组的3个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数是39、38和37,则每升污水样液中的活菌数约为________个。
(5)如果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长期保存,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2.(10分)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
- 14 - / 14
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
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甲中,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______结合;在图乙中P点的生理学意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乙中,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外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则图中N点向_________________ (左、右)移。
(4)在图乙P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0分)下图甲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不同时期DNA含量的测定结果,图乙是具有四条染色体的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甲图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发生在________段。
(3)乙图中染色体数目开始加倍发生在图________所示时期。
(4)甲图中cd段染色体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见,母细胞和子细胞中DNA的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34、(10分)下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请据图回答:
- 14 - / 14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图中②为________________过程,常用______________ 作诱导剂,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
(3)图中③进行细胞培养并进行多次筛选,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细胞培养,能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
(5)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取。
(6)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 / 14
参考答案
1-5:ABCCC 6-10 DDAAD 11-15.CBBDA 16.BCCBC 21-25.ABBCB 26-30 CBDAC
31 有机化合物A 异养需氧型 最少 稀释涂布平板法 接种环 灼烧灭菌 上一次划线末端 3.8×108 甘油管藏法
32.(10分)
(1) [H] 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其它合理答案给分)
(2) 二氧化碳浓度(其它合理答案给分)
(4)左 (5)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33.(10分)
(1) f~I
(2) bc(hi)
(3) A
(4) 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34、(1)不能 没有将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无法得到产生此抗体的浆细胞
(2)动物细胞融合 灭活的病毒 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值
(3)筛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产生足够数量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5)培养液 小鼠腹水
(6) 制备单克隆抗体
- 14 - / 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二生物4月月考试题重点班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试题-课文一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1)
- 江西专版2020中考英语复习方案第一篇教材考点梳理话题写作09节日与传统课件
- 2018-2019学年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高一12月月考英语试题
- 2020年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1)
- 2018-2019学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 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政治试题 Word版缺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 (11)
- 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地理试题(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 2019年主任个人工作总结2篇